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78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箱式变电站在外部压力突然消失时,减震弹簧恢复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电力器件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旋转外壳,旋转外壳一端通过轴承一固定安装在箱式变电站本体底部,旋转外壳上沿旋转外壳的周向设有螺旋槽,旋转外壳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二,轴承二通过减震弹簧与混凝土立面相连;混凝土立面一侧还固定有与螺旋槽相适配的滑块,滑块的一端嵌入螺旋槽并可在螺旋槽内滑动,螺旋槽内还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卡槽。通过设置螺旋槽以及滑块使得旋转外壳转动,然后螺旋槽内设置的卡槽形成限位作用,避免了压力消失而导致的减震弹簧直接恢复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一般是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柜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并安装于一个具备抗震、防潮、防火等各方面性能的箱式结构中,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箱式变电站需要被运送至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运作。因此,强化箱式变电站的某些防御性能以适应某种特殊环境变得尤为重要。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箱式变电站均置于室外,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当箱式变电站置于山区时,容易收到落石、滚石的影响,一般的箱式变电站减震性能较差,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670470.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和除尘功能的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壳体、折叠连接件、支撑弹簧、电控箱、电源开关、挡火门、保护控制室、吸尘嘴、第一电动推杆、烟雾传感器、变压器室、滑块、吸尘器、配电室、滑轨、吸尘管、第二电动推杆、凹槽、挡板、螺纹杆、伺服电机、蜂鸣报警器和PLC控制器,箱式变电站壳体的底部对应两侧均焊接固定有卡条,卡条的一侧通过L型限位条与底座连接,底座的顶部对应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固定孔,底座的顶部通过若干个支撑弹簧与箱式变电站壳体的底部连接,该智能箱式变电站,具有良好的减震除尘的效果,同时也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的功能,大大提升使用的方便性。该技术主要通过支撑弹簧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而当压力持续加大时,卡条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弹簧被进一步压坏;但是当压力作用突然消失时,比如山上落石从顶壳滚落,支撑弹簧会进行复位并带动箱式变电站壳体往上弹动,如果支撑弹簧形变程度较大,所储蓄的能量也大,支撑弹簧直接复位使得箱式变电站壳体瞬间发生位移较大,从而导致其内部的电力器件受到震动而损坏。另外一般的箱式变电站不具备压力检测报警装置,当外部压力持续增大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导致减震弹簧以及支撑卡条受损,进而影响内部的电力器件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式变电站在外部压力突然消失时,减震弹簧恢复形变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电力器件因为震动而受损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以及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包括混凝土立面,混凝土立面与箱式变电站本体之间设置有多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旋转外壳,旋转外壳的一端通过轴承一固定安装在箱式变电站本体底部,旋转外壳上沿旋转外壳的周向设置有螺旋槽,旋转外壳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二,轴承二通过减震弹簧与混凝土立面相连;混凝土立面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与螺旋槽相适配的滑块,滑块的一端嵌入螺旋槽并可在螺旋槽内滑动,螺旋槽内靠近轴承一处还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卡槽。其中,减震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通过减震弹簧与轴承二连接,安装座一侧设置有竖杆,滑块固定在竖杆上;安装座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旋转外壳套设在导向柱外,旋转外壳可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其中,旋转外壳与导向柱之间采用滚珠丝杠传动。其中,减震机构与混凝土立面之间还设置有减震板,减震板的底面与混凝土立面粘接,减震板的顶面与减震机构的安装座螺栓连接。其中,减震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安全气囊。其中,减震板上还设置有抗压柱,抗压柱的顶端设置有触碰式报警装置,当触碰式报警装置受到任何形式的触碰时便会自动发出警报声。其中,箱式变电站本体四周还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两侧分别与箱式变电站本体、混凝土立面粘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螺旋槽以及滑块,当箱式变电站本体受到压力作用时,旋转外壳转动并压迫减震弹簧压缩,从而使得整体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当箱式变电站本体受到持续加强的压力作用时,滑块沿着螺旋槽滑动到一定位置并开始进入到卡槽区域,滑块初次通过卡槽时能够顺利滑过,而当此时外力停止作用于箱式变电站本体,由于减震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得旋转外壳由向上移动的趋势,而此时卡槽将滑块进行卡位导致旋转外壳保持不动,进而避免了因为减震弹簧的回复力作用导致箱式变电站本体内部的电力器件受到震动而损坏。