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82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包括放纤架、转动组、同步带、转轴Ⅰ、转轴Ⅱ、滚轮和摆线针轮减速机,在支板上设置有转动组,转动组包括同步带轮、转轴、轴承和托盘,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板上,托盘设置在位于支板上方的转轴端部,同步带轮设置在位于支板下方的转轴端部,摆线针轮减速机设置在上层支板上,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轴垂直穿过上层支板,转轴Ⅰ的其中一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轴键连接,转轴Ⅰ的另一端通过键套与转轴Ⅱ的其中一端连接,转轴Ⅱ与下层支板转动连接,滚轮设置在放纤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能有效的对玻纤解捻,提高了导引效率,节省了人力财力。

Fiberglass Releasing Frame with Rotation Compensation and Untwisting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ass fiber releasing frame with speed compensation and untwisting functions, including releasing frame, rotating group, synchronous belt, rotating shaft I, rotating shaft II, rolling wheel and cycloid pinwheel reducer. A rotating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late, which includes synchronous pulley, rotating shaft, bearing and tray. The rotating shaft is rotated on the support plate through a bearing, and the tra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At the end of the shaft, the synchronous pulley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under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cycloid pinwheel reducer is set on the upper supporting plat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cycloid pinwheel reducer passes through the upper supporting plate vertically,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cycloid pinwheel reducer,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I through the key sleeve,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I rotates with the lower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ing, the roll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ber placement frame. The glass fiber release frame with speed compensation and untwisting function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untwist the glass fiber, improve the guidance efficiency and save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纤放纤架,主要涉及一种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而制备出性能更优异的玻璃纤维增强产品。现有技术中对玻璃纤维在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存在转速无法补偿使得玻璃纤维的合格率降低,部分装置装置在生产中玻璃纤维容易交错打结,影响生产,使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能有效提供转速补偿及解捻。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包括放纤架、转动组、同步带、转轴Ⅰ、转轴Ⅱ、滚轮和摆线针轮减速机,放纤架包括上、下两层支板,每层支板上方的放纤架上设置有多个导引板(11),每个导引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每层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组,每个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两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垂直面上,转动组包括同步带轮、转轴、轴承和托盘,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板上,托盘设置在位于支板上方的转轴端部,同步带轮设置在位于支板下方的转轴端部,摆线针轮减速机设置在上层支板上,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轴垂直穿过上层支板,转轴Ⅰ的其中一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输出轴键连接,转轴Ⅰ上设置有主动轮Ⅰ,转轴Ⅰ的另一端通过键套与转轴Ⅱ的其中一端连接,转轴Ⅱ的另一端穿过下层支板,转轴Ⅱ与下层支板转动连接,在穿过下层支板后的转轴Ⅱ上设置有主动轮Ⅱ,转轴Ⅰ上的主动轮Ⅰ通过同步带与上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传动连接,转轴Ⅱ上的主动轮Ⅱ通过同步带与下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传动连接,滚轮设置在放纤架的底部。优选的是,同步带轮底部的转轴末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能有效防止同步带轮发生偏移。进一步的优选,托盘上形成有若干个定位销孔,定位销孔可配合限位销对玻纤卷外径进行限定。进一步的优选,摆线针轮减速机与PLC编程控制器连接,PLC编程控制器变频调节摆线针轮减速机的转速。