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闭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1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性闭锁组件包括一个活动地装在第一物件,如门上的闭锁部件,以及一个装在一个相对的第二物件,如门框上的保持器。闭锁部件包括一个锁臂,一个形成于锁臂末端上的钩子,和一个装在钩子内的磁铁。保持器包括一个带有空腔的壳体和一个第二磁铁。空腔包括一个第一水平通道和一个与该水平通道联通的第二纵向通道。第二磁铁的磁极与第一磁铁的磁极相反。当第一和第二物件朝彼此相对移动时,锁臂就移入空腔的第一通道内。当锁头完全容于第一通道内时,两块磁铁就会有效地连接以使得闭锁部件从水平通道移到纵向通道并将闭锁部件或锁头与用作保持器的壳体的一端闭锁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锁定装置,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磁性闭锁组件,用以选择性地锁定和开启门、盖子或其他类似关闭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经推出和实施了多种用于将门、容器盖以及橱柜紧闭在关闭状态的磁性闭锁。例如,美国专利号267311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盲板型橱柜门上的磁性门后夹。此磁性门后夹包括一个紧固至门的内表面上的的透磁性金属或电枢板,和一个可转动的安装在相对门的门侧柱上的磁铁单元。此磁铁单元带有一其内装入一磁铁的细长框架。当门处于开启位置时,磁铁单元吊在一个直的斜面上,而壳体的底端从门侧柱的前面向内布置。当门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电枢板与磁铁之间的磁引力就使得整个磁铁单元转动至一个基本上竖直的位置。在此位置,电枢板和磁铁相互吸引以将门保持在闭合的位置。开门时,将门向里推到电枢板开始与门侧柱接触,从而使得磁铁与电枢板脱离。在磁铁单元内布置有一弹簧,并且当电枢板处于与门侧柱接触的状态时,该弹簧适于被向后偏转或压缩。当门上的压力突然释放时,弹簧就会将门朝着开启的位置推进。美国专利号5035451公开了一种磁性闭锁,包括一个可转动的安装在门上的锁臂,其一端具有一钩子,另一端具有一个弹簧支架。一块扁平磁铁和一个钩形保持器安装在橱柜上。在诸如地震的突发事件中,锁臂就会向上转动着移动并被吸引到磁铁上。如果门进一步朝外移动,会使锁臂与保持器闭锁啮合以阻止橱柜内的东西滑动。许多传统的闭锁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具有多种活动部件。专利技术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闭锁组件,该组件的结构简单,而且能平稳有效地锁定两个可相对移动的活动物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性闭锁组件,其包括一第一闭锁机构和一第二闭锁机构,该第二闭锁机构与第一闭锁机构有效连接,以便选择性地锁定和开启两个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第二活动物件,例如门与门框的组合以及容器与闭合盖的组合。第一闭锁机构安装在第一物件内,第二闭锁机构以保持器的形式安装在第二物件内。第一闭锁机构包括一个活动地安装在第一物件上的闭锁部件和一个安装在闭锁部件内的第一磁铁。保持器具有一个其内限定有一空腔的壳体,以便当第一和第二物件朝彼此移动时容纳至少部分闭锁部件。此空腔具有一个第一通道和一个基本上沿第一通道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一个第二磁铁安装在壳体内并且其磁极与第一磁铁的磁极相反。当第一和第二物件朝彼此移动时,闭锁部件被移入空腔的第一通道内。之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有效地连接以使得闭锁部件从第一通道移到第二通道。当闭锁部件到达第二通道时,第一和第二磁铁间的引力方便地推动闭锁部件与作为钩子或保持器的壳体的一端闭锁啮合。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闭锁部件包括一个末端形成一钩子的细长锁臂,第一磁铁就安装在钩子上。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壳体具有一个与空腔联通的通孔,因此闭锁部件可通过此通孔进入。当第一和第二物件被固定在锁定位置时,以足够的力气将闭锁部件手动压下以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脱离。结果,闭锁部件朝空腔的第一通道移动以使闭锁部件从空腔或壳体内移走。作为备选实施方案,通过通孔可插入非连续释放件。当第一和第二物件被固定在锁定位置时释放件可以与闭锁部件接合。用足够的力气将释放件手动下推以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脱离。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壳体具有一个与空腔联通的开孔。一个释放件插入此开孔内,第二磁铁安装在此释放件内,当两物件被固定在锁定位置时,释放件的一端伸出壳体而释放件的另一端基本上与空腔齐平。当将释放件沿远离空腔的方向拉动时,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脱离。结果,闭锁从第二通道移向空腔的第一通道,从而使得闭锁部件从壳体移开。