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骶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40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骶骨引流装置,是由仰卧垫、数个伸缩扣、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组成,使用时,根据患者身形和手术位置将伸缩扣调整至合适长度,使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与仰卧垫的距离适中,然后将填充垫从凹槽上取出,之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将外露的引流管放入适当的引流槽内并用卡扣将其固定,随后将患者移动平躺至仰卧垫上并且手术部位应在凹槽的中心位置上,患者也可根据术后情况翻身侧卧在第一侧卧垫或第二侧卧垫上,由于患者患病情况和恢复情况不同,需在医护人员或者是家人的协助下使用,伸缩扣可伸缩,填充垫可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轻患者痛苦,有利患者恢复,同时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

A Sacral Drain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cral drainage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upine cushion, several telescopic buckles, a first lateral cushion and a second lateral cushion. When used, the telescopic buckle is adjusted to an appropriate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body shape and operation position, so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lateral cushion and the second lateral cushion is moderate, and then the filling cushion is removed from the groove and assisted by medical staff. Put the exposed drainage tube into the proper drainage trough and fix it with clip, then move the patient to lie flat on the supine cushion and the operative position should be in the center of the groove. The patient can also turn over and lie on the first or second side cushion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Because the patient's illness and recovery are different, it needs to be assisted by the medical staff or family members. The expansion buckle can be retracted and the filling pad can be disassembl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lleviating the pain of patients, advantageous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reducing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骶骨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骶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骶骨,人体五块骶椎合成的一块骨,是组成骨盆的骨,骨盆是躯干与自由下肢之间的骨性成分,起着重量传导以及支持、保护盆内脏器的左右等重要作用。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原被视为手术禁区的骶骨部位也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需在骶骨部位插入引流管将积液等排出,由于骶骨位置特殊并插有引流管,患者躺下之后会压到患病处,导致病情加重,使患者更加难受,无法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在骶骨术后恢复中,由于骶骨位置特殊并插有引流管,患者躺下之后会压到患病处,导致病情加重,使患者更加难受,无法达到最佳的恢复效果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骶骨引流装置。一种骶骨引流装置,是由仰卧垫、数个伸缩扣、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组成,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分别通过数个伸缩扣设置在仰卧垫两侧;仰卧垫具有引流槽、数个卡扣、凹槽和填充垫,引流槽和凹槽分别设置在仰卧垫上,数个卡扣分别设置在引流槽内,填充垫设置在凹槽上;伸缩扣具有第一伸缩扣、第二伸缩扣、第三伸缩口和第四伸缩口,第一伸缩扣与第二伸缩扣共同设置在仰卧垫和第一侧卧垫上,第三伸缩口和第四伸缩口共同设置在仰卧垫和第二侧卧垫上;所述仰卧垫、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为柔软弹性材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时,根据患者身形和手术位置将伸缩扣调整至合适长度,使第一侧卧垫和第二侧卧垫与仰卧垫的距离适中,然后将填充垫从凹槽上取出,之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将外露的引流管放入适当的引流槽内并用卡扣将其固定,随后将患者移动平躺至仰卧垫上并且手术部位应在凹槽的中心位置上,患者也可根据术后情况翻身侧卧在第一侧卧垫或第二侧卧垫上,由于患者患病情况和恢复情况不同,需在医护人员或者是家人的协助下使用,伸缩扣可伸缩,填充垫可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可以变换躺卧姿势,引流管不会受到压迫,减轻痛苦,保证患处周围环境清洁,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同时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骶骨引流装置,是由仰卧垫1、数个伸缩扣2、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组成,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分别通过数个伸缩扣2设置在仰卧垫1两侧;仰卧垫1具有引流槽11、数个卡扣12、凹槽13和填充垫14,引流槽11和凹槽13分别设置在仰卧垫1上,数个卡扣12分别设置在引流槽11内,填充垫14设置在凹槽13上;伸缩扣2具有第一伸缩扣21、第二伸缩扣22、第三伸缩口23和第四伸缩口24,第一伸缩扣21与第二伸缩扣22共同设置在仰卧垫1和第一侧卧垫3上,第三伸缩口23和第四伸缩口24共同设置在仰卧垫1和第二侧卧垫4上;所述仰卧垫1、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为柔软弹性材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根据患者身形和手术位置将伸缩扣2调整至合适长度,使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与仰卧垫1的距离适中,然后将填充垫14从凹槽13上取出,之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将外露的引流管放入适当的引流槽11内并用卡扣12将其固定,随后将患者移动平躺至仰卧垫1上并且手术部位应在凹槽13的中心位置上,患者也可根据术后情况翻身侧卧在第一侧卧垫3或第二侧卧垫4上,由于患者患病情况和恢复情况不同,需在医护人员或者是家人的协助下使用,伸缩扣2可伸缩,填充垫14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骶骨引流装置,特征在于:是由仰卧垫(1)、数个伸缩扣(2)、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组成,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分别通过数个伸缩扣(2)设置在仰卧垫(1)两侧;仰卧垫(1)具有引流槽(11)、数个卡扣(12)、凹槽(13)和填充垫(14),引流槽(11)和凹槽(13)分别设置在仰卧垫(1)上,数个卡扣(12)分别设置在引流槽(11)内,填充垫(14)设置在凹槽(13)上;伸缩扣(2)具有第一伸缩扣(21)、第二伸缩扣(22)、第三伸缩口(23)和第四伸缩口(24),第一伸缩扣(21)与第二伸缩扣(22)共同设置在仰卧垫(1)和第一侧卧垫(3)上,第三伸缩口(23)和第四伸缩口(24)共同设置在仰卧垫(1)和第二侧卧垫(4)上;所述仰卧垫(1)、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为柔软弹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骶骨引流装置,特征在于:是由仰卧垫(1)、数个伸缩扣(2)、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组成,第一侧卧垫(3)和第二侧卧垫(4)分别通过数个伸缩扣(2)设置在仰卧垫(1)两侧;仰卧垫(1)具有引流槽(11)、数个卡扣(12)、凹槽(13)和填充垫(14),引流槽(11)和凹槽(13)分别设置在仰卧垫(1)上,数个卡扣(12)分别设置在引流槽(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桥郭新荣程远娟程兆华于丽宋玉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