进一步的优选,在放纤架顶部远离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一端设置有解捻导出架(12),使得玻纤能进一步的解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组转动组同时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摆线针轮减速机通过PLC编程控制器进行调频变速,给玻纤解捻,让玻纤出来的每一根玻纤不打扭,节省了时间,放纤架顶部设置的导引板(11)和解捻导出架(12)进一步增加了玻纤的解捻效果,提高了玻纤的导引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转动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放纤架,2、同步带轮,3、转轴,4、轴承,5、摆线针轮减速机,6、同步带,7、转轴Ⅱ,8、键套,9、转轴Ⅰ,10、滚轮,11、导引板,12、解捻导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包括放纤架1、转动组、同步带、转轴Ⅰ9、转轴Ⅱ7、滚轮10和摆线针轮减速机5,放纤架1包括上、下两层支板,每层支板上方的放纤架1上设置有多个导引板(11),每个导引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每层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组,每个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两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垂直面上,转动组包括同步带轮2、转轴3、轴承4和托盘,转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支板上,托盘设置在位于支板上方的转轴3端部,同步带轮2设置在位于支板下方的转轴3端部,摆线针轮减速机5设置在上层支板上,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垂直穿过上层支板,转轴Ⅰ9的其中一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键连接,转轴Ⅰ9上设置有主动轮Ⅰ,转轴Ⅰ9的另一端通过键套8与转轴Ⅱ7的其中一端连接,转轴Ⅱ7的另一端穿过下层支板,转轴Ⅱ7与下层支板转动连接,在穿过下层支板后的转轴Ⅱ7上设置有主动轮Ⅱ,转轴Ⅰ9上的主动轮Ⅰ通过同步带6与上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2传动连接,转轴Ⅱ7上的主动轮Ⅱ通过同步带6与下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2传动连接,滚轮10设置在放纤架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放纤架1的上下层导引板(11)的数量均为4个。本实施例中,转动组设置有二十四组,每层放纤架1上设置有十二组,且每六组为一排,上、下两层放纤架1上的四排转动组分别由设置在上层放纤架1上的两个摆线针轮减速机5驱动。本实施例中,同步带轮2底部的转轴3末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能有效防止同步带轮发生偏移。本实施例中,每个托盘上形成有定位销孔9个,每3个形成一组,定位销孔可配合限位销对玻纤卷外径进行限定且能防止滑落。本实施例中,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型号为WB150-LD-35-1.1。本实施例中,摆线针轮减速机5与PLC编程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放纤架1顶部远离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一端设置有解捻导出架(12),解捻导出架(12)使玻纤能进一步的解捻。本技术在使用时,将24套玻纤卷套在转轴3并放置在托盘上,通过定位销对玻纤卷的外径进行限定,将玻纤对应穿过导引板(11),玻纤经过解捻导出架(12)的连杆并穿过解捻导出架(12)上的通孔与下游设备连接进行进一步加工,通过PLC编程控制器控制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在一定转速,转轴Ⅱ7通过键套8与转轴Ⅰ9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5转动时带动转轴Ⅰ9转动进而带动转轴Ⅱ7转动,转轴Ⅰ9、转轴Ⅱ7再通过带动同步带6转动,进一步带动同步带轮及转轴3带动托盘进行转动,实现24卷玻纤同时进行导引加工,放纤架1底部的滚轮10实现了装置的移动使用,灵活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采用多组转动组同时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摆线针轮减速机5通过PLC编程控制器进行调频变速,给玻纤解捻,让玻纤出来的每一根玻纤不打扭,节省了时间,放纤架1顶部设置的导引板(11)和解捻导出架(12)进一步增加了玻纤的解捻效果,提高了玻纤的导引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纤架(1)、转动组、同步带、转轴Ⅰ(9)、转轴Ⅱ(7)、滚轮(10)和摆线针轮减速机(5),所述放纤架(1)包括上、下两层支板,每层支板上方的放纤架(1)上设置有多个导引板(11),每个导引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每层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组,每个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两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转动组包括同步带轮(2)、转轴(3)、轴承(4)和托盘,所述转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支板上,所述托盘设置在位于支板上方的转轴(3)端部,所述同步带轮(2)设置在位于支板下方的转轴(3)端部,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5)设置在上层支板上,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垂直穿过上层支板,所述转轴Ⅰ(9)的其中一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键连接,转轴Ⅰ(9)上设置有主动轮Ⅰ,所述转轴Ⅰ(9)的另一端通过键套(8)与转轴Ⅱ(7)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转轴Ⅱ(7)的另一端穿过下层支板,转轴Ⅱ(7)与下层支板转动连接,在穿过下层支板后的转轴Ⅱ(7)上设置有主动轮Ⅱ,所述转轴Ⅰ(9)上的主动轮Ⅰ通过同步带(6)与上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Ⅱ(7)上的主动轮Ⅱ通过同步带(6)与下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中的同步带轮(2)传动连接,所述滚轮(10)设置在放纤架(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转速补偿和解捻功能的玻纤放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纤架(1)、转动组、同步带、转轴Ⅰ(9)、转轴Ⅱ(7)、滚轮(10)和摆线针轮减速机(5),所述放纤架(1)包括上、下两层支板,每层支板上方的放纤架(1)上设置有多个导引板(11),每个导引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每层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组,每个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直线上,上、下两层支板上的若干个转动组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转动组包括同步带轮(2)、转轴(3)、轴承(4)和托盘,所述转轴(3)通过轴承(4)转动设置在支板上,所述托盘设置在位于支板上方的转轴(3)端部,所述同步带轮(2)设置在位于支板下方的转轴(3)端部,所述摆线针轮减速机(5)设置在上层支板上,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垂直穿过上层支板,所述转轴Ⅰ(9)的其中一端与摆线针轮减速机(5)的输出轴键连接,转轴Ⅰ(9)上设置有主动轮Ⅰ,所述转轴Ⅰ(9)的另一端通过键套(8)与转轴Ⅱ(7)的其中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创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