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雨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37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雨棚,包括电机、控制键、传动模块和遮挡模块,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链条和两个滚轮,所述链条、两个滚轮和电机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遮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且所述遮挡棚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处。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遮挡时,通过传动模块与电机的相互作用,带动不同遮挡棚的展开,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n Intelligent Canop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anopy,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a control key, a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a shielding module.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comprises a chain and two rollers. The side of the chain, two rollers and the motor is in a right triangle shape. The shielding modul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shiel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hield are located at two sharp angles of the right triangle. When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shiel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and the motor drives the expansion of different shielding shed, thereby realiz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雨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雨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雨棚。
技术介绍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随处可见。但是,现在市面上存在的雨棚主要为固定的单一结构,且存在以下问题:(1)功能单一只能遮阳、遮雨,透光、透风效果差;(2)不方便清理垃圾,需要人工爬到雨棚顶部清理落叶、灰尘等垃圾;(3)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雨棚上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因此,设计一款多功能雨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雨棚,在传动模块与电机的相互作用下,带动不同遮挡棚的展开,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电机、控制键、传动模块和遮挡模块,所述控制键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关,所述传动模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遮挡模块移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链条和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遮挡模块的两端,且所述链条在所述两个滚轮之间转动,所述链条、两个滚轮和电机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遮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且所述遮挡棚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处。优选的,所述遮挡棚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遮挡棚、第二遮挡棚、第三遮挡棚和第四遮挡棚,且所述第一遮挡棚与所述第二遮挡棚之间连接,所述第二遮挡棚和所述第三遮挡棚之间连接,所述第三遮挡棚和所述第四遮挡棚之间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遮挡棚为静音雨棚,所述第二遮挡棚为透气雨棚,所述第三遮挡棚为透光雨棚,所述第四遮挡棚为挡雨棚。优选的,所述静音雨棚的表面设有凸台,所述透气雨棚上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凸台呈圆锥状,所述通孔为纵向的条状长孔。优选的,所述透光雨棚采用的是透明材料,所述挡雨棚采用的是不透水不透光的材料。优选的,所述遮挡模块的一端设有收集输送模块。优选的,所述收集输送模块的一侧设有弹性刮板。优选的,所述遮挡模块的上方设有喷头。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智能雨棚包括电机、控制键、传动模块和遮挡模块,所述传动模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遮挡模块移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链条和两个滚轮,所述链条、两个滚轮和电机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遮挡时,通过传动模块与电机的相互作用,带动遮挡棚展开,从而实现遮挡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2、本智能雨棚的遮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具体包括第一遮挡棚为静音雨棚,第二遮挡棚为透气雨棚,第三遮挡棚为透光雨棚,第四遮挡棚为挡雨棚;展开不同的遮挡棚,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智能雨棚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遮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静音雨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透气雨棚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透光雨棚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智能雨棚的侧视图。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1、电机;2、传动模块;21、链条;22、滚轮;3、遮挡模块;31、静音雨棚;32、透气雨棚;33、透光雨棚;34、挡雨棚;4、凸台;5、通孔;6、收集输送模块;7、弹性刮板;8、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智能雨棚,包括电机1、控制键、传动模块2和遮挡模块3,控制键控制电机1的开关,传动模块2在电机1的作用下带动遮挡模块3移动。通过传动模块2与电机1的相互作用,带动遮挡模块3的展开,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体的,传动模块2包括链条21和两个滚轮22,两个滚轮22分别位于遮挡模块3的两端,且链条21在两个滚轮22之间转动,链条21、两个滚轮22和电机1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并且,遮挡棚的两端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处。采用该种设计,可以提高智能雨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电机1优选为正反转电机,当电机1工作时,链条21运转,滚轮22在链条21的作用下带动遮挡模块3移动。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遮挡棚的数量优选为四个,分别是第一遮挡棚、第二遮挡棚、第三遮挡棚和第四遮挡棚,且第一遮挡棚与第二遮挡棚之间连接,第二遮挡棚和第三遮挡棚之间连接,第三遮挡棚和第四遮挡棚之间连接。电机1在控制键的作用下,启动或者停止运行,根据人们的需要,将所需功能的遮挡棚展开在屋檐处,不需要使用的遮挡棚则类似卷帘状放置。其中,第一遮挡棚为静音雨棚31,第二遮挡棚为透气雨棚32,第三遮挡棚为透光雨棚33,第四遮挡棚为挡雨棚34。根据实际需要,遮挡棚的数量可以增加或者减少。比如,当人们觉得雨滴声音太大,可以通过控制键控制电机1的启停,将静音雨棚31展开在屋檐处;当人们觉得天气闷热,可以通过控制键控制电机1的启停,将透气雨棚32展开在屋檐处;当人们觉得日光暗淡,可以通过控制键控制电机1的启停,将透光雨棚33展开在屋檐处;当人们觉得雨水太大,可以通过控制键控制电机1的启停,将挡雨棚34展开在屋檐处。如图3所示,静音雨棚31的表面设有凸台4,凸台4呈圆锥状,可把落在其上的雨滴打散并消除声音。如图4所示,透气雨棚32上设有通孔5,通孔5为纵向的条状长孔。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通孔5设计为网状、圆形孔等其它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透光雨棚33采用的是透明材料,请参考图5,挡雨棚34采用的是不透水不透光的材料。此外,遮挡模块3的一端设有收集输送模块6,可以把雨水、灰尘、垃圾等杂物通过收集输送模块6统一收集排走。如图6所示,在收集输送模块6的一侧设有弹性刮板7,可以在遮挡棚旋转时把遮挡棚表面的灰尘、垃圾等杂物刮走。为了便于人们在无雨季节洒水降温及洒水清洁,在遮挡模块3的上方还可以设置喷头8。上述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键、传动模块和遮挡模块,所述控制键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关,所述传动模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遮挡模块移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链条和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遮挡模块的两端,且所述链条在所述两个滚轮之间转动,所述链条、两个滚轮和电机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遮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且所述遮挡棚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键、传动模块和遮挡模块,所述控制键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关,所述传动模块在所述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遮挡模块移动;所述传动模块包括链条和两个滚轮,所述两个滚轮分别位于所述遮挡模块的两端,且所述链条在所述两个滚轮之间转动,所述链条、两个滚轮和电机围成的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遮挡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遮挡棚,且所述遮挡棚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棚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遮挡棚、第二遮挡棚、第三遮挡棚和第四遮挡棚,且所述第一遮挡棚与所述第二遮挡棚之间连接,所述第二遮挡棚和所述第三遮挡棚之间连接,所述第三遮挡棚和所述第四遮挡棚之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明卢伟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