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17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小车,其包括底盘装置;种苗压土装置,种苗压土装置包括支撑架、送苗机构、覆土压实机构和与送苗机构连接的翻土机构,支撑架与底盘装置固定连接,送苗机构和覆土压实机构分别设于支撑架相对的两侧,覆土压实机构倾斜设置于支撑架,送苗机构包括送苗管和驱动送苗管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送苗管为中空结构;投苗装置,投苗装置设于送苗管的正上方,投苗装置用于在翻土机构翻土完成后将苗圃投入送苗管中,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投苗装置连接,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与送苗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种植小车存在体积较大、效率不高和成本昂贵的缺点,而且自动化水平不高,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进而来完成一系列种植流程的问题。

A planting car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nting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device, a seedling compaction device, a seedling compa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support frame, a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a soil covering compacting mechanism and a soil turn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a support frame and a chassis device are fixed, a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soil covering compact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soil covering compacting mechanism is inclined to be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cylinder which moves up and down the seedling feeding tube, and the seedling feeding tube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seedling throwing devic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seedling feeding tube, and the seedling throwing device is used to throw the nursery into the seedling tube after the soil turning mechanism is completed. On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edling throwing devi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edling fee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large volume, low efficiency and high cost of planting cart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 automation level is not high. It still needs manual control to complete a series of planting proc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种植小车。
技术介绍
为降低农林业种植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种植设备,市面上存在的种植设备主要以种植小车为主,市面上现有的种植小车存在体积较大、效率不高和成本昂贵的缺点,而且自动化水平不高,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进而来完成一系列种植流程,因此,不能较好的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种植小车存在体积较大、效率不高和成本昂贵的缺点,而且自动化水平不高,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进而来完成一系列种植流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种植小车,其包括:底盘装置;种苗压土装置,所述种苗压土装置包括支撑架、送苗机构、覆土压实机构和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的翻土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送苗机构和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两侧,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送苗机构包括送苗管和驱动所述送苗管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送苗管为中空结构;投苗装置,所述投苗装置设于所述送苗管的正上方,所述投苗装置用于在所述翻土机构翻土完成后将苗圃投入所述送苗管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投苗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可选的,所述送苗管设有进苗口和出苗口,所述出苗口为斜角口。可选的,所述翻土机构包括翘板和驱动所述翘板翻转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筒倾斜固定于所述送苗管的顶部,所述翘板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翘板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翘板本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翘板本体为自由端,且所述翘板本体位于所述送苗管的出苗口的下部。可选的,所述覆土压实结构包括压土板和驱动所述压土板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筒倾斜固定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压土板通过转轴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缸,所述压土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与所述翘板本体的宽度相等。可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缸通过支撑座固定于所述送苗管。可选的,所述投苗装置包括储苗盒、连接盒和驱动所述储苗盒相对于所述连接盒水平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盒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连接盒的外表,所述连接盒设有容纳所述储苗盒的容纳腔,所述连接盒的内侧与所述储苗盒的外侧连接,所述储苗盒设有多个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形成容纳苗圃的腔体;所述储苗盒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盒的底部设有送苗口,所述送苗口位于所述送苗管的进苗口的正上方。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所述储苗盒的一侧横向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所述连接盒靠近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齿轮设于所述通孔。可选的,所述连接盒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减重孔。可选的,所述储苗盒设有七个隔板。可选的,所述储苗盒的长度和所述连接盒的长度一样。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小车,在进行苗圃的种植时,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作用下,送苗管向下移动,由于翻土机构与送苗机构连接,送苗管的底端与土壤连接时,翻土机构进行土壤的翻松,对土壤翻松完成后,投苗装置将苗圃投入送苗管中,接着第一气缸带动送苗管和翻土机构往上移动,最后覆土压实机构对苗圃周边的土壤进行压实,从而完成苗圃的种植,整个种植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进行,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整个种植小车具有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小车具有很好的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种苗压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种苗压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覆土压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翻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送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投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装置;11、底板;12、驱动轮;13、避震组件;131、避震杆;132、避震弹簧;14、连接组件;141、第一安装座;142、第二安装座;143、连接板;144、第一连接杆;145、连接座;146、铰接座;2、种苗压土装置;21、支撑架;22、宋苗机构;221、送苗管;222、第一气缸;23、覆土压实机构;231、压土板;232、第三气缸;24、翻土机构;241、翘板;2411、第一连接杆;2412、翘板本体;2413、转轴;3、投苗装置;31、储苗盒;32、连接盒;33、驱动装置;34、隔板;35、送苗口;4、进苗口;5、出苗口;6、齿轮;7、齿条;8、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种植小车,其包括:底盘装置1;种苗压土装置2,种苗压土装置2包括支撑架21、送苗机构22、覆土压实机构23和与送苗机构22连接的翻土机构24,支撑架21与底盘装置1固定连接,送苗机构22和覆土压实机构23分别设于支撑架21相对的两侧,覆土压实机构23倾斜设置于支撑架21,送苗机构22包括送苗管221和驱动送苗管221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222,送苗管221为中空结构;投苗装置3,投苗装置3设于送苗管221的正上方,投苗装置3用于在翻土机构24翻土完成后将苗圃投入送苗管221中,第一气缸222的一端与投苗装置3连接,第一气缸222的另一端与送苗机构22连接。基于上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小车,在进行苗圃的种植时,在第一气缸222的驱动作用下,送苗管221向下移动,由于翻土机构24与送苗机构22连接,送苗管221的底端与土壤连接时,翻土机构24进行土壤的翻松,对土壤翻松完成后,投苗装置3将苗圃投入送苗管221中,接着第一气缸222带动送苗管221和翻土机构24往上移动,最后覆土压实机构23对苗圃周边的土壤进行压实,从而完成苗圃的种植,整个种植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进行,降低了劳动强度,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整个种植小车具有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和结构紧凑的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种植小车具有很好的推广性。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送苗管221对苗圃的输送,送苗管221设有进苗口4和出苗口5,出苗口5为斜角口。具体的,由于送苗管221为中空结构,从投苗装置3输送的树苗直接从进苗口4输送至出苗口5中,且出苗口5的截面形状为斜角口,从而便于送苗管221插入土壤中,便于送苗管221与土壤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为了提高送苗管221的强度和硬度,送苗管221为铝管或者不锈钢管,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装置;种苗压土装置,所述种苗压土装置包括支撑架、送苗机构、覆土压实机构和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的翻土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送苗机构和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两侧,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送苗机构包括送苗管和驱动所述送苗管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送苗管为中空结构;投苗装置,所述投苗装置设于所述送苗管的正上方,所述投苗装置用于在所述翻土机构翻土完成后将苗圃投入所述送苗管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投苗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装置;种苗压土装置,所述种苗压土装置包括支撑架、送苗机构、覆土压实机构和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的翻土机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送苗机构和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两侧,所述覆土压实机构倾斜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送苗机构包括送苗管和驱动所述送苗管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送苗管为中空结构;投苗装置,所述投苗装置设于所述送苗管的正上方,所述投苗装置用于在所述翻土机构翻土完成后将苗圃投入所述送苗管中,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所述投苗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送苗机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苗管设有进苗口和出苗口,所述出苗口为斜角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土机构包括翘板和驱动所述翘板翻转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缸筒倾斜固定于所述送苗管的顶部,所述翘板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翘板本体,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翘板本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翘板本体为自由端,且所述翘板本体位于所述送苗管的出苗口的下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压实结构包括压土板和驱动所述压土板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气缸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清伟李庆鸿谢顺成方紫琪李家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