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37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包括,底架,包括顶端开口的盆体和连接在盆体两侧带有平衡轮的平衡杆;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伸缩杆、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护膝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扶手架;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架的盆体前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人起身站立、转移,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老年人、残障人的生活质量;扶手架可作为床尾护栏和扶手使用,功能多样;底架不仅可作为转移使用者时的支撑,还可以作为洗脚盆使用。

A Multifunctional Living Transfer Assista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living transfer auxiliar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 pelvic body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and a balance rod connected with a balance wheel on both sides of the pelvic body; a support frame, including a vertical support rod, a horizontal expansion ro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a knee guard plate horizontally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upport rod, and a support ro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basin body of the bottom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ssist people with mobility inconvenience to stand up and transfer,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nursing staff,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disabled; the armrest can be used as a bed-tail guardrail and an armrest with various functions; the chassis can be used not only as a support when transferring users, but also as a foot wash ba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行动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居民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子女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又越来越快,导致了很多老年人无人照料。由于老年人腿脚不太方便,起身站立和转移都需要人帮助,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帮助转移老年人的辅助工具,给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提供转移时的支撑,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人起身站立、转移,同时可作为床头护栏和洗脚盆,功能多样,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老年人、残障人的生活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包括,底架,包括顶端开口的盆体和连接在盆体两侧带有平衡轮的平衡杆;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伸缩杆、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护膝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扶手架;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架的盆体前端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盆体内部底面上对称形成有两个下陷的脚型腔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盆体底部设置有脚轮,个数为4个,对称设置在盆体底部,分为前后两排,每排两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衡杆由两根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组成,所述的横杆与盆体表面垂直,所述的平衡轮设置在上述连杆两端的底面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伸缩杆两端设置有夹紧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夹紧机构为卡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护膝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支撑杆上且其在支撑杆上的高度位置可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膝板朝向底架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与人腿膝盖处贴合的弧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弧面上设置有海绵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扶手架以支撑杆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栅栏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架的盆体前端竖直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杆直径的通孔,支撑杆设置在上述通孔内靠近盆体中心的一侧,支撑杆旁设置有可旋转的弹簧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杆与底架之间能形成10°-15°的夹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护膝板上设置有安全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架由木材制成。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1)作为床尾护栏的使用方法: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支撑杆与床尾贴合,使底架位于床下,拉出伸缩杆两端的夹紧机构夹住床尾两侧床腿将装置固定在床上,装置顶部的扶手架在此时作为床尾的护栏使用;(2)作为转移工具的使用方法:松开伸缩杆端部的夹紧机构,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从床底拉出,使用者呈坐姿,将使用者的双脚放入盆体内的脚型腔体内,调节护膝板的高度至使用者的双膝处,利用安全带将使用者的腿部固定在护膝板上,使用者抓住扶手架站起,护理人员拉动扶手架使其前倾合适的角度后可实现使用者的转移;(3)作为脚盆的使用方法:松开伸缩杆端部的夹紧机构,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从床底拉出,使用者呈坐姿,将使用者的双脚放入盆体内的脚型腔体内,在盆体内倒入温水为使用者洗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人起身站立、转移,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老年人、残障人的生活质量;(2)本技术的扶手架可作为床尾护栏和扶手使用,功能多样;(3)本技术盆体不仅可作为转移使用者时的支撑,还可以作为洗脚盆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夹紧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4为支撑杆与底架之间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盆体;2、平衡杆;3、平衡轮;4、伸缩杆;5、夹紧机构;6、支撑杆;7、护膝板;8、扶手架;9、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底架和支撑架,底架为水平设置,主体为一木制的顶端开口的盆体1,盆体1内部底面上对称形成有两个下陷的脚型腔体,在盆体1的底面设置有方便装置移动的脚轮9,个数为4个,对称设置在盆体底部,分为前后两排,每排两个;该盆体1不仅可作为转移使用者时的支撑,还可以作为洗脚盆使用。连接在盆体1两侧的平衡杆2由两根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组成,平衡轮3设置在上述连杆两端的底面上,用于维持整个装置的平衡。支撑杆6底端与底架的盆体1前端连接,底架的盆体1前端竖直设置有直径大于支撑杆6直径的通孔,支撑杆6设置在上述通孔内靠近盆体1中心的一侧,支撑杆6旁设置有可旋转的弹簧杆,支撑杆6呈竖直状态时,依靠上述弹簧杆挡住支撑柱防止其前倾;使用时旋开弹簧杆,使得支撑杆6与盆体1之间形成15°的夹角,方便护理人员拉动装置;在支撑杆6底部并与支撑杆6垂直对称设置有两根伸缩杆4,该伸缩杆4的外端设置有夹紧机构5,该夹紧机构5为外端设置有螺栓的卡箍,用于将装置固定在床腿上。在支撑杆6中部设置有高度可调的护膝板7,其上设置有安全带,护膝板7朝向底架方向一侧的表面形成有与人腿膝盖处贴合的弧面,弧面上设置有海绵层,用于给使用者的腿部提供支撑与保护。在支撑杆6顶端水平设置有扶手架8,扶手架8以支撑杆6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的栅栏状,扶手架可作为床尾护栏和扶手使用,功能多样。以下对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1)作为床尾护栏的使用方法: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的支撑杆6与床边贴合,使底架位于床下,拉出两边的伸缩杆4后利用其端部的夹紧机构5(卡箍)夹住床尾两侧床腿,装置顶部的扶手架8在此时作为床尾的护栏使用;(2)作为转移工具的使用方法:松开伸缩杆端部的夹紧机构5(卡箍)的螺栓,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从床底拉出,使用者呈坐姿,将使用者的双脚放入盆体1内的脚型腔体内,调节护膝板7的高度至使用者的双膝处,利用安全带将使用者的腿部固定在护膝板7上,使用者抓住扶手架8站起,护理人员拉动扶手架8使其前倾合适的角度后可实现使用者的转移;(3)作为脚盆的使用方法:松开伸缩杆端部的夹紧机构5(卡箍)的螺栓,将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从床底拉出,使用者呈坐姿,将使用者的双脚放入盆体1内的脚型腔体内,在盆体1内倒入温水为使用者洗脚。本技术能够辅助行动不便的人起身站立、转移,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老年人、残障人的生活质量。以上对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包括顶端开口的盆体和连接在盆体两侧带有平衡轮的平衡杆;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伸缩杆、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护膝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扶手架;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架的盆体前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包括顶端开口的盆体和连接在盆体两侧带有平衡轮的平衡杆;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伸缩杆、横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中部的护膝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扶手架;所述支撑杆底端与底架的盆体前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内部底面上对称形成有两个下陷的脚型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底部设置有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起居转移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杆由两根平行的横杆和连接其两端的连杆组成,所述的横杆与盆体表面垂直,所述的平衡轮设置在上述连杆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李明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