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802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膜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食用胶体,于室温条件下分散于水中,得食用胶体溶液,食用胶体为黄原胶;制备可食粉料溶液: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紫薯50‑60份、南瓜子3‑4份、天门冬6‑8份、榆树皮8‑10份和厚朴5‑6份;将紫薯煮熟去皮后烘干,与南瓜子和榆树皮一起碾碎,过筛,得混合粉末;将天门冬和厚朴粉碎后混合搅拌,加入3‑4倍重量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混合粉末与滤液混合得到可食粉料溶液。将食用胶体溶液和可食粉料溶液于室温下混合,得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然后离心脱气得混合溶液;将自然流延于塑料盘,然后真空干燥成膜。

Preparation of New Edible Membrane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membrane materials, and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edible new membrane materials, which includes: taking edible colloids and dispersing them in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to obtain edible colloidal solution, which is xanthan gum; preparing edible powder solution: weighing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weight parts: purple potato 50 60, pumpkin seeds 3 4, asparagus 6 8, elm tree. Peel 8 10 and Magnolia officinalis 5 6; Cook purple potatoes and peel them, grind them together with pumpkin seeds and elm bark, sift them, and get mixed powder; Mix Asparagus officinalis and Magnolia officinalis after crushing and stirring, add 3 4 times the weight of water, boil them in high heat, then turn to small heat to continue to decoct, filter, get filtrate; Mix the mixed powder and filtrate to get edible powder solution. The edible colloidal solution and the edible powder solution were mixed at room temperature to obtain the colloidal mixture of edible powder, then plasticizer was added, stirred evenly, and centrifugal degassing was used to obtain the mixed solution. The mixture was flowed naturally on the plastic plate, and then dried in vacuum to form a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膜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专利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目前的可食用膜材料基本上只能满足可食,但是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可食膜材料对人的身体健康并无益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可食新型膜材料对人体具有保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食用胶体,于室温条件下分散于水中,得食用胶体溶液,所述的食用胶体为黄原胶;步骤2:制备可食粉料溶液: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紫薯50-60份、南瓜子3-4份、天门冬6-8份、榆树皮8-10份和厚朴5-6份;将紫薯煮熟去皮后烘干,与南瓜子和榆树皮一起碾碎,过筛,得混合粉末;将天门冬和厚朴粉碎后混合搅拌,加入3-4倍重量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所述的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可食粉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的食用胶体溶液和可食粉料溶液于室温下混合,得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然后离心脱气得混合溶液;步骤4:将所述的自然流延于塑料盘,然后真空干燥成膜。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前对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如下处理:将α-淀粉酶溶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6.5,制成酶活力为10-50u/ml的酶液,按酶液:混合粉末体积质量比0.5-2.0:1的比例,将酶液均匀喷洒到混合粉末中,并混合均匀,混合物于45-65℃酶解1-4h,取出酶解物料,按质量体积比1:3-6的比例,在酶解物料中加入体积比浓度为45%-70%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70℃并保持1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后泵入高效分离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粉末从底流中分离出来,干燥。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前对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如下处理:将混合粉末浸泡在质量浓度为40%—45%的乙醇中搅拌搓洗均质,将所述的混合粉末与质量百分含量为0.1-0.5‰氢氧化钙澄清水按重量比例为2-5:200-300混匀后,离心分离后用醇洗去除杂质。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前对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如下处理:用浓度为0.1-0.5%的柠檬酸溶液和浓度为0.01-0.025%的4-己基间苯二酚溶液混合将混合粉末浸泡4-5min;其中,柠檬酸溶液和4-己基间苯二酚溶液的体积比为0.2-1:2-4;离心、醇洗、干燥。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的质量为所述的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质量的1-2%,增塑剂为甘油。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0.5h。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中紫薯粉的浓度为1-2wt%,胶体的浓度为1-2wt%。