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095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包括轴承连接器、轴承连接器外壳、外阻尼弹簧、内阻尼弹簧、连接器内套、十字连接头B、花键接头、连接头固定圈、丝杆、密封套、轴承、E型卡簧、轴承内卡簧、挡圈和弹簧胶垫;本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通过花键接头、十字连接头B和连接头固定圈,将部分部件整合成一体,减少装配程序,进而减少因装配繁琐而产生的丝杆与电机输出轴的同心度偏差,从而减少丝杆的径向运动,提高撑杆运行的稳定性。

A New Type of Truck Tailbox Suppo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automobile tailbox support rod,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connector, a bearing connector shell, an external damping spring, an internal damping spring, an inner sleeve of the connector, a cross connector B, spline connector, a fixed ring of the connecting head, a screw rod, a sealing sleeve, a bearing, an E-type clip spring, an inner clip spring of the bearing, a baffle ring and a spring rubber pad. Head, cross connector B and fixed ring of connector integrate parts into a whole, reduce assembly procedures, and then reduce the concentricity deviation between the screw and motor output shaft caused by cumbersome assembly, thereby reducing the radial movement of the screw an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ort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
技术介绍
汽车撑杆为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撑杆的拉伸带动汽车后盖的开启和闭合,撑杆的拉伸通过撑杆内部的丝杆和丝母的螺纹配合实现,现有汽车的撑杆,由于生产和装配的偏差,使得丝杆和电机的输出轴不能保证很好的同心度,当电机与丝杆输出轴不同心时,则电机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时,也会带动丝杆径向运动,从而产生振动,不利于动力的传输,影响撑杆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具备将部分部件整合成一体的优点,可以减少装配程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包括轴承连接器、轴承连接器外壳、外阻尼弹簧、内阻尼弹簧、连接器内套、十字连接头B、花键接头、连接头固定圈、丝杆、密封套、轴承、E型卡簧、轴承内卡簧、挡圈和弹簧胶垫;所述轴承连接器嵌套在丝杆一端,所述轴承连接器外侧设置有轴承连接器外壳,所述轴承连接器外壳内部设置有外阻尼弹簧,所述外阻尼弹簧内侧设置内阻尼弹簧,所述内阻尼弹簧与外阻尼弹簧之间设置连接器内套,所述连接器内套内侧设置十字连接头B,所述十字连接头B外侧设置内阻尼弹簧,所述十字连接头B内侧与花键接头相连并采用连接头固定圈固定,所述花键接头与轴承之间设置E型卡簧,所述轴承与挡圈之间设置轴承内卡簧,所述挡圈一侧与轴承相连,所述挡圈另一侧设置有弹簧胶垫,弹簧胶垫内侧设置密封套。优选的,所述密封套与所述连接头固定圈把外阻尼弹簧、内阻尼弹簧、连接器内套、十字连接头B、花键接头、丝杆、密封套、轴承、E型卡簧、轴承内卡簧、挡圈和弹簧胶垫固定在轴承连接器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花键接头、十字连接头B和连接头固定圈,将部分部件整合成一体,减少装配程序,进而减少因装配繁琐而产生的丝杆与电机输出轴的同心度偏差,从而减少丝杆的径向运动,提高撑杆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的爆炸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轴承连接器、11轴承连接器外壳、12外阻尼弹簧、13内阻尼弹簧、14连接器内套、15十字连接头B、16花键接头、17连接头固定圈、21丝杆、22密封套、23轴承、24E型卡簧、31轴承内卡簧、32挡圈、33弹簧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包括轴承连接器1、轴承连接器外壳11、外阻尼弹簧12、内阻尼弹簧13、连接器内套14、十字连接头B15、花键接头16、连接头固定圈17、丝杆21、密封套22、轴承23、E型卡簧24、轴承内卡簧31、挡圈32和弹簧胶垫33,轴承连接器1嵌套在丝杆21一端,轴承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轴承连接器外壳11,轴承连接器外壳11内部设置有外阻尼弹簧12防止轴承23脱落,外阻尼弹簧12内侧设置内阻尼弹簧13,内阻尼弹簧13与外阻尼弹簧12之间设置连接器内套14,连接器内套14内侧设置十字连接头B15,十字连接头B15外侧设置内阻尼弹簧13起来减震的作用,十字连接头B15内侧与花键接头16相连并采用连接头固定圈17固定,花键接头16与轴承23之间设置E型卡簧24阻止轴上的零件轴向运动,提高内部稳定性,轴承23与挡圈32之间设置轴承内卡簧31,防止轴承23、轴脱落,固定轴或轴承23的横向移动,以达到工作条件,挡圈32一侧与轴承23相连,挡圈32另一侧设置有弹簧胶垫33,弹簧胶垫33内侧设置密封套22。综上所述:通过花键接头16、十字连接头B和连接头固定圈17,将部分部件整合成一体,减少装配程序,进而减少因装配繁琐而产生的丝杆21与电机输出轴的同心度偏差,从而减少丝杆21的径向运动,提高撑杆运行的稳定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包括轴承连接器(1)、轴承连接器外壳(11)、外阻尼弹簧(12)、内阻尼弹簧(13)、连接器内套(14)、十字连接头B(15)、花键接头(16)、连接头固定圈(17)、丝杆(21)、密封套(22)、轴承(23)、E型卡簧(24)、轴承内卡簧(31)、挡圈(32)和弹簧胶垫(3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连接器(1)嵌套在丝杆(21)一端,所述轴承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轴承连接器外壳(11),所述轴承连接器外壳(11)内部设置有外阻尼弹簧(12),所述外阻尼弹簧(12)内侧设置内阻尼弹簧(13),所述内阻尼弹簧(13)与外阻尼弹簧(12)之间设置连接器内套(14),所述连接器内套(14)内侧设置十字连接头B(15),所述十字连接头B(15)外侧设置内阻尼弹簧(13),所述十字连接头B(15)内侧与花键接头(16)相连并采用连接头固定圈(17)固定,所述花键接头(16)与轴承(23)之间设置E型卡簧(24),所述轴承(23)与挡圈(32)之间设置轴承内卡簧(31),所述挡圈(32)一侧与轴承(23)相连,所述挡圈(32)另一侧设置有弹簧胶垫(33),弹簧胶垫(33)内侧设置密封套(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尾箱支撑杆,包括轴承连接器(1)、轴承连接器外壳(11)、外阻尼弹簧(12)、内阻尼弹簧(13)、连接器内套(14)、十字连接头B(15)、花键接头(16)、连接头固定圈(17)、丝杆(21)、密封套(22)、轴承(23)、E型卡簧(24)、轴承内卡簧(31)、挡圈(32)和弹簧胶垫(3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连接器(1)嵌套在丝杆(21)一端,所述轴承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轴承连接器外壳(11),所述轴承连接器外壳(11)内部设置有外阻尼弹簧(12),所述外阻尼弹簧(12)内侧设置内阻尼弹簧(13),所述内阻尼弹簧(13)与外阻尼弹簧(12)之间设置连接器内套(14),所述连接器内套(14)内侧设置十字连接头B(15),所述十字连接头B(15)外侧设置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显明罗肇锋董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若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