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116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了菌棒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桑树枝、松针、海藻酸钠、柚子叶、米汤、玉米豆浆、花生壳、桃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菌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棒制作成本低,不含杂菌、虫害和病毒,且发菌速度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棒进行常规栽培,不仅提高了天麻的有效成分含量、抗旱抗病能力,还缩短了栽培周期。

A fungus rod for Gastrodia elata cultiv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Gastrodia elata, in particular to a fungus rod for cultiv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fungus r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poplar branch, mulberry branch, pine needle, sodium alginate, grapefruit leaf, rice soup, corn soybean milk, peanut shell and peach ston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fungus rod. The fungus rod of the invention has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does not contain fungi, insects. The bacterial rod of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content, drought resistanc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Gastrodia elata, but also shortens the cultiva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麻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子的兰科植物,野生天麻受认为乱猜乱挖的破坏性影响,资源已十分有限,不能吸收和制造营养,必须通过与蜜环菌共生才能生长发育,这使得菌材成为天麻栽培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如专利号CN201810054115.7公开了一种用于天麻栽培的菌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天麻栽培
,本专利技术菌棒采用竹子作为棒芯,在竹子外层分别裹上稻草、锯屑或/和植物生长剂,竹子内空,外层稻草有较多的空隙,均可有效保证蜜环菌氧通过量;稻草以及稻草外的锯屑和米浆糊能为蜜环菌的生长提供充足的糖原与营养物质,供菌丝和麻种生长。该专利技术利用废弃的木屑或枝条制成菌棒,保护了阔叶树木遭受无节制地砍伐,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环境;解决了天麻推广种植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天麻的种植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适用于天麻种植的推广和扩大,可形成现代化、产业化和规范化的种植规模以满足需求。又如专利号CN201510191984.0公开了一种提供的一种蜜环菌母种的培养基,本专利技术该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培养基培养蜜环菌菌种的方法,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棉花秸秆使用上述蜜环菌菌种制作菌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棉花秸秆装袋灭菌,然后取液体蜜环菌菌种4~6ml接种在棉花秸秆上,接种温度为20~22℃;接种后的棉花秸秆控制温度为20~25℃,含水率保持40-50%,生长时间为35~45天制成菌棒,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棉花秸秆制作的菌棒栽培天麻的方法,采用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保证四季温差大低海拔地区天麻生长的稳定,棉花秸秆制作的菌棒栽培天麻的方法,为大量的棉花秸秆找到了发挥其经济价值的出路,解决了焚烧棉花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现有技术对于有效成分的转化吸收率效果并不显著,使得有效成分流失、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2-38份、桑树枝25-37份、松针21-29份、海藻酸钠0.7-1.6份、柚子叶8-15份、米汤16-22份、玉米豆浆2-9份、花生壳13-29份、桃核17-31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4份、桑树枝31份、松针24份、海藻酸钠1.1份、柚子叶12份、米汤19份、玉米豆浆5份、花生壳21份、桃核23份。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7-10)的比例在温度为75-85℃条件下水煮1.5-2h。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4-5)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7-20)的比例,在温度为85-90℃条件下搅拌至过60-80目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电处理:将柚子叶、花生壳、桃核粉碎至过50-60目筛,将粉碎步骤所得物料置于容器内通电处理60-90s后,得混合料A备用;S2超声波处理:将玉米豆浆、米汤、海藻酸钠置于超声波反应容器中超声波处理20-30s,得混合料B备用;S3一次发酵处理:将混合料A、混合料B充分混合后,于温度为20-33℃条件下发酵3-5天,通电处理10-20s,得发酵物A;S4二次发酵处理:将杨树枝、桑树枝粉碎至过50-60目筛,备用;然后将发酵物A与粉碎的杨树枝、桑树枝、松针混合均匀,于温度为15-23℃条件下发酵2-7天,得菌棒。