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754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该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设备,所述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调节箱和虹膜识别仪,所述高度调节箱前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虹膜识别仪后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可扣入不同的调节孔中,调节不同的使用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人员可将虹膜识别设备从调节孔中取出,再插入与自己身高相适配的调节孔中,进而通过平视进行虹膜识别,其操作便捷,且识别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锁具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人们通过机械钥匙、密码、刷卡、二维码等方式取代传统钥匙实现开门,但由于密码遗忘、卡丢失等可能发生的意外,会对用户造成较大的不便。公告号为CN2053541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该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红外照明单元、图像处理单元、与图像处理单元相连的图像识别单元,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的输入模块、人体红外传感器、照度传感器、门禁开关模块、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包括触控乱序键盘;指纹采集单元位于输入模块中的触控乱序键盘表面;人体红外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红外照明单元均与控制模块连接,且位于与虹膜采集单元相适配的位置,用于为采集虹膜信息时进行智能补光;指纹采集单元、虹膜采集单元均与存储模块和图像处理单元连接;图像识别单元还分别与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门禁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讯模块包括可与移动手持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模块,可借助移动手持设备上的指纹配比及输入功能进行门禁开关模块的控制;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为所有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该系统中的各模块、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接口采用统一规格标准的接口。其基础的识别方式为:密码识别、密码与指纹相融合的识别、虹膜识别,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识别等,提高了门禁的安全性。这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了虹膜识别的方式,虹膜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其相对于传统门禁的优势明显:安全级别高、准确性高、无需额外携带“钥匙”;但该智能门禁系统中虹膜采集单元的高度无法调节,无法适应不同身高人群的需要,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身高人群的需求调节使用高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设备,所述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调节箱和虹膜识别仪,所述高度调节箱前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虹膜识别仪后侧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可扣入不同的调节孔中,调节不同的使用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将虹膜识别设备从调节孔中取出,再插入与自己身高相适配的调节孔中,进而通过平视进行虹膜识别,其操作便捷,且识别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虹膜识别仪设有与高度调节箱侧壁相连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外包裹有弹性螺旋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拿不稳虹膜识别仪时,电源线可避免虹膜识别仪落地,且弹性螺旋的电源线不限制虹膜识别仪的高度调节,同时可避免过长的电源线垂至地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包括固定于虹膜识别仪后壁的固定板和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的活动板,所述高度调节箱内部于每个调节孔下方开口处设有磁铁,所述活动板可与磁铁互相吸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可被磁铁吸引,将虹膜识别仪固定于高度调节箱上,其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铁呈倾斜设置,与调节孔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铁呈竖直设置时,活动板需要克服与磁铁垂直的磁力,可能难以取出或无法取出;磁铁呈水平设置时,通过将转动板从磁铁上水平拉出,此时所需克服磁铁的磁力过小,将会导致虹膜识别仪的固定不稳;倾斜设置的磁铁使取出虹膜识别仪时所需克服的磁力时较小同时比较稳固,且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滑动的方式将转动板从磁铁上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于固定板和活动板的连接处上方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的扭臂分别固定于固定板和活动板上,两根所述扭臂水平设置,所述扭臂的扭力可限制活动板的位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和活动板扣入高度调节箱前呈水平状态,使用人员可沿水平方向将虹膜识别仪插入调节孔中,也可水平方向取出虹膜识别仪。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虹膜识别仪后侧下端设有垫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虹膜识别仪扣入调节孔后呈倾斜状态,使用人员放置虹膜识别仪后可在水平方向直视虹膜识别仪屏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块采用弹性材料制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可起到缓冲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人员可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调节虹膜识别仪的高度;2.调节虹膜识别仪高度的方式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虹膜识别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使用前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使用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虹膜识别仪;11、卡板;111、固定板;112、活动板;12、垫块;13、扭簧;131、扭臂;2、高度调节箱;21、调节孔;22、磁铁;3、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种虹膜识别设备,该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调节箱2和虹膜识别仪1。高度调节箱2前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调节孔21,虹膜识别仪1后侧设有卡板11,使用人员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将卡板11扣入不同高度的调节孔21中进行虹膜识别。虹膜识别仪1设有与高度调节箱2侧壁相连的电源线3,所述电源线3与高度调节箱2侧壁固定连接,使用人员拿不稳虹膜识别仪1时,电源线3可避免虹膜识别仪1落地,且弹性螺旋的电源线3不限制虹膜识别仪1的高度调节,同时可避免过长的电源线1垂至地面。如图2和图4所示,卡板11包括固定于虹膜识别仪1后壁的固定板111和铰接于固定板111上的活动板112。卡板11于固定板111和活动板112的连接处上方设有扭簧13,扭簧13两端的扭臂131分别固定于固定板111和活动板112上,两根扭臂131水平设置,扭簧13的扭力大于活动板112的重力,虹膜识别仪1插入调节孔21之前,固定板111与活动板112呈水平状态。虹膜识别仪1后侧下端设有两个对称的弹性垫块12,使虹膜识别仪1插入调节孔21后与高度调节箱2前壁保持平行,使用人员在放置虹膜识别仪1后可直视屏幕,同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高度调节箱2内部于每个调节孔21下方设有对应的磁铁22,磁铁22呈倾斜设置,与调节孔(21)相连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磁铁22的长度长于活动板112,活动板112使用可被磁铁22吸引的材料制作,对应磁铁22对活动板112的磁力与活动板112的重力之和大于扭簧13的力,活动板112插入调节孔21后,磁铁22能够克服扭簧13的扭力并使得活动板112发生翻折。使用过程:虹膜识别仪1插入高度调节箱2之前,其固定板111和活动板112呈水平状态,使用人员可沿水平方向将虹膜识别仪1插入与自己身高合适的调节孔21中;虹膜识别仪1插入调节孔21后,对应磁铁22对活动板112的磁力与活动板112的重力之和大于扭簧13的力,活动板112被磁铁22吸引而翻折,贴合于磁铁22的上表面,从而固定虹膜识别仪1,垫块12使虹膜识别仪1与高度调节箱2前壁呈水平状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调节箱(2)和虹膜识别仪(1),所述高度调节箱(2)前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21),所述虹膜识别仪(1)后壁设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可扣入不同的调节孔(21)中,调节不同的使用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包括虹膜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设备包括固定于墙面上的高度调节箱(2)和虹膜识别仪(1),所述高度调节箱(2)前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21),所述虹膜识别仪(1)后壁设有卡板(11),所述卡板(11)可扣入不同的调节孔(21)中,调节不同的使用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仪(1)设有与高度调节箱(2)侧壁相连的电源线(3),所述电源线(3)外包裹有弹性螺旋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禁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1)包括固定于虹膜识别仪(1)后壁的固定板(111)和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11)上的活动板(112),所述高度调节箱(2)内部于每个调节孔(21)下方的开口处设有磁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义陈仁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丰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