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适应性表面特性的缝合线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具有适应性表面特性的缝合线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70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合线构造,该缝合线构造沿着纵向方向伸长并且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大小,该缝合线构造包括沿着该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多根缠结的纤维的外部材料层,该多根缠结的纤维包括在相应的交点处由第二子组纤维交叉的第一子组纤维,使得该第一子组纤维和该第二子组纤维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相对于彼此重新定向:当该缝合线构造在该第一构型和该第二构型之间变化时,引起该外部材料层的表面纹理和视觉外观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合线材料,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被构造成响应于植入而经历表面纹理和/或表面视觉呈现的变化的缝合线材料。


技术介绍

1、组织(诸如软骨、皮肤、肌肉、骨骼、肌腱和韧带)受伤时经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以修复损伤并促进愈合。修复组织损伤的外科手术通常使用连接到植入或邻近受损组织的一个或多个锚定装置的缝合线来执行。缝合线也可根据多种外科技术穿过或围绕组织以固定修复件。缝合线还可互连用于执行修复的两个或更多个锚定件。缝合锚定件已被制造成具有由多种材料形成的主体,这些材料包括不可吸收材料(诸如金属和耐用聚合物)以及可生物吸收材料(诸如可吸收聚合物、生物陶瓷、可吸收复合材料和经处理的骨)。

2、例如,缝合锚定件相对于在骨材料内的固定显示出优势,因为纺织缝合线材料的相对柔软和柔韧性质允许缝合锚定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骨锚定件大致配合在骨中的较小预钻孔内,从而减少在插入锚定件之前必须移除的骨量。此外,缝合线可以固定或滑动方式(例如,使用孔眼或锚定件主体中的其他通道)穿过或围绕缝合锚定件连接,并且可使用固定或滑动结、锚定件部件之间的干涉作用、锚定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干涉作用或其他方式来固定。一些缝合锚定件被设计用于使缝合线单向滑动通过锚定件或围绕锚定件滑动,从而使得能够通过相对于锚定件张紧缝合线的一部分来绷紧外科修复件。

3、在其多个外科应用中,缝合锚定件与缝合线一起使用,以将受损肌腱或韧带重新附接到骨、绷紧铰接关节周围的受损组织、以及修复软骨中的撕裂,诸如膝盖中撕裂的半月板软骨。在一些应用中,通过可调长度的缝合线接合的两个或更多个锚定件使得组织撕裂能够被束紧闭合,或者使受损的组织稳定。

4、缝合锚定件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是使保持强度(诸如锚定件在骨中的保持强度)最大化,以使当附接的缝合线相对于锚定件张紧时锚定件断裂或(诸如从骨)拉出的风险最小化。根据相关情况,缝合锚定件的一些缺点可包括:由于安置某些类型的缝合锚定件较困难,固定强度可能低于其他锚定件类型;以及实现缝合锚定件在硬骨材料诸如皮质骨中的膨胀。用缝合锚定件所观察到的其他问题包括随时间推移发生的松弛(即,松动)和蠕变,以及锚定件-解剖界面处的长期微运动。这些问题可减少施加到修复件的压缩量。另外,随时间推移,可将间隙引入修复件中,这对于愈合不是最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沿着纵向方向伸长并且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大小的缝合线构造包括材料层,该材料层限定缝合线构造的外表面并且沿着纵向方向并且围绕沿着纵向方向定向的中心轴线延伸。该材料层包括多根纤维和在多根纤维内延伸的多个倒钩。当缝合线构造处于第一构型时,倒钩的外端纵向地驻留在纤维之间。倒钩是可展开的,使得当缝合线构造处于第二构型时,倒钩的外端沿着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从外表面向外延伸。

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沿着纵向方向伸长并且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大小的缝合线构造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多根缠结的纤维的外部材料层,多根缠结的纤维包括在相应的交点处由第二子组纤维交叉的第一子组纤维。第一子组纤维和第二子组纤维中的至少一者的纤维具有离散的视觉标记。外部材料层被构造成使得离散的视觉标记在缝合线构造处于第一构型时具有第一可视化特性并且在缝合线构造处于第二构型时具有第二可视化特性,使得第二可视化特性在视觉上不同于第一可视化特性。

3、根据本公开的附加的实施方案,沿着纵向方向伸长并且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大小的缝合线构造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多根缠结的纤维的外部材料层,多根缠结的纤维包括在相应的交点处由第二子组纤维交叉的第一子组纤维,使得第一子组纤维和第二子组纤维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相对于彼此重新定向:当缝合线构造在第一构型和第二构型之间变化时,引起外部材料层的表面纹理和视觉外观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变化。

