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12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底部的通孔,通孔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空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有通孔,使得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的过程中,空气能够经通孔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与燃气进行预混合,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果好,而且不会影响外环火的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有大多数家用燃气燃烧器为大气式燃烧器,又称部分预混式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是: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的流速从喷嘴流出,进入引射管,依靠燃气本身能量的引射作用,吸引周围一定量的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为“一次空气”。一次空气和燃气在引射管和燃烧器混合腔内混合,然后经火孔流出,进行燃烧。燃烧过程中从火焰周围吸引空气助燃,这部分空气称为“二次空气”。目前大气式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上形成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燃气分别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内并进行燃烧,在支架上形成外环火和内环火,然而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后,再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这就导致了燃气与空气的预混合效果较差,混合不充分,导致燃烧效率低,而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由于内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会占用一部分空气,导致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燃气在燃烧时的空气不足,影响外环火的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上进风燃烧器,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有通孔,使得燃气在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的燃烧时,通孔能够持续提供和增压空气,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率高,而且不会抢夺外环火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使得燃气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任意燃烧状态下互不干扰,充分体现燃烧器的最大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设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和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底部的通孔,通孔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空气连通。进一步的,外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外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外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一外层引射管以及与第二外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二外层引射管,支架底部设有外层进气管,外层进气管位于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的正下方,且外层进气管与第一外层进气嘴和第二外层进气嘴连通,外层进气管侧壁设有外层进气口。进一步的,第一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2-5度,第一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和第二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也相应地向上倾斜2-5度。进一步的,第一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第二外层进气嘴的出口轴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进一步的,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一外层引射管配合的第一导流斜面以及与第二外层引射管配合的第二导流斜面。进一步的,外层环形进气槽上设有位于第一外层引射管上方的第一盖板以及位于第二外层引射管上方的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配合以将第一外层引射管上端封闭,第二盖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配合以将第二外层引射管的上端封闭。进一步的,第一外层引射管内壁设有第一卡槽,第一盖板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一延伸壁,第一延伸壁贴合于第一卡槽且与第一外层引射管相抵从而使第一盖板盖设于第一外层引射管上,第一盖板上还设有第一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外层引射管内壁设有第二卡槽,第二盖板两侧分别向下设有第二延伸壁,第二延伸壁贴合于第二卡槽且与第二外层引射管相抵从而使第二盖板盖设于第二外层引射管上,第二盖板上还设有第二定位孔,外层环形进气槽内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柱。进一步的,内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内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内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一内层引射管以及与第二内层进气嘴配合的第二内层引射管,支架底部设有内层进气管,内层进气管位于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的正下方,且内层进气管与第一内层进气嘴和第二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进气管侧壁设有内层进气口。进一步的,底座上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座和热电偶安装座,点火针安装座内用以设置点火针,热电偶安装座内用以设置热电偶,支架上设置与安装点火针安装座配合的第一安装槽和与安装热电偶安装座配合的第二安装槽。进一步的,点火针安装座截面呈矩形,热电偶安装座截面呈圆形,第一安装槽相应为矩形,第二安装槽相应地为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上进风燃烧器,燃气经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喷出,外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外层引射管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燃气再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同时内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内,通过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底部设置将内层环形进气槽与外界连通的通孔,使得燃气在经内层环形引射管进气内层环形进气槽内时,燃气流动所产生的负压,会吸引部分空气经通孔进入内层环形进气槽内与燃气进行混合,通孔能够持续提供和增压空气,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效果好,燃烧效率高,而且内层环形进气槽的空气进气量充足,不会抢夺外环火燃烧时所需的空气,不会造成外层环形进气槽内的空气不足,使得燃气在内层环形进气槽、外层环形进气槽任意燃烧状态下互不干扰,充分体现燃烧器的最大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左视)。图5是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仰视)。图7是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俯视)。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1.第一外层进气嘴;12.第二外层进气嘴;13.第一内层进气嘴;14.第二内层进气嘴;15.外层进气管;16.外层进气口;17.内层进气管;18.内层进气口;19.支撑脚;20.支架;21.外层环形进气槽;22.内层环形进气槽;23.通孔;24.第一外层引射管;25.第二外层引射管;26.第一内层引射管;27.第二内层引射管;28.第一导流斜面;29.第二导流斜面;30.第一盖板;31.第二盖板;32.第一延伸壁;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35.第一定位孔;36.第一定位柱;37.点火针安装座;38.热电偶安装座;39.第一安装槽;40.第二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阐释。参见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0和支架20,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底座10底部设有多个支撑脚19,支撑架用以支撑安装支架20,支撑脚19与底座10为铸造一体成型结构,加工制造方便,底座10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20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支架20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21和内层环形进气槽22,外层环形进气槽21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20底部的通孔23,通孔23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空气连通,底座10和支架20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以便空气流通,通孔23以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流动间隙之间连通。燃气经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喷出,外层进气嘴喷出的燃气经外层引射管进入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0)和支架(20),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底座(10)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20)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支架(20)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21)和内层环形进气槽(22),外层环形进气槽(21)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20)底部的通孔(23),通孔(23)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空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0)和支架(20),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底座(10)上设置有外层进气嘴和内层进气嘴,支架(20)底部设有与外层进气嘴配合的外层引射管以及与内层进气嘴配合的内层引射管,其特征在于:支架(20)上设有外层环形进气槽(21)和内层环形进气槽(22),外层环形进气槽(21)通过外层引射管与外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通过内层引射管与内层进气嘴连通,内层环形进气槽(22)的中心设有贯通支架(20)底部的通孔(23),通孔(23)将内层环形进气槽(22)与外界空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进气嘴包括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外层引射管包括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配合的第一外层引射管(24)以及与第二外层进气嘴(12)配合的第二外层引射管(25),支架(20)底部设有外层进气管(15),外层进气管(15)位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正下方,且外层进气管(15)与第一外层进气嘴(11)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连通,外层进气管(15)侧壁设有外层进气口(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分别相对水平面向上倾斜2-5度,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和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也相应地向上倾斜2-5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外层进气嘴(11)的出口轴线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第二外层进气嘴(12)的出口轴线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的进气口轴线同心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环形进气槽(21)内设有与第一外层引射管(24)配合的第一导流斜面(28)以及与第二外层引射管(25)配合的第二导流斜面(2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进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层环形进气槽(21)上设有位于第一外层引射管(24)上方的第一盖板(30)以及位于第二外层引射管(25)上方的第二盖板(31),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风腾燃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