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芳溢专利>正文

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36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具,该锁具可组装于一门板上,它包括一设于门板外侧的装饰座、一设于门板内侧的锁组座、一组接于锁组座上的锁闩座,及同时设于锁闩座上的一锁闩头、一用来控制锁闩头的转钮,及一嵌设于锁组座中并跨置于转钮的一凸杆上的定位弹片;在凸杆上径向连续削设有二压抵面,上述定位弹门可压抵于任一压抵面上,使转钮呈定位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转动件的锁具。锁具是一种组装于门上,使门得以开启或上锁的专用器物,而随着门形式的不同,有的锁具只能以钥匙控制,有的锁具则是在门内借一转钮的转动来控制一锁闩突出或收入,本技术即针对可以钥匙及转钮控制锁闩动作的锁具作改进。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是一种现有锁具的立体分解图及动作示意图,这种现有锁具1可组装于一门板2上,该门板2具有一内侧面21及一外侧面22,它可枢转靠向一门框23,在门框23上朝向门板2开设有一卡嵌槽24,在门板2上供锁具1组装的位置贯设一内外向设置的贯孔25,及两上、下设置的组装孔26。现有锁具1具有一组装于门板2外侧面22的装饰座11、一组装于装饰座11上的锁组座12,及组装于于门板2内侧面21的一锁闩座13,在锁闩座13中再组装彼此相连动的一转钮14、一锁闩头15及一连接件16,上述这些构件并借一限位件18固定于锁闩座13上;在连接件16与上述锁组座12间并借一长矩形传动片17相连动,其中装饰座11,具有一与贯孔25对应的穿孔111,以及二与组装孔26对应的支承螺母柱112。锁组座12的一组接端121伸入装饰座11的穿孔111中并借一C型扣环113固设于装饰座11上,在锁组座12内枢设有一锁头122,锁头122可受一钥匙123控制枢转,锁头122末端并形成一嵌孔124,上述传动片17的一端171可穿过门板2的贯孔25、装饰板11的穿孔111而嵌置于该嵌孔124中。锁闩座13借二穿过门板2的贯孔25而螺设于装饰座11的支承螺母柱112上的安装螺丝130固设于门板2的内侧面21,它具有一与门板2平行的组装壁131,该组装壁131上开设一与贯孔25轴向对应的轴孔132,在轴孔132外周缘并形成二凸柱133(图中仅示出一凸柱133),组装壁131朝向门板2一端突出一围壁134,在围壁134与组装壁131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35,围壁134上并开设一缺口136。转钮14枢设于锁闩座13的轴孔132中,它具一位于锁闩座13中的盘状部141,一自轴孔132凸伸于锁闩座13外侧的控制端142,在盘状部141上偏心凸设一朝向门板2凸伸的凸杆143。锁闩头15呈矩形块状,具一平行该盘状部141的面板151,在面板151侧边往中央水平开设一缺槽152,缺槽152右上角形成一可套置于上述转钮14的凸杆143上的椭圆状卡槽153,在卡槽153侧旁设有一扭力弹簧154,扭力弹簧154一端部155伸向卡槽153并靠抵于凸杆143上;借此,当握持转钮14的控制端142并转动时,可控制锁闩头15由锁闩座13的缺口136伸出或缩回。连接件16具一平行靠抵于锁闩头15的面板151上的圆盘体161,圆盘体161上偏心贯设一穿孔162而可套合于上述预先穿伸过锁闩头15的凸杆143上,借此可使连接件16与锁闩头15、转钮14相连动;在圆盘体161一侧并凸设一套筒163,传动片17的另端172嵌置于该套筒163中,借此可使连接件16与锁闩头15、转钮14及锁组座12相连动。限位件18概呈L形板片体,其一板面181与锁闩头15平行对应,另一板面182对应于锁闩座13的缺口136,在板面181中央形成有穿孔183而可供连接件16的套筒163穿伸,板面181两对角隅并贯设有组装孔184而可套置于锁闩座13的凸柱133上,当限位件18组装好后,将凸柱133末端冲压扩大即可使转钮14、锁闩头15及连接件16等构件限位于锁闩座13上。在未上锁的状态下,该锁闩头15收入锁闩座13的容置空间135中;欲上锁时则可由外侧以钥匙旋转锁头122,或者由门板2内侧旋转转钮14,即可带动锁闩头15横向外移卡入门框23的卡嵌槽24内,借此达到上锁门板2的目的。现有锁具1为了使锁闩头15在缩入或突出时具有定位的效果,它是在转钮14上偏心凸设一凸杆143,在锁闩头15上嵌装一扭力弹簧154,该扭力弹簧154一端部155伸向一椭圆状卡槽153中,该卡槽153内壁面并形成一靠抵缘而可供扭力弹簧154靠抵,凸杆143伸置于卡槽153中并恒受扭力弹簧154的端部155压抵,借此,当旋转转钮14时,必须先克服扭力弹簧154的压抵力量才能转动旋钮14,并调整锁闩头15的锁合;在调整好后,借该扭力弹簧154的压抵可使锁闩头15形成定位状态。