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两个锥轴的非打结型缝合锚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052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将组织固定到骨的方法和系统。外科系统可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远侧锥轴;与所述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远侧锥轴移动的近侧锥轴;缝合锚;以及在所述缝合锚远侧的扩张器特征。所述远侧锥轴和所述近侧锥轴能够被接纳在所述驱动器的内腔的至少一部分中。在其中所述远侧锥轴被驱动到骨中的所述系统的骨形成构型中,所述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所述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所述近侧锥轴可诸如通过触动联接到其的锥柄部相对于所述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以移动处于缝合锚插入构型中的所述系统。

Non-knotted suture anchorage using two conical ax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xing tissue to bone. The surgical system may include: a driver having a proximal handle and a drive shaft extending therefrom; a distal cone axis; a proximal cone axis separated from the distal cone axis and capable of moving relative to the distal cone axis; a suture anchor; and an expander characteristic at the distal side of the suture anchor. The far cone axis and the near cone axis can be accommodated in at least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river. In the bone format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system in which the distal cone axis is driven into the bone, the distal end of the proximal cone axis is adjacent to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distal cone axis. The proximal taper axis may move the system in the suture anchor insertion configuration, such as by touching the taper handle part connected to the proximal taper axis relative to the distal taper ax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使用两个锥轴的非打结型缝合锚固
本公开整体涉及用于将组织紧固到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身体内的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与其相关联的骨的撕裂或完全或部分分离为常见的损伤。这种损伤可起因于强加于这些组织上的过度应力。以举例的方式,组织撕裂或分离可因意外事件(例如工作相关活动期间或运动事件过程中的跌倒、过度用力)而出现。在从骨撕裂或部分或完全分离软组织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手术来将软组织(或移植组织)重新附接至骨。已使用多种装置将软组织固定至骨。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螺钉、大头钉、钉、缝合锚和单独的缝合线。在使用缝合锚的软组织修复或重新附接手术中,在骨中期望的固定或组织重新附接点处钻出锚定件接纳孔,并且使用适当的安装工具将缝合锚部署到孔中。联接到缝合锚并穿过或围绕软组织的缝合线因此被有效地锁定到骨,从而将软组织固定到骨。在缝合锚固手术期间,将缝合锚部署到锚定件接纳孔中可具有挑战性。此外,用于将锚定件插入骨中的现有缝合锚和插入件装置可能具有使其使用复杂化以及/或者施加某些不期望的限制的某些缺点。此外,由于固有的空间限制,需要将缝合线打成结的手术可能是耗时且麻烦的,这可能使手术复杂化。因此,需要用于将组织附接至骨的改善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外科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外科系统包括:驱动器,该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该近侧锥轴与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以及缝合锚。驱动器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并且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可能够被接纳在驱动器的内腔中,使得远侧锥轴的一部分从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近侧锥轴设置在远侧锥轴的近侧。缝合锚可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该内腔可移除地接纳远侧锥轴,其中驱动器轴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缝合锚。该系统可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驱动器轴可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侧壁并且与纵向延伸穿过远侧锥轴侧壁的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连通的缝合线保持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可以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至少一根缝合线,使得穿过其接纳的缝合线朝近侧延伸穿过缝合锚并穿过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近侧锥轴可为实心细长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系统还可包括缝合线固持特征,该缝合线固持特征联接到在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远侧端部近侧的驱动器轴的外壁。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固持特征可围绕驱动器轴的外壁至少部分地径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其中该系统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在其中该系统用于将缝合锚驱动到孔中的构型中,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可与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间隔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具有配合特征,该配合特征具有的直径大于远侧锥轴的从配合特征延伸的部分的直径。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可邻接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使得在其中系统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防止驱动器轴被相对于远侧锥轴朝远侧驱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近侧锥轴可具有联接到其近侧部分的锥柄部,该锥柄部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远离远侧锥轴朝近侧回缩。锥柄部可以多种方式变化。例如,锥柄部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驱动器的近侧柄部内,并且锥柄部和驱动器的近侧柄部能够独立地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锥柄部可具有触发器特征,该触发器特征被构造成被触动以致使近侧锥轴远离远侧锥轴朝近侧回缩。驱动器可具有多种构型。例如,驱动器的远侧驱动特征可具有六边形横截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科系统可包括在缝合锚远侧的扩张器特征。扩张器特征可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其使得远侧锥轴的远侧尖端的至少一部分从扩张器特征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的远侧锥轴的远侧部分。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进行外科修复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将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推进到骨中以形成骨孔,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邻接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使得近侧锥轴向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施加载荷。