4、在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修复解剖结构的方法包括展开本文描述的缝合线和/或缝合线材料中的任一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沿着纵向方向伸长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缝合线构造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其大小,所述缝合线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倒钩从其内端延伸至相应的外端,并且当所述缝合线构造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倒钩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相应的展开角度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当所述缝合线构造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所述倒钩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角度延伸,并且所述展开角度大于相应的所述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展开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大大约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至少第一子组的所述外端沿着相应的方向与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的方向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定向的第一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方向是单向的并且所述纵向方向是双向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至少大部分的所述外端沿着所述相应的方向与所述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第二子组的所述外端沿着相应的方向与所述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的方向在与所述第一纵向方向相对的第二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其中所述第二纵向方向是单向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所述第一子组中的至少一些倒钩和所述第二子组中的至少一些倒钩沿着所述缝合线构造的至少纵向部分彼此穿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材料层是编织护套,其中所述多根纤维被编织在一起,并且所述多个倒钩由至少一个载体股线承载,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被编织在所述编织护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螺旋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基本上笔直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倒钩从所述外端延伸至相应的内端,所述相应的内端由环状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材料层之间的基底承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所述缝合线构造还包括沿着所述纵向方向伸长的芯,所述材料层围绕所述芯的外表面延伸,其中所述芯被构造成响应于暴露于水性环境,以使得所述缝合线从所述第一构型转变为所述第二构型的方式,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膨胀并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收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材料层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芯径向膨胀和纵向收缩导致所述纤维迫使所述倒钩的所述外端沿着所述径向方向从所述缝合线构造的所述外表面向外。

15.一种沿着纵向方向伸长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缝合线构造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其大小,所述缝合线构造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特性和所述第二可视化特性中的另一者由共同呈现可见图案的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的所述至少部分限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的所述至少部分包括当所述缝合线构造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基本上暴露的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端部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由所述第一子组纤维所承载的着色示踪长丝限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可视化特性由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被所述第二子组纤维基本上遮蔽而引起,并且所述第二可视化特性由所述离散的着色区域的所述至少部分基本上暴露而引起。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离散的视觉标记包括在所述第一子组纤维上的离散的不透射线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所述缝合线构造还包括沿着所述纵向方向伸长的芯,所述外部材料层围绕所述芯的外表面延伸,其中所述芯被构造成响应于暴露于水性环境,以使得所述缝合线从所述第一构型转变为所述第二构型的方式,沿着径向方向膨胀并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收缩,其中所述径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外部材料层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芯径向膨胀和纵向收缩引起所述第一子组纤维相对于所述第二子组纤维以至少基本上导致所述离散的视觉标记从所述第一可视化特性转变为所述第二可视化特性的方式重新定向。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沿着纵向方向伸长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缝合线构造被构造成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改变其大小,所述缝合线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倒钩从其内端延伸至相应的外端,并且当所述缝合线构造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倒钩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相应的展开角度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当所述缝合线构造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所述倒钩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角度延伸,并且所述展开角度大于相应的所述第一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展开角度比所述第一角度大大约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至少第一子组的所述外端沿着相应的方向与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的方向在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定向的第一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其中所述第一纵向方向是单向的并且所述纵向方向是双向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至少大部分的所述外端沿着所述相应的方向与所述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第二子组的所述外端沿着相应的方向与所述相应的内端间隔开,所述相应的方向在与所述第一纵向方向相对的第二纵向方向上具有方向分量,其中所述第二纵向方向是单向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中的所述第一子组中的至少一些倒钩和所述第二子组中的至少一些倒钩沿着所述缝合线构造的至少纵向部分彼此穿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材料层是编织护套,其中所述多根纤维被编织在一起,并且所述多个倒钩由至少一个载体股线承载,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被编织在所述编织护套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围绕所述中心轴线螺旋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股线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基本上笔直地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倒钩从所述外端延伸至相应的内端,所述相应的内端由环状地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材料层之间的基底承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所述缝合线构造还包括沿着所述纵向方向伸长的芯,所述材料层围绕所述芯的外表面延伸,其中所述芯被构造成响应于暴露于水性环境,以使得所述缝合线从所述第一构型转变为所述第二构型的方式,沿着所述径向方向膨胀并且沿着所述纵向方向收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材料层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芯径向膨胀和纵向收缩导致所述纤维迫使所述倒钩的所述外端沿着所述径向方向从所述缝合线构造的所述外表面向外。

15.一种沿着纵向方向伸长的缝合线构造,其中所述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B·斯彭西纳D·康奈利G·R·惠特克
申请(专利权)人:美多斯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