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桂锋专利>正文

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及燃烧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12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3:13
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及燃烧器,它包括:主体盖部,其具有挡物表面;位于主体盖部下方的进气底盖部;该主体盖部与进气底盖部连接形成第一级混合腔;主分火部,其连接于主体盖部上;主分火部具有第二级混合腔,所述第二级混合腔相通于所述第一级混合腔;该主分火部与主体盖部连接形成至少一气流导入腔。它在经济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均具优越性能。它具备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制造成本低、自体结构挡污垢、排流体,经久耐用、燃烧充分、节能环保等优点。它在经济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均具优越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及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现有的燃烧器清洁不方便;使用时锅底产生异物或液体,从锅底下降到燃烧器中,长期使用后异物堆积而影响而火孔排火不畅及污染燃烧器其他部件,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且故障率较高,传统的燃烧器还存在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燃烧不够充分;而且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等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研制了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它具备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制造成本低、自体结构挡污垢、排流体,经久耐用、燃烧充分、节能环保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它包括:主体盖部,其具有挡物表面;位于主体盖部下方的进气底盖部;该主体盖部与进气底盖部连接形成第一级混合腔;主分火部,其连接于主体盖部上;主分火部具有第二级混合腔,所述第二级混合腔相通于所述第一级混合腔;该主分火部与主体盖部连接形成至少一气流导入腔。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盖部连接中央分火盖;该挡物表面具有倾斜部。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分火部包括环盖和组合于环盖之上的分火环,该分火环具有多个内焰孔及外焰孔。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盖部的中部呈凸起状,以使气流导入腔形成有斜向导流底部。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底盖部具有中央进气腔,中央进气腔出气口与中央分火盖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进气腔具有渐变大的发散混合腔段;该主体盖部形成多个连接主分火部的凸起通气腔;所述气流导入腔为多个,气流导入腔的进气口间隔设置。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分火盖具有外火孔和稳焰火孔。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盖部、主分火部和进气底盖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体。同一构思之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它上述方案中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炉座和点火针,所述炉座具有燃气引射腔。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它具备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制造成本低、自体结构挡污垢、排流体,经久耐用、燃烧充分、节能环保等优点。它在经济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均具优越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部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燃烧器部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说明书及附图中所表示出的具有实体形状部件及未示出的支撑构件制作材料,可以适应性地采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其他合成材料;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适应性选用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剪切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及其制作工艺。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且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所示出的,其本技术的实施例较佳地提供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它包括主体盖部1、进气底盖部2和主分火部4等,主体盖部1具有挡物表面11;位于主体盖部1下方连接进气底盖部2;该主体盖部1与进气底盖部2连接形成第一级混合腔3;主分火部4连接于主体盖部1上;主分火部4具有第二级混合腔41,所述第二级混合腔41相通于所述第一级混合腔3;该主分火部4与主体盖部1连接形成至少一气流导入腔5。主体盖部1连接中央分火盖6;该挡物表面11具有倾斜部。主分火部4包括环盖41和组合于环盖41之上的分火环42,该分火环42具有多个内焰孔421及外焰孔422。主体盖部1的中部呈凸起状,以使气流导入腔5形成有斜向导流底部51。进气底盖部2具有中央进气腔21,中央进气腔出气口211与中央分火盖6之间具有间隔空间7。中央进气腔具有渐变大的发散混合腔段212;该主体盖部1形成多个连接主分火部的凸起通气腔12;所述气流导入腔12为多个,气流导入腔5的进气口52间隔设置。中央分火盖6具有外火孔61和稳焰火孔62。具体制作时,可以把主体盖部1、主分火部4和进气底盖部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体。当然也可以把主体盖部1、主分火部4、环盖61、分火环61和进气底盖部2,它们各自采用包含铜质、铁质、铝质材料或合金材料制成一体;再采用螺接、铆接、扣接等结构及方式组装。参见图4-5所示出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烧器,上述的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炉座7和点火针8,所述炉座7具有燃气引射腔71。使用时,燃气燃气引射腔7进入中央进气腔21,再第一级混合腔3内混合,然后从第一级混合腔3通过凸起通气腔12再进入到第二级混合腔41,再从内焰孔421和外焰孔422排出燃烧,燃烧时,外界的空气从气流导入腔5进入补充氧气使燃烧更加充分;当锅底有异物及流体落下时,挡物表面11使异物及流体排出来,或简单清洁就可以防止积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制造成本低、自体结构挡污垢、排流体,经久耐用、燃烧充分、节能环保等优点。它在经济性、实用性和技术性均具优越性能。尽管已经按上述的较佳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可能还存在落在本技术范围内的变更、置换和等同的方案;也可能存在多种替换方式来实现本技术。因此,旨在将所附权利要求书解释为包括落在本技术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更、置换和等价方案;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而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盖部,其具有挡物表面;位于主体盖部下方的进气底盖部;该主体盖部与进气底盖部连接形成第一级混合腔;主分火部,其连接于主体盖部上;主分火部具有第二级混合腔,所述第二级混合腔相通于所述第一级混合腔;该主分火部与主体盖部连接形成至少一气流导入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体盖部,其具有挡物表面;位于主体盖部下方的进气底盖部;该主体盖部与进气底盖部连接形成第一级混合腔;主分火部,其连接于主体盖部上;主分火部具有第二级混合腔,所述第二级混合腔相通于所述第一级混合腔;该主分火部与主体盖部连接形成至少一气流导入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部连接中央分火盖;该挡物表面具有倾斜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火部包括环盖和组合于环盖之上的分火环,该分火环具有多个内焰孔及外焰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体防污染的多级混合分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盖部的中部呈凸起状,以使气流导入腔形成有斜向导流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桂锋范宝华黎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梁桂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