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209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反应器,反应器由若干个附着基板组成,附着基板内填充有矿物基料,该矿物基料上生长有生物共生体,该生物共生体生长在附着基板背向水流进水方向的一侧,若干个附着基板呈倾斜设置,若干个附着基板分别间隔设置在罐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设置在罐体下底面的附着基板与罐体上底面形成一个流通间隙,设置在罐体下底面的附着基板的上端向水流方向倾斜,设置在罐体上底面的附着基板的下端向水流方向倾斜,出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有防附着组件、冲洗组件以及回收装置,减缓水流流动脱落藻类造成的影响,并且防止出水口堵塞。

A Heavy Metal Waste Liquid Absorp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vy metal waste liquid absorp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and a reactor arranged in the tank body. The reactor consists of several attachment substrates, which are filled with mineral substrates. Biosymbiosis grows on the mineral substrates. The biosymbiosis grows on the side of the back direction of water inflow of the attachment substrates, and several attachment substrates are inclined. The dry attached baseboard is separately arranged at the upper and lower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and the attached baseboard at the lower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forms a flow gap with the upper and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attached baseboard at the lower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inclines towards the water flow direction, the lower end of the attached baseboard at the upper and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inclines towards the water flow direction, and the outlet are provided with a filter device. Anti-attachment components, flushing components and recovery devices are installed to slow down the impact of water flow and algae falling off, and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为使污水中所含的重金属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目前,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化学法;(2)物理处理法;(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微生物和藻类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或吸附成团沉淀,以此完成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现有藻类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在微生物以及藻类附着不是很稳固,在进水出水过程中,在水流的带动下回有较多的藻类脱落排出,一方面藻类脱落后会造成水体净化效果变差,而藻类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藻类在脱落后,会对出水口的滤网装置造成堵塞,需要频繁的进行更换滤网或者进行人工清理,以增加污水处理厂的人工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是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减缓水流流动脱落藻类造成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反应器,所述罐体在两端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应器由若干个附着基板组成,所述附着基板内填充有矿物基料,该矿物基料上生长有生物共生体,该生物共生体生长在附着基板背向水流进水方向的一侧,若干个所述附着基板呈倾斜设置,若干个附着基板分别间隔设置在罐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设置在罐体下底面的附着基板与罐体上底面形成一个流通间隙,设置在罐体下底面的附着基板的上端向水流方向倾斜,设置在罐体上底面的附着基板的下端向水流方向倾斜,所述出水口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有防附着组件、冲洗组件以及回收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所述防附着组件设置在第一过滤网背向出水口一侧,所述防附着组件包括刷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刷件与第一过滤网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刷件旋转,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形成一腔室,所述冲洗组件和回收装置设置在腔室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第一过滤网转动连接,所述刷件设置在第一驱动轴端部,该第一驱动轴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罐体外,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罐体内,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刷件包括刷头、导轨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第一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该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轴伸入罐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件转动,所述驱动件外轴设置有螺旋状的驱动槽,所述刷头与驱动槽滑移连接,所述导轨与驱动件轴向平行,所述刷头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有轴向的第一容纳空腔,该第一容纳空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与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端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轴设置有轴向的通槽,该通槽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与第一驱动轴转动连接,该第二驱动杆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轴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喷头、滑移座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滑移座设置在第二过滤网背向出水口的一侧,所述喷头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与第二过滤网成倾斜设置,所述喷头与滑移座滑移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喷头沿滑移座滑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收集滤网、连接杆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收集滤网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与罐体滑移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安装在罐体上,第三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在腔室内