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4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包括底座台,底座台分成第一下料区、第一上料区、焊接区、第二上料区和第二下料区,底座台上移动地设有第一、第二移动焊接台,焊接区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第一、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上分别设有焊道追踪机构,第一、第二下料区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下料机器人和第二下料机器人,第一、第二下料机器人上分别设有下料吸盘机构,第一、第二移动焊接台上分别设有上料定位机构,还包括焊机操作台和视觉控制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天窗板一次定位焊接成型,生产效率在原有单焊接头的焊接效率上提升了60%,最大化降低了制造周期和加工成本,减少了产品焊接缺陷。

A Skylight Laser Welding Line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kylight laser welding line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form. The base platform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feeding area, the first feeding area, the welding area, the second feeding area and the second feeding area. The base platform is movably equipp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mobile welding stations,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ive-axis welding robo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elding area,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ive-axis welding robo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base platform. The first and second blanking areas correspond to the first blanking robot and the second blanking robot. The first and second blanking robots are equipped with blanking sucker mechanism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nd second mobile welding stations are equipped with feed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respectively, including welding machine operating platform and visual control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one-time positioning welding forming of the skyligh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60% on the welding efficiency of the original single welding joint, which maximizes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and the processing cost, and reduces the welding defects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
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用板材焊接行业中,汽车用天窗板的部分天窗件、车门等必须采用折线或曲线的焊接方式,但折线、曲线焊接技术中只具备单焊接头设置,因此在焊接部分天窗拼焊板时,必须经过两次板材定位,才能完成一件天窗件成品。此焊接方式造成了焊接时间上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传统的天窗件定位夹具设计加工过于复杂,增加了换线调试的困难程度及时间,调试时间的增加及夹具的调试精度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不良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包括底座台,所述底座台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第一上料区、焊接区、第二上料区和第二下料区,且所述底座台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焊接台和第二移动焊接台,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可在所述第一下料区、第一上料区和焊接区内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焊接台可在所述焊接区、第二上料区和第二下料区内移动,所述底座台的焊接区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分别与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匹配工作,且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上分别设置有焊道追踪机构,所述第一下料区和第二下料区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料机器人和第二下料机器人,所述第一下料机器人和第二下料机器人上分别设置有下料吸盘机构,所述下料吸盘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对应匹配,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上分别设置有上料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焊道追踪机构、第一下料机器人、第二下料机器人、下料吸盘机构和上料定位机构分别连接有焊机操作台和视觉控制柜,所述焊机操作台和视觉控制柜设置在所述底座台一侧。进一步的,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除尘机、第二除尘机和除尘吹筒,所述第一除尘机和第二除尘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台一侧,所述除尘吹筒设置在所述焊接区的底座台上,且所述除尘吹筒分别与所述第一除尘机、第二除尘机相连接,所述第一除尘机和第二除尘机分别与所述焊机操作台、视觉控制柜相连接,用于定时给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和焊接区清理焊渣和灰尘。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定位机构包括对中定位、辅助定位和可控电磁铁,所述对中定位采用中心定位块和紫外线定位装置,所述中心定位块设置在第一移动焊接台和第二移动焊接台中心处,所述紫外线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台、第一移动焊接台和第二移动焊接台两端中心线位置处,所述辅助定位和可控电磁铁分别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和第二移动焊接台上,所述对中定位和可控电磁铁还分别与所述焊机操作台、视觉控制柜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焊道追踪机构包括镭射镜头和紫外扫描器,所述镭射镜头和紫外扫描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的焊接头端,用于追踪记录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区和第一上料区之间设置有第一安全护栏,所述第二上料区和第二下料区之间设置有第二安全护栏,所述第一安全护栏下部和第二安全护栏下部与所述底座台接触处分别设置有安全通道,所述安全通道的大小与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第二移动焊接台的大小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结构相同,分别采用双龙门双位焊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底座台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第一上料区、焊接区、第二上料区和第二下料区,同时通过焊机操作台和视觉控制柜控制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同时在第一移动焊接台或者第二移动焊接台上循环焊接工作,解决了传统汽车天窗板的拼焊需两次定位焊接成型和折线、曲线焊接技术中只具备单焊接头设置的问题,实现了天窗板能够一次焊接完成,生产效率在原有单焊接头的焊接效率上提升了60%,最大化降低了制造周期和加工成本;通过焊道追踪机构和上料定位机构,实现了天窗焊接板上料定位准确,降低了换线调试的困难程度和时间,减少了产品焊接缺陷;此外,本技术焊接线平台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