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62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包括机壳本体,机壳本体呈中空圆柱体结构,机壳本体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定安装加强环,机壳本体外壁上设有凹槽,且凹槽呈S形结构,凹槽内卡接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冷却水管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却液水箱,机壳本体外壁上从上往下设置多组箍环,机壳本体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散热、隔热效果,有效的散去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创新也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电池就是使用新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的新型汽车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新能源汽车,可以归类为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镍一氢及镍一金属氢化物电池、镍一福及镍一锌电池)、钠ß电池(钠一硫电池和钠一氯化镍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而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类型。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机壳具有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散热效果差,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呈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壳本体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定安装加强环,所述机壳本体外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呈S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却液水箱,所述机壳本体外壁上从上往下设置多组箍环,所述机壳本体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加强环包括金属环体,所述金属环体内侧设置软质塑料垫,且所述软质塑料垫厚度为2mm-3mm,所述金属环体外壁上固定安装环形加强筋;所述散热片包括金属箔层、石墨烯薄膜、热扩散膜,所述石墨烯薄膜的一面与金属箔层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在一起,所述石墨烯薄膜的另一面涂敷有一层金属箔层;所述热扩散膜由黑色PET或PC构成;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1mm-2mm。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外壁上还涂有散热材料,所述散热材料石墨烯10-20份、纳米碳纤维5-10份、纳米二氧化钛3-9份、聚酰胺4-10份、陶瓷粉末10-20份、金属银粉末1-3份、金属镁粉末2-6份、碳纳米管3-9份。优选的,所述箍环设置2-4组;所述箍环采用金属箍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散热、隔热效果,有效的散去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强环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此外,金属环体外壁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有效的防止机壳本体端部出现变形现象。(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散热片散热面积大,能够提高机壳本体内部的热量。(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散热材料绝缘性好、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大、散热效果好,能够增加冷却水管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强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包括机壳本体1,所述机壳本体1呈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定安装加强环2,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呈S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冷却水管3,所述冷却水管3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冷却水管3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却液水箱4,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从上往下设置多组箍环5,箍环5设置2-4组;所述箍环5采用金属箍环,设置的箍环能够有效的固定冷却水管;所述机壳本体1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片6;所述加强环2包括金属环体7,所述金属环体7内侧设置软质塑料垫8,且所述软质塑料垫8厚度为2mm-3mm,所述金属环体7外壁上固定安装环形加强筋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加强环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此外,金属环体外壁设置的加强筋能够有效的防止机壳本体端部出现变形现象。所述散热片6包括金属箔层10、石墨烯薄膜11、热扩散膜12,所述石墨烯薄膜11的一面与金属箔层10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在一起,所述石墨烯薄膜11的另一面涂敷有一层金属箔层10;所述热扩散膜12由黑色PET或PC构成;所述散热片6的厚度为1mm-2mm。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散热片散热面积大,能够提高机壳本体内部的热量。本专利技术中,冷却水管3外壁上还涂有散热材料,所述散热材料石墨烯10-20份、纳米碳纤维5-10份、纳米二氧化钛3-9份、聚酰胺4-10份、陶瓷粉末10-20份、金属银粉末1-3份、金属镁粉末2-6份、碳纳米管3-9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散热材料绝缘性好、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大、散热效果好,能够增加冷却水管的散热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散热、隔热效果,有效的散去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 包括机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1)呈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定安装加强环(2),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呈S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冷却水管(3),所述冷却水管(3)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冷却水管(3)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却液水箱(4),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从上往下设置多组箍环(5),所述机壳本体(1)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片(6);所述加强环(2)包括金属环体(7),所述金属环体(7)内侧设置软质塑料垫(8),且所述软质塑料垫(8)厚度为2mm‑3mm,所述金属环体(7)外壁上固定安装环形加强筋(9);所述散热片(6)包括金属箔层(10)、石墨烯薄膜(11)、热扩散膜(12),所述石墨烯薄膜(11)的一面与金属箔层(10)之间通过双面胶粘贴在一起,所述石墨烯薄膜(11)的另一面涂敷有一层金属箔层(10);所述热扩散膜(12)由黑色PET或PC构成;所述散热片(6)的厚度为1mm‑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机壳,包括机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1)呈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机壳本体(1)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固定安装加强环(2),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呈S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卡接有冷却水管(3),所述冷却水管(3)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冷却水管(3)两端分别连通外部的冷却液水箱(4),所述机壳本体(1)外壁上从上往下设置多组箍环(5),所述机壳本体(1)内壁上安装有散热片(6);所述加强环(2)包括金属环体(7),所述金属环体(7)内侧设置软质塑料垫(8),且所述软质塑料垫(8)厚度为2mm-3mm,所述金属环体(7)外壁上固定安装环形加强筋(9);所述散热片(6)包括金属箔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成虎徐杰王新越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沐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