现有锁具1虽可借扭力弹簧154来使锁闩头15在嵌入或脱离卡嵌槽24时均呈定位状态,然而为了装设该扭力弹簧154,必需在锁闩头15上预先开设嵌槽供扭力弹簧154放置,以及必须开设另一供扭力弹簧154端部155跨置的卡槽153,上述槽孔的开设必须与转钮14的凸柱143相配合,否则易产生组装上的困难;此外在将转钮14的凸杆143对应组装于卡槽153时,往往必须将扭力弹簧154的端部155拨开,才能顺利穿设,其组装上也较麻烦;再者,它必须组装一限位件18来限位锁闩头15等构件,而限位件18是以冲压方式固定,它在组装上也造成加工步骤的繁琐,这是现有锁具1有关锁闩头15在定位的设计上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组装方便的锁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锁具,它可组装在一门板上,用来控制门板与门框间的锁合,所述的门板具有一内侧面,在门板上贯设有一贯孔,所述的门框上凹设有一与门板对应的卡嵌槽;所述的锁具具有内外对接并固设于门板内侧面的一锁闩座及一锁组座,其中锁组座上具有一突出于贯孔的套筒,在套筒上组装一内外轴向设置并可供一钥匙旋动的锁体,而锁闩座上具有一与门板内侧面平行的组装壁,在组装壁上开设一与锁体轴向对应的轴孔,位于组装壁远离锁组座的内侧突出一框壁,此框壁上装设一转钮,该转钮的一轴杆穿经轴孔并与锁体轴向对应连动,上述连动的锁体及转钮并可带动一锁闩头缩入框壁内,或突向门框的卡嵌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钮的轴杆突出于组装壁的外侧设有一开压抵面及一锁压抵面,而锁闩座的组装壁上与两压抵面对应的部位形成两分设于轴孔两侧的卡槽,在两卡槽间架设一抵靠在其中一压抵面上的定位弹片;在上锁的状态下,所述的锁闩头嵌入门框的卡嵌槽,此时定位弹片抵压在转钮的锁压抵面上,而当锁闩头退入锁闩座时,所述的定位弹片压抵于轴杆的开压抵面上,使转钮呈定位状态。所述的转钮的锁、开压抵面的内外位置分别形成一用来限位定位弹片的限位凸缘。所述的锁闩座的组装壁外侧对应于锁、开压抵面的位置分别向外突出两翼片,两翼片间形成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借由在锁闩座中嵌设一可横跨于转钮的轴杆上的定位弹片,在轴杆上与定位弹片相对位置处径向削设锁、开压抵面,借由转动转钮,使其任一压抵面与定位弹片相靠抵时,即可使锁闩头定位于开启或锁合的状态;这种设计由于定位弹片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扭力弹簧,且其相关零件较现有锁具减少,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组装方便的优点。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现有锁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上述现有锁具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组合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纵向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纵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具,它可组装在一门板上,用来控制门板与门框间的锁合,所述的门板具有一内侧面,在门板上贯设有一贯孔,所述的门框上凹设有一与门板对应的卡嵌槽;所述的锁具具有内外对接并固设于门板内侧面的一锁闩座及一锁组座,其中锁组座上具有一突出于贯孔的套筒,在套筒上组装一内外轴向设置并可供一钥匙旋动的锁体,而锁闩座上具有一与门板内侧面平行的组装壁,在组装壁上开设一与锁体轴向对应的轴孔,位于组装壁远离锁组座的内侧突出一框壁,此框壁上装设一转钮,该转钮的一轴杆穿经轴孔并与锁体轴向对应连动,上述连动的锁体及转钮并可带动一锁闩头缩入框壁内,或突向门框的卡嵌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钮的轴杆突出于组装壁的外侧设有一开压抵面及一锁压抵面,而锁闩座的组装壁上与两压抵面对应的部位形成两分设于轴孔两侧的卡槽,在两卡槽间架设一抵靠在其中一压抵面上的定位弹片;在上锁的状态下,所述的锁闩头嵌入门框的卡嵌槽,此时定位弹片抵压在转钮的锁压抵面上,而当锁闩头退入锁闩座时,所述的定位弹片压抵于轴杆的开压抵面上,使转钮呈定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芳溢
申请(专利权)人:范芳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