该方法还包括在已经形成骨孔之后,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使得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与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间隔开。在近侧锥轴处于回缩构型时,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具有联接到其的缝合线的缝合锚朝远侧驱动到骨孔中,并由此将缝合线固定在骨孔的内壁和缝合锚的外表面之间。该方法可具有许多变型。例如,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可包括触动联接到近侧锥轴的近侧部分的柄部。又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远侧锥轴可延伸穿过可植入的扩张器特征,穿过定位在扩张器特征近侧的缝合锚,并且穿过驱动器轴的一部分,其中将缝合锚朝远侧驱动到骨孔中包括将缝合锚朝远侧向扩张器特征驱动。再如,方法可包括在缝合线的末端部分上施加张力,同时使近侧锥轴移动到回缩构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缝合线的末端部分可穿过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穿过缝合锚的内腔,并且穿过驱动器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至少一部分,末端部分从驱动器轴延伸。附图说明通过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可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外科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2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锥轴的透视图;图3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近侧锥轴的透视图;图4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侧剖视图,示出了处于骨孔形成构型的外科系统;图5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处于骨孔形成构型的外科系统;图6A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缝合锚插入构型的外科系统;图6B为图6A的外科系统的侧剖视图;图7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的驱动器轴的透视图;图8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图;图9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远侧部分的透视的局部剖视图,同样示出了缝合锚的剖视图;图10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透视图,该近侧柄部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锥柄部;图11为图10的近侧柄部的分解透视图;图12A为图1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联接到其的缝合线和靠近骨的外科系统;图12B例示了图12A的外科系统,示出了在骨中开孔的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图12C例示了图12B的外科系统,示出了被朝远侧驱动到骨中的远侧锥轴的远侧端部;图12D例示了图12C的外科系统,示出了靠近骨的缝合锚、被触动以使近侧锥轴朝近侧回缩的锥柄部,并示出了旋转驱动器的近侧柄部;图12E例示了图12D的外科系统,示出了被驱动到骨中的缝合锚以及经固定和修剪的缝合线;图13A为外科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示出了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前的位置;图13B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后的位置;图14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分解透视图;图15A为图14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轴夹持器的近侧透视图;图15B为图14的外科系统的驱动器轴夹持器的远侧透视图;图16A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剖视图,示出了当外科系统处于骨孔形成构型时的近侧柄部;图16B为图13A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另一剖视图,示出了当外科系统处于缝合锚插入构型时的近侧柄部;图16C为图16A的近侧柄部的局部剖视图;图16D为图16B的近侧柄部的局部剖视图;图17为外科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示出了锥柄部的触发器特征在触发器特征被触动之前的位置;图18为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侧柄部的透视图;图19为设置在图17的外科系统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系统,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所述驱动器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所述近侧锥轴与所述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所述远侧锥轴和所述近侧锥轴能够被接纳在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内腔中,使得所述远侧锥轴的一部分从所述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所述近侧锥轴设置在所述远侧锥轴的近侧;以及缝合锚,所述缝合锚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所述内腔可移除地接纳所述远侧锥轴,其中所述驱动器轴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缝合锚。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7 US 15/6619011.一种外科系统,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具有近侧柄部和从其延伸的驱动器轴,所述驱动器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远侧锥轴和近侧锥轴,所述近侧锥轴与所述远侧锥轴分开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远侧锥轴朝近侧移动,所述远侧锥轴和所述近侧锥轴能够被接纳在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内腔中,使得所述远侧锥轴的一部分从所述驱动器轴的远侧端部朝远侧延伸,并且所述近侧锥轴设置在所述远侧锥轴的近侧;以及缝合锚,所述缝合锚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内腔,所述内腔可移除地接纳所述远侧锥轴,其中所述驱动器轴的远侧驱动器特征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缝合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驱动器轴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侧壁并且与纵向延伸穿过所述远侧锥轴的侧壁的所述远侧锥轴的缝合线保持特征连通的缝合线保持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侧锥轴的所述缝合线保持特征被构造成穿过其接纳至少一根缝合线,使得穿过其接纳的所述缝合线朝近侧延伸穿过所述缝合锚并穿过所述驱动器轴的所述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至少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锥轴为实心细长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缝合线固持特征,所述缝合线固持特征联接到在所述驱动器轴的所述缝合线保持特征的远侧端部近侧的所述驱动器轴的外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缝合线固持特征围绕所述驱动器轴的所述外壁至少部分地径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其中所述系统用于在骨中形成孔的构型中,所述近侧锥轴的远侧端部邻接所述远侧锥轴的近侧端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其中所述系统用于将所述缝合锚驱动到所述孔中的构型中,所述近侧锥轴的所述远侧端部与所述远侧锥轴的所述近侧端部间隔开。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侧锥轴的所述近侧端部包括配合特征,所述配合特征具有的直径大于所述远侧锥轴的从所述配合特征延伸的部分的直径。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锥轴的所述远侧端部邻接所述远侧锥轴的所述近侧端部,使得在其中所述系统用于在所述骨中形成所述孔的所述构型中,防止所述驱动器轴被相对于所述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古斯达夫森S加百列
申请(专利权)人: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