所述通电处理步骤中通电处理的电压为110-120V。所述超声波处理步骤中超声波频率为36-58KHz。所述一次发酵处理步骤中通电处理的电压为160-180V。所述菌棒长为10-30cm,直径为8-15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菌棒制作成本低,不含杂菌、虫害和病毒,且发菌速度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菌棒进行常规栽培,不仅提高了天麻的有效成分含量、抗旱抗病能力,还缩短了栽培周期;栽培7月左右即可进行采收,其转化率达到80.8%以上,天麻素含量达到1.5%以上、天麻多糖含量达到50.3%以上。本专利技术将柚子叶、花生壳、桃核、杨树枝、桑树枝粉碎至50-60目筛,有效保证了菌棒的孔隙率和通氧量,前述物质廉价易得,是微生物良好的营养物质和堆肥的理想原料,但是这种原料存在含有杂菌和营养利用率低的问题,一般需要经灭菌和有效成分提取处理,而本专利技术利用通电处理,一方面改善了杂菌的存在情况,另一方面改善了有效成分的物化活性。本专利技术将玉米豆浆、米汤、海藻酸钠进行超声处理,改善了蛋白质、多糖等有效成分的活性,同时改善了黏质成分的粘结性能、附壁性能以及空间结构。将超声处理后的产物与通电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发酵处理,一方面进一步浸出有效成分,另一方面抑制杂菌生长,并且利用超声处理物可以确保有效成分及酶不失活,并且利用米汤、玉米豆浆中改变待发酵物的营养状态,使得益生菌将腐败菌种吞并,进而使得益生菌种形成优势地位,协同增长;再加入杨树枝、桑树枝进行发酵,有助于蜜环菌的生长。本专利技术控制原料的粒度及海藻酸钠等空间结构的结合,有效控制了通氧量,调节了菌丝生长平衡,进而调节了天麻的生长平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2kg、桑树枝25kg、松针21kg、海藻酸钠0.7kg、柚子叶8kg、米汤16kg、玉米豆浆2kg、花生壳13kg、桃核17kg;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7的比例在温度为75℃条件下水煮1.5h;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7的比例,在温度为85℃条件下搅拌至过60目筛。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8kg、桑树枝37kg、松针29kg、海藻酸钠1.6kg、柚子叶15kg、米汤22kg、玉米豆浆9kg、花生壳29kg、桃核31kg;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10的比例在温度为85℃条件下水煮2h;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5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20的比例,在温度为90℃条件下搅拌至过80目筛。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5kg、桑树枝35kg、松针23kg、海藻酸钠1kg、柚子叶11kg、米汤17kg、玉米豆浆8kg、花生壳15kg、桃核30kg;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9的比例在温度为82℃条件下水煮1.5h;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4.8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8的比例,在温度为88℃条件下搅拌至过65目筛。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4kg、桑树枝31kg、松针24kg、海藻酸钠1.1kg、柚子叶12kg、米汤19kg、玉米豆浆5kg、花生壳21kg、桃核23kg;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8的比例在温度为80℃条件下水煮2h;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4.5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9的比例,在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2‑38份、桑树枝25‑37份、松针21‑29份、海藻酸钠0.7‑1.6份、柚子叶8‑15份、米汤16‑22份、玉米豆浆2‑9份、花生壳13‑29份、桃核17‑3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麻栽培用菌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2-38份、桑树枝25-37份、松针21-29份、海藻酸钠0.7-1.6份、柚子叶8-15份、米汤16-22份、玉米豆浆2-9份、花生壳13-29份、桃核17-3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栽培用菌棒,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物料:杨树枝34份、桑树枝31份、松针24份、海藻酸钠1.1份、柚子叶12份、米汤19份、玉米豆浆5份、花生壳21份、桃核23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栽培用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是将大米、水按照固液比为1:(7-10)的比例在温度为75-85℃条件下水煮1.5-2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栽培用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豆浆是将玉米、黄豆按重量比为1:(4-5)的比例混合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7-20)的比例,在温度为85-90℃条件下搅拌至过60-80目筛。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栽培用菌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电处理:将柚子叶、花生壳、桃核粉碎至过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祥江志森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黎平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