可靠,焊接单元利用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图1为技术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的俯视图;图2为技术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的焊接区放大图;图3为技术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本技术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包括底座台1,底座台1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且底座台1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焊接台7和第二移动焊接台8,第一移动焊接台7可在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和焊接区4内移动,第二移动焊接台8可在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内移动,底座台1的焊接区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本技术中,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结构相同,分别采用双龙门双位焊接头,从而减少天窗在焊接过程中的定位次数,提高焊接效率。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分别与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匹配工作,且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上分别设置有焊道追踪机构11,第一下料区2和第二下料区6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上分别设置有下料吸盘机构14,下料吸盘机构14分别与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对应匹配,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上分别设置有上料定位机构15,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焊道追踪机构11、第一下料机器人12、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下料吸盘机构14和上料定位机构15分别连接有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工作人员通过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设置运行参数和控制操作,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设置在底座台1一侧。本技术通过将底座台1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同时通过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控制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同时在第一移动焊接台7或者第二移动焊接台8上循环焊接工作,解决了传统汽车天窗板的拼焊需两次定位焊接成型和折线、曲线焊接技术中只具备单焊接头设置的问题,实现了天窗板能够一次焊接完成,生产效率在原有单焊接头的焊接效率上提升了60%,最大化降低了制造周期和加工成本;通过焊道追踪机构11和上料定位机构15,实现了天窗焊接板上料定位准确,降低了换线调试的困难程度和时间,减少了产品焊接缺陷;此外,本技术焊接线平台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较高,安全可靠,焊接单元利用率高。具体地,还包括除尘机构18,除尘机构18包括第一除尘机181、第二除尘机182和除尘吹筒183,第一除尘机181和第二除尘机182分别设置在底座台1一侧,除尘吹筒183设置在焊接区4的底座台1上,且除尘吹筒183分别与第一除尘机181、第二除尘机182相连接,第一除尘机181和第二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包括底座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台(1)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且所述底座台(1)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焊接台(7)和第二移动焊接台(8),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可在所述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和焊接区(4)内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焊接台(8)可在所述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内移动,所述底座台(1)的焊接区(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分别与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匹配工作,且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上分别设置有焊道追踪机构(11),所述第一下料区(2)和第二下料区(6)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所述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上分别设置有下料吸盘机构(14),所述下料吸盘机构(14)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对应匹配,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上分别设置有上料定位机构(15),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焊道追踪机构(11)、第一下料机器人(12)、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下料吸盘机构(14)和上料定位机构(15)分别连接有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所述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设置在所述底座台(1)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包括底座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台(1)依次分成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且所述底座台(1)上可移动地设置有第一移动焊接台(7)和第二移动焊接台(8),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可在所述第一下料区(2)、第一上料区(3)和焊接区(4)内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焊接台(8)可在所述焊接区(4)、第二上料区(5)和第二下料区(6)内移动,所述底座台(1)的焊接区(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分别与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匹配工作,且所述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和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上分别设置有焊道追踪机构(11),所述第一下料区(2)和第二下料区(6)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所述第一下料机器人(12)和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上分别设置有下料吸盘机构(14),所述下料吸盘机构(14)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对应匹配,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上分别设置有上料定位机构(15),所述第一移动焊接台(7)、第二移动焊接台(8)、第一五轴焊接机器人(9)、第二五轴焊接机器人(10)、焊道追踪机构(11)、第一下料机器人(12)、第二下料机器人(13)、下料吸盘机构(14)和上料定位机构(15)分别连接有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所述焊机操作台(16)和视觉控制柜(17)设置在所述底座台(1)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激光焊接线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机构(18),所述除尘机构(18)包括第一除尘机(181)、第二除尘机(182)和除尘吹筒(183),所述第一除尘机(181)和第二除尘机(18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台(1)一侧,所述除尘吹筒(183)设置在所述焊接区(4)的底座台(1)上,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锦激光拼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