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安装座,使得旋转外壳以及滑块形成一套减震方便移动和使用的减震机构,使得减震机构的运用更加灵活;另外设置的导向柱对减震弹簧以及旋转外壳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3、本技术中,通过将旋转外壳与导向柱之间采用滚珠丝杠传动,而滚珠丝杠传动具有可逆性,当外部压力作用于轴承一时,轴承一压迫旋转外壳下降,旋转外壳一边下降并一边旋转,这样使得下降进程较慢,避免了较大的外力突然作用于箱式变电站本体使得减震弹簧发生的位移较大而整体表现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出现。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对箱式变电站本体形成进一步的减震以及抗压保护,防止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减震机构损坏进而影响箱式变电站本体中电力器件的工作;另外还设置了触碰式报警装置,当箱式变电站本体被压力作用达到一定位置时,箱式变电站本体底部与触碰式报警装置发生接触并触发触碰式报警装置报警,引起周围人们的注意,从而及时的缓解箱式变电站本体所受到的压力,避免箱式变电站本体内部的电力器件受到损坏。5、通过设置橡胶垫对箱式变电站本体形成横向上的减震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横向方向作用力对箱式变电站本体所造成的振动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减震机构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箱式变电站本体、2-混凝土立面、3-橡胶垫、4-减震板、5-减震机构、51-安装座、52-减震弹簧、53-导向柱、54-旋转外壳、55-螺旋槽、56-滑块、57-卡槽、58-轴承一、59-轴承二、6-安全气囊、7-抗压柱、8-触碰式报警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1以及减震底座,箱式变电站本体1放置于减震底座上,减震底座包括凹形的混凝土立面2,混凝土立面2与箱式变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组减震机构5,减震机构5包括旋转外壳54,旋转外壳54的一端通过轴承一58固定安装在箱式变电站本体1底部,同时,旋转外壳54的上端面低于轴承一58的上端面,避免了在旋转外壳54转动时与箱式变电站本体1底部发生摩擦而影响整体减震效果;旋转外壳54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二59,轴承二59通过减震弹簧52与混凝土立面2的凹形底面相连;旋转外壳54上沿旋转外壳54的周向还设置有螺旋槽55,混凝土立面2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与螺旋槽55相适配的滑块56,滑块56的一端嵌入螺旋槽55并可在螺旋槽55内滑动,螺旋槽55内靠近轴承一58处还设置有与滑块56相适配的卡槽57,滑块56、卡槽57与棘轮棘齿设置原理相同,当滑块56初次经过卡槽57时,滑块56能够顺利通过,当滑块56往相反方向退回经过卡槽57时,滑块56的端头卡入卡槽57内,从而避免了旋转外壳54反向旋转以及减震弹簧52的直接恢复形变。作为优选的,减震机构5还包括安装座51,安装座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1)以及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包括混凝土立面(2),混凝土立面(2)与箱式变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组减震机构(5),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5)包括旋转外壳(54),旋转外壳(54)的一端通过轴承一(58)固定安装在箱式变电站本体(1)底部,旋转外壳(54)上沿旋转外壳(54)的周向设置有螺旋槽(55),旋转外壳(54)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二(59),轴承二(59)通过减震弹簧(52)与混凝土立面(2)相连;混凝土立面(2)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与螺旋槽(55)相适配的滑块(56),滑块(56)的一端嵌入螺旋槽(55)并可在螺旋槽(55)内滑动,螺旋槽(55)内靠近轴承一(58)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滑块(56)相适配的卡槽(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包括箱式变电站本体(1)以及减震底座,减震底座包括混凝土立面(2),混凝土立面(2)与箱式变电站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组减震机构(5),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5)包括旋转外壳(54),旋转外壳(54)的一端通过轴承一(58)固定安装在箱式变电站本体(1)底部,旋转外壳(54)上沿旋转外壳(54)的周向设置有螺旋槽(55),旋转外壳(54)的另一端套设有轴承二(59),轴承二(59)通过减震弹簧(52)与混凝土立面(2)相连;混凝土立面(2)一侧还固定设置有与螺旋槽(55)相适配的滑块(56),滑块(56)的一端嵌入螺旋槽(55)并可在螺旋槽(55)内滑动,螺旋槽(55)内靠近轴承一(58)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滑块(56)相适配的卡槽(5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减震抗压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5)还包括安装座(51),安装座(51)通过减震弹簧(52)与轴承二(59)连接,安装座(51)一侧设置有竖杆,滑块(56)固定在竖杆上;安装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伊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