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伟佳专利>正文

铝合金门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94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铝合金门窗锁,由固定座、扣钩、弹簧等构成,扣钩采用以支承轴为支点的杠杆机构,并以弹簧约束扣钩、支承轴、支承座,同时作复位构件;固定座则采用金属板材一次冲压成型。这样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轻巧、刚性好,开启和锁扣更灵活、省力,而制造简单,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用的扣锁。现有铝合金门窗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锁,开启或关闭都需两个动作来完成。另一类是自动锁,开启或关闭只须一个动作,即沿门窗滑动方向用力拉或推,锁就会开启或关闭。第一类的普通锁结构简单,但使用时不太方便;第二类的自动锁虽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其固定座厚且重,耗用较多的材料(一般为铝材),活动勾与轴采用轴孔铰接配合,财致固定座的结构设计较复杂,且孔轴配合不灵活,操作起来费劲。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轻巧,耗用材料少,操作灵活方便的铝合金门窗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铝合金门窗锁,由固定座、扣钩、弹簧等构成,固定座上开有槽孔,扣钩穿过槽孔装于固定座上,特别之处是固定座后部装有支承轴,扣钩以支承轴为支点、以固定座为限位点构成杠杆机构,弹簧作杠杆机构的复位构件。进一步地,固定座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支承座焊接于固定座后部的两侧,支承轴安装于支承座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铝合金门窗由固定座1、扣钩2、支承座3、支承轴4及弹簧5构成。固定座1是安装时用螺钉固定在门窗框上的,它大体呈近似椭圆形,中间有凹陷的槽孔6,是用铁板材一次冲压成型的。扣钩2大体呈“L”形(如图4所示),穿过槽孔6安装,扣钩2的压柄端装于槽孔6内,钩端则从固定座1后部伸出。固定座1后部、槽孔6两侧焊接有支承座3,支承轴4承托于扣钩2的下部、装于支承座3内。这样,“L”形扣钩2以支承轴4为支点构成杠杆机构,并以固定座1后部槽孔6边缘作限位点。开门窗时用力按压扣钩2的压柄端,扣钩2以支承轴4为支点使钩端翘起(如图4中前头和双点划线所示),从而使扣钩2与固定在另一门窗框上的固定扣7脱扣。弹簧5将扣钩2、支承轴4、支承座5压紧、约束在一起、并作为杠杆机构的复位构件。当扣钩2被按压翘起时,弹簧5收紧。关闭门窗时,扣钩2的钩端与固定扣7碰撞,依杠杆原理,扣钩2的压柄端反过来被翘起,弹簧5反向收紧,弹力使钩端扣入固定扣7,扣钩2复位,门窗被锁扣。这样,实现了开启、关闭门窗时一次动作就可完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固定座用铁板冲压成型,轻巧而刚性好;2、节省大量铝材,降低成本;3、采用杠杆机构,比轴孔铰接配合要简单、操作更灵活、省力;4、制造简单,便于提高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铝合金门窗锁,由固定座、扣钩、弹簧等构成,固定座上开有槽孔,扣钩穿过槽孔装于固定座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后部装有支承轴,扣钩以支承轴为支点、以固定座为限位点构成杠杆机构,弹簧作杠杆机构的复位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门窗锁,其特征是固定座由金属板材冲压成型,支承座焊接于固定座后部的两侧,支承轴安装于支承座内。专利摘要铝合金门窗锁,由固定座、扣钩、弹簧等构成,扣钩采用以支承轴为支点的杠杆机构,并以弹簧约束扣钩、支承轴、支承座,同时作复位构件;固定座则采用金属板材一次冲压成型。这样的结构,使本技术整体轻巧、刚性好,开启和锁扣更灵活、省力,而制造简单,生产成本大为降低。文档编号E05C19/08GK2276057SQ9623744公开日1998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何伟佳 申请人:何伟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铝合金门窗锁,由固定座、扣钩、弹簧等构成,固定座上开有槽孔,扣钩穿过槽孔装于固定座上,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后部装有支承轴,扣钩以支承轴为支点、以固定座为限位点构成杠杆机构,弹簧作杠杆机构的复位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何伟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