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混合溶液自然流延于塑料盘后,静置30-150分钟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温度40-60℃,真空干燥时间为12-58小时。本专利技术申请中采用紫薯粉中加入了榆树皮,可利水,通淋,消肿。常用于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经常少量食用榆树皮粉有利于排除毒素。天门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天门冬块根含淀粉33%,蔗糖4%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天门冬全草含天冬酰胺(天门冬素)、β-谷固醇、固体皂苷、黏液质、糖醛衍生物、17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无机元素、豆固醇、内酯、黄酮、蒽醌及强心苷等成分。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申请的膜材料中加入了榆树皮、天门冬、南瓜子和厚朴,对人体是有保健作用的,尤其是榆树皮,可以排毒,目前,食物中经常有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本申请的可食膜材料可以有效排毒,大大提高了膜材料的保健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介绍。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食用胶体,于室温条件下分散于水中,得食用胶体溶液,所述的食用胶体为黄原胶;步骤2:制备可食粉料溶液: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紫薯50-60份、南瓜子3-4份、天门冬6-8份、榆树皮8-10份和厚朴5-6份;将紫薯煮熟去皮后烘干,与南瓜子和榆树皮一起碾碎,过筛,得混合粉末;将天门冬和厚朴粉碎后混合搅拌,加入3-4倍重量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所述的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可食粉料溶液。这里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申请中采用紫薯粉中加入了榆树皮,可利水,通淋,消肿。常用于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经常少量食用榆树皮粉有利于排除毒素。天门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天门冬块根含淀粉33%,蔗糖4%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天门冬全草含天冬酰胺(天门冬素)、β-谷固醇、固体皂苷、黏液质、糖醛衍生物、17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无机元素、豆固醇、内酯、黄酮、蒽醌及强心苷等成分。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步骤3:将所述的食用胶体溶液和可食粉料溶液于室温下混合,得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然后离心脱气得混合溶液;步骤4:将所述的自然流延于塑料盘,然后真空干燥成膜。以上方案已经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膜材料中加入了榆树皮、天门冬、南瓜子和厚朴,对人体是有保健作用的,尤其是榆树皮,可以排毒,目前,食物中经常有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本申请的可食膜材料可以有效排毒,大大提高了膜材料的保健效果。下面在此基础上给出优选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前对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如下处理:将α-淀粉酶溶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6.5,制成酶活力为10-50u/ml的酶液,按酶液:混合粉末体积质量比0.5-2.0:1的比例,将酶液均匀喷洒到混合粉末中,并混合均匀,混合物于45-65℃酶解1-4h,取出酶解物料,按质量体积比1:3-6的比例,在酶解物料中加入体积比浓度为45%-70%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70℃并保持1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后泵入高效分离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粉末从底流中分离出来,干燥。这里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处理步骤可以实现膜材料的增透,该方法采用化学方法与物理方法相结合去除粉末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食用胶体,于室温条件下分散于水中,得食用胶体溶液,所述的食用胶体为黄原胶;步骤2:制备可食粉料溶液: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紫薯50‑60份、南瓜子3‑4份、天门冬6‑8份、榆树皮8‑10份和厚朴5‑6份;将紫薯煮熟去皮后烘干,与南瓜子和榆树皮一起碾碎,过筛,得混合粉末;将天门冬和厚朴粉碎后混合搅拌,加入3‑4倍重量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所述的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可食粉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的食用胶体溶液和可食粉料溶液于室温下混合,得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然后离心脱气得混合溶液;步骤4:将所述的自然流延于塑料盘,然后真空干燥成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新型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食用胶体,于室温条件下分散于水中,得食用胶体溶液,所述的食用胶体为黄原胶;步骤2:制备可食粉料溶液:按如下重量份称取原料:紫薯50-60份、南瓜子3-4份、天门冬6-8份、榆树皮8-10份和厚朴5-6份;将紫薯煮熟去皮后烘干,与南瓜子和榆树皮一起碾碎,过筛,得混合粉末;将天门冬和厚朴粉碎后混合搅拌,加入3-4倍重量的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煎煮,过滤,得滤液;将所述的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得到所述的可食粉料溶液。步骤3:将所述的食用胶体溶液和可食粉料溶液于室温下混合,得可食粉料胶体混合液,然后再加入增塑剂,搅拌均匀,然后离心脱气得混合溶液;步骤4:将所述的自然流延于塑料盘,然后真空干燥成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粉末与所述的滤液混合前对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如下处理:将α-淀粉酶溶于蒸馏水中,调节pH值为6.5,制成酶活力为10-50u/ml的酶液,按酶液:混合粉末体积质量比0.5-2.0:1的比例,将酶液均匀喷洒到混合粉末中,并混合均匀,混合物于45-65℃酶解1-4h,取出酶解物料,按质量体积比1:3-6的比例,在酶解物料中加入体积比浓度为45%-70%的乙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到70℃并保持1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后泵入高效分离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洛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