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振怀专利>正文

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42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它包括锁壳(1)和锁体(2),锁体(2)包括锁舌运动组件(21)、与锁舌运动组件(21)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控制机构(22)包括拨动板(221),拨动板(221)一端与所述锁壳(1)底面可转动联接,另一端设置有触杆机构(222),所述触杆机构(222)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在所述拨动板(221)上端设有复位弹簧(3),在拨动板(221)下端的锁壳(1)上设有锁孔(4),锁孔(4)内设有锁芯(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启时,省时、省力,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在关闭时,由于其能避免锁舌偶然性撞击,使用寿命比较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锁,尤其是一种杠杆式电控锁
技术介绍
目前,虽然电控锁种类有很多,但由于结构所限,在使用钥匙开启时,往往用力比较大,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这样,无形之中缩短了锁的寿命,使用起来不方便,钥匙也容易折断;同时,由于锁体所开的锁孔比较狭小,在安装时,和门上孔对应时比较困难,给安装电控锁造成了很多麻烦;再者,由于现有电控锁的锁舌设计不合理,一旦人们在关门时由于不小心用力过大,会对电控锁锁舌冲撞很大,加速了电控锁的损坏过程,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不利于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酿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电控锁开启费时、费力,使用寿命短、易产生撞击、安装不方便等缺点,提供一种开启省时、省力、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安装方便、能有效避免偶然性冲撞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包括锁壳和锁体,锁体包括锁舌运动组件、与锁舌运动组件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控制机构包括拨动板,拨动板一端与所述锁壳底面可转动联接,另一端设置有触杆机构,所述触杆机构与开锁控制板相卡接,在所述拨动板上端设有复位弹簧,在拨动板下端的锁壳上设有锁孔,锁孔内设有锁芯。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杆机构包括可转动的旋动片,所述旋动片上设有与开锁控制板相卡接的触杆,在所述旋动片上还设置有牵引片,牵引片与拨动板相卡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杆外侧设有电磁铁。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为椭圆形、扁圆形、橄榄形、圆形。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触杆处的锁壳上设置有按扭。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运动组件包括大锁舌和小锁舌,在小锁舌上设有缓冲装置。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是滚轮。如上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是在小锁舌的舌头部设置过渡圆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开启时,省时、省力,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在关闭时,由于其能避免锁舌偶然性撞击,有效防止了受到偶然性撞击时,产生较大噪声的缺陷,对锁舌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本技术使用寿命比较长。同时,采用较大的安装孔,使电控锁安装十分方便。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小锁舌及其缓冲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本技术的小锁舌及其缓冲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的B-B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技术包括锁壳1和锁体2,锁体2包括锁舌运动组件21、与锁舌运动组件21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22,开锁控制机构22驱动锁舌运动组件21动作,从而把锁打开。开锁控制机构22包括锁芯41,拨动板221,拨动板221一端与锁壳1底面通过支轴227可转动联接,在拨动板22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触杆机构222,触杆机构222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锁芯41则装在拨动板221的下端。这样,拨动板221受到来自钥匙等外力作用时,锁芯41推动拨动板221可围绕支轴227逆时钟转动。使触杆机构222向脱离开锁控制板224方向的一侧摆动,使其最终与开锁控制板224脱离,把锁打开。另外,为了使拨动板221能重新复位,在拨动板221上端设有复位弹簧3。触杆机构222包括可转动的旋动片223,在旋动片223上设有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的触杆225,另外在旋动片223上还设置有牵引片226,牵引片226与拨动板221相卡接,在受到来自钥匙等的外力作用时,拨动板221围绕支轴227逆时钟转动时,旋动片223在牵引片226的牵引下,带动触杆225脱离开锁控制板224脱离,从而把锁打开。为了便于电磁锁自动控制,在触杆225外侧设有电磁铁7,当电磁铁7通电后,电磁铁7产生的磁性吸引触杆225,使触杆225脱离开锁控制板224,从而使锁开启。为了在开启锁时方便、省力,同时出于安装方便的考虑,可以把在拨动板221下端的锁壳1上设有的用于安装锁芯41的锁孔4设计成椭圆形、扁圆形、橄榄形、圆形,使锁孔4略大,便于找正安装位置。这样,不只是开启锁时方便、省力,在安装锁时也很方便。锁舌运动组件21包括大锁舌211和小锁舌212,为了防止在关闭门时,不小心用力过大,对电控锁锁舌运动组件21冲击过大,造成电控锁损坏情况的出现,在小锁舌212上设有缓冲装置213,缓冲装置213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滚轮214,滚轮21与小锁舌212可转动联接,这样,在锁舌运动组件21受到冲撞后,滚轮213发生滚动,可以有效的缓解外界对电控锁冲撞力和摩擦力,从而延长了电控锁的寿命,同时,小锁舌212向后回缩,大锁舌211伸出,把门关闭;缓冲装置213也可以是图3所示小锁舌212的舌头部设置的过渡圆弧215,这样同样可以对锁舌运动组件21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能在门关闭时,从房内侧轻易的把锁打开,由图4可知在触杆225的外侧的锁壳1上设置有按扭5,按扭5触动触杆225,驱使触杆225与开锁控制板224在卡接处脱离,从而把门打开。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包括锁壳(1)和锁体(2),锁体(2)包括锁舌运动组件(21)、与锁舌运动组件(21)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控制机构(22)包括拨动板(221),拨动板(221)一端与所述锁壳(1)底面可转动联接,另一端设置有触杆机构(222),所述触杆机构(222)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在所述拨动板(221)上端设有复位弹簧(3),在拨动板(221)下端的锁壳(1)上设有锁孔(4),锁孔(4)内设有锁芯(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杆机构(222)包括可转动的旋动片(223),所述旋动片(223)上设有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的触杆(225),在所述旋动片(223)上还设置有牵引片(226),牵引片(226)与拨动板(221)相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杆(225)外侧设有电磁铁(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4)为椭圆形、扁圆形、橄榄形、圆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在靠近触杆(225)处的锁壳(1)上设置有按扭(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运动组件(21)包括大锁舌(211)和小锁舌(212),在小锁舌(212)上设有缓冲装置(21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13)是滚轮(214)。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213)是在小锁舌(212)的舌头部设置过渡圆弧(2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它包括锁壳(1)和锁体(2),锁体(2)包括锁舌运动组件(21)、与锁舌运动组件(21)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控制机构(22)包括拨动板(221),拨动板(221)一端与所述锁壳(1)底面可转动联接,另一端设置有触杆机构(222),所述触杆机构(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式电控锁,包括锁壳(1)和锁体(2),锁体(2)包括锁舌运动组件(21)、与锁舌运动组件(21)联接的开锁控制机构(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控制机构(22)包括拨动板(221),拨动板(221)一端与所述锁壳(1)底面可转动联接,另一端设置有触杆机构(222),所述触杆机构(222)与开锁控制板(224)相卡接,在所述拨动板(221)上端设有复位弹簧(3),在拨动板(221)下端的锁壳(1)上设有锁孔(4),锁孔(4)内设有锁芯(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怀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