附图简要说明下面,通过对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磁性闭锁组件的透视图,其中门处于开启或开锁状态;图2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但是门处于闭合或锁定状态;图3是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其中闭锁部件容纳在门内;图4是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其中闭锁部件被转动着移出门外;图5是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其中当门朝门框方向移动时闭锁部件部分地插入保持器中;图6是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其中闭锁部件完全与保持器接合而锁定门;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磁性闭锁细件的透视图,其中,门处于闭合或锁定状态;图8是与图7类似的视图,但是门处于开启或开锁状态;图9是图7所示磁性闭锁组件的截面图;图10是图8所示磁性闭锁细件的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磁性闭锁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容器盖处于开锁状态;图12是与图11类似的视图,但是容器盖处于锁定状态;图13是图11所示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图14是图12所示磁性闭锁组件放大比例的截面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中的磁性闭锁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公文包处于开启或开锁状态;图16是与图15类似的视图,但是公文包处于闭合或锁定状态;图17是图15所示磁性闭锁组件的截面图;以及图18是图16所示磁性闭锁组件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或者功能类似的部件。首先参见图1和2,门10的一个侧边(未示出)与门侧柱或门框12铰接以围绕纵轴摆动。门10设有一总体按附图标记14设计的第一闭锁机构。第一闭锁机构14包括一个限定于门10内表面的左上角内的细长竖向槽16和一个当门10处于如图3所示的开启或开锁位置时包含在竖向槽16内的活动闭锁部件18。参见图3至6,闭锁部件18具有一细长锁臂20,一时从锁臂20近端的相对面向外延伸的横向枢销22(在图3至6中仅示出一个),和一个形成在锁臂20末端的大体呈直角的钩子24。一块矩形磁铁26嵌在钩子24内并具有例如一个北极。磁铁26的外端大体与钩子24的外端齐平或者稍微朝外延伸。如图所示,钩子24具有锥形的外边。一个水平导槽28限定于门10内、位于槽16之后并与槽16联通。正如图5所示,当锁臂20处于水平方向时,锁臂20的近端容纳于水平导槽28内。同时,一对纵向导槽30(在图3至6中仅示出一个)限定于门10内并位于槽16的相对面上。再参见图1和2,门框12上装有一保持器34形式的第二闭锁机构32。保持器34包括通过任何一种诸如螺栓和粘结剂(未示出)之类的固定装置固定在门框12上的基本为矩形的壳体36。具体而言,壳体36包括一个竖向前壁36a(参看图3至6),一个水平顶壁和底壁36b、36c,一个固定安装在门框12内表面上的竖向内壁(未示出),以及一个外壁36d和一个后壁36e。如图所示,壳体36的外壁36d和后壁36e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弯曲的拐角。在壳体36的前壁36a内限定有一个矩形前开孔或开口38以容纳闭锁部件18。为了便于闭锁部件18插入壳体36内,开口38具有一个锥形外边。如图3至6所示,壳体36具有一个L形空腔40与开口38联通。空腔40具有一个第一水平通道40a和一个与水平通道40a相连并且基本上沿第一水平通道40a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竖向通道40b。一块矩形磁铁42水平地嵌在壳体36内并朝空腔40开口。磁铁42具有例如一个南极。为了使闭锁部件18的钩子24通过并进入空腔40内,水平通道40a的横断面略大于闭锁部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选择性地锁闭和开锁第一和第二相对活动物件的磁性闭锁组件,所述磁性闭锁组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一物件内的第一闭锁机构;和置于所述第二物件内并与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可操作地连接的第二闭锁机构,所述第一闭锁机构包括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物件上的闭锁部件,和一个置于所述闭锁部件内并有第一磁极的第一磁铁,所述第二闭锁机构包括一个置于第二物件内并具有一个保持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个用来接纳至少部分所述闭锁部件的空腔,所述空腔具有一个第一通道和一个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通道,该第二闭锁机构还包括一个带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的所述第一磁极的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的第二磁铁,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物件朝彼此相对运动时,所述闭锁部件移进所述空腔的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可操作地连接以使得所述闭锁部件从所述第一通道移到所述第二通道,并推动所述闭锁部件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保持端闭锁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正敏根岸亨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和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