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管,所述收集滤网包括有支架和滤布组成,所述支架包括连接块和若干个呈辐射状排列的骨架,所述支架呈朝上的锥形状所述滤布覆盖固定在骨架上,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在靠近连接块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通孔,该通孔与连接杆的中空部位形成通道,所述连接杆伸出罐体一端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为透明罐体,该罐体外周面设置有光源装置,所述罐体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向座,所述光源装置与导向座滑动连接,所述光源装置设置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带动光源装置沿导向座反复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装置包括有安装座和灯组,所述灯组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导向座由两个环形导轨组成,两个所述环形导轨通过若干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导轨上设置有同轴心的齿槽,所述安装座设置有驱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轴,所述从动齿轮的数量的为两个,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轴的两端,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环形导轨设置有同轴心的滑槽,所述安装座侧边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限制在滑槽内的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污水处理装置内设置生物反应器,其生物反应器由生物共生体组成,其生物共生体包括微生物、藻类以及浮生植物、通过将生物共生体接种在附着基板上,通过将附着基板呈倾斜固定并间隔放置在罐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在水流通过时,水流通过上升下降使得整体流速减缓,以减少生物共生体的流失,另外在进水和放水时,由于生物共生体生长在附着基板背向水流方向的一侧,水流在流动过程中通过附着基板的缓冲能够进一步减缓流速,并通过在过滤装置上设置防附着组件、冲洗组件以及回收装置来防止藻类和微生物附着在过滤装置上,以防止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灯组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灯组与导向座的安装结构剖视图。附图说明:1、罐体;2、进水口;3、出水口;4、附着基板;5、流通间隙;6、防附着组件;7、冲洗组件;8、回收装置;9、第一过滤网;10、第二过滤网;11、刷件;12、第一驱动装置;13、第一驱动轴;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刷头;17、导轨;18、驱动件;19、第二驱动电机;20、驱动槽;21、第一容纳空腔;22、第一驱动杆;23、第三锥齿轮;24、通槽;25、第二驱动杆;26、第四锥齿轮;27、第五锥齿轮;28、第六锥齿轮;29、喷头;30、滑移座;31、第二驱动装置;32、收集滤网;33、连接杆;34、第三驱动装置;35、支架;36、滤布、37、连接块;38、骨架;39、通孔;40、通道;41、真空吸附装置;42、光源装置;43、导向座;44、第四驱动装置;45、安装座;46、灯组;47、齿槽;48、驱动齿轮;49、从动齿轮;50、第二驱动轴;51、输出齿轮;52、滑轮;5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包括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内的反应器,所述罐体(1)在两端设置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由若干个附着基板(4)组成,所述附着基板(4)内填充有矿物基料,该矿物基料上生长有生物共生体,该生物共生体生长在附着基板(4)背向水流进水方向的一侧,若干个所述附着基板(4)呈倾斜设置,若干个附着基板(4)分别间隔设置在罐体(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设置在罐体(1)下底面的附着基板(4)与罐体(1)上底面形成流通间隙(5),设置在罐体(1)下底面的附着基板(4)的上端向水流方向倾斜,设置在罐体(1)上底面的附着基板(4)的下端向水流方向倾斜,所述出水口(3)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有防附着组件(6)、冲洗组件(7)以及回收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包括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内的反应器,所述罐体(1)在两端设置进水口(2)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由若干个附着基板(4)组成,所述附着基板(4)内填充有矿物基料,该矿物基料上生长有生物共生体,该生物共生体生长在附着基板(4)背向水流进水方向的一侧,若干个所述附着基板(4)呈倾斜设置,若干个附着基板(4)分别间隔设置在罐体(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设置在罐体(1)下底面的附着基板(4)与罐体(1)上底面形成流通间隙(5),设置在罐体(1)下底面的附着基板(4)的上端向水流方向倾斜,设置在罐体(1)上底面的附着基板(4)的下端向水流方向倾斜,所述出水口(3)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设置有防附着组件(6)、冲洗组件(7)以及回收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依次排列的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0),所述第一过滤网(9)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0)的孔径,所述防附着组件(6)设置在第一过滤网(9)背向出水口(3)一侧,所述防附着组件(6)包括刷件(11)和第一驱动装置(12),所述刷件(11)与第一过滤网(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带动刷件(11)旋转,所述第一过滤网(9)和第二过滤网(10)之间形成一腔室,所述冲洗组件(7)和回收装置(8)设置在腔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金属废液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9)上设置有第一驱动轴(13),所述第一驱动轴(13)与第一过滤网(9)转动连接,所述刷件(11)设置在第一驱动轴(13)端部,该第一驱动轴(13)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为第一驱动电机,该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罐体(1)外,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罐体(1)内,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刷件(11)包括刷头(16)、导轨(17)和驱动件(18),所述驱动件(18)与第一驱动轴(13)转动连接,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19),该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入轴伸入罐体(1)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驱动驱动件(18)转动,所述驱动件(18)外轴设置有螺旋状的驱动槽(20),所述刷头(16)与驱动槽(20)滑移连接,所述导轨(17)与驱动件(18)轴向平行,所述刷头(16)与导轨(17)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18)设置有轴向的第一容纳空腔(21),该第一容纳空腔(2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杆(22),所述第一驱动杆(22)与驱动件(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22)端部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3),所述第一驱动轴(13)设置有轴向的通槽(24),该通槽(24)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杆(25),所述第二驱动杆(25)与驱第一驱动轴(13)转动连接,该第二驱动杆(25)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齿轮(26),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星张鹏黄振华王铁杆林少珍吴越周朝生陆荣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