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293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侧板,侧板的前端面安装有上筋板,上筋板的一侧设置有通孔,上筋板的下方安装有长坡,长坡的一侧安装有线槽,线槽的一侧安装有短坡,短坡的内部设置有雨水孔,长坡的下方安装有下筋板,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凹槽,侧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注浆口,侧板的后端面安装有墙体,墙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有两个凹槽,注浆口的下方安装有主流管,主流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第一支管在第二支管的下方,第二支管与墙体通过凹槽连接,第一支管与墙体通过凹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雨天雨水向两侧汇集,不影响人们进入雨塔的内部,雨塔与墙体的连接处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本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
,具体是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现代房屋建造伴水平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很大提升,混凝土预制件的出现代替了传统的堆砌建造方式,混凝土预制件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建筑的种类有很多种,在很多商场建筑、住宅区建筑等都会安装雨塔来作为出入口的挡雨物体,其中雨塔的种类也有很多种,有玻璃制作,钢材制作,混凝土制作等。但是,现有的建筑中的混凝土雨塔,很多是利用人工堆砌的方式建造的,耗费人力,耗时长,建造成本高,稳定性不强;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建筑中的混凝土雨塔,很多是利用人工堆砌的方式建造的,耗费人力,耗时长,建造成本高,稳定性不强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的前端面安装有上筋板(6),所述上筋板(6)的一侧设置有通孔(7),所述上筋板(6)的下方安装有长坡(3),所述长坡(3)的一侧安装有线槽(2),所述线槽(2)的一侧安装有短坡(1),所述短坡(1)的内部设置有雨水孔(4),所述长坡(3)的下方安装有下筋板(10),所述侧板(5)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凹槽(9),所述侧板(5)的上端面安装有注浆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的前端面安装有上筋板(6),所述上筋板(6)的一侧设置有通孔(7),所述上筋板(6)的下方安装有长坡(3),所述长坡(3)的一侧安装有线槽(2),所述线槽(2)的一侧安装有短坡(1),所述短坡(1)的内部设置有雨水孔(4),所述长坡(3)的下方安装有下筋板(10),所述侧板(5)的内部设置有圆形凹槽(9),所述侧板(5)的上端面安装有注浆口(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塔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的后端面安装有墙体(15),所述墙体(15)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7),有两个凹槽(17),所述注浆口(8)的下方安装有主流管(13),所述主流管(1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管(12)和第一支管(11),所述第一支管(11)在第二支管(12)的下方,所述第二支管(12)与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缪嘉骥柳钊戴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健建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