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92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风扇,包括电风扇本体、设于电风扇本体的一转动支撑组件、以及与转动支撑组件转动连接的支撑架;转动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间隙的两块转动支撑板、以及设于各转动支撑板之间且用于与支撑架相配合的连接组件;支撑架具有转动端及自由端,转动端与至少一块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垫片的一侧与转动支撑板贴合设置,垫片的另一侧与转动端贴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风扇本体上只设置一转动支撑组件,因此有效简化了电风扇的结构,提升了电风扇的便携性。在转动端与至少一块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使得支撑架与转动支撑板之间为柔性冲击,二者之间设置有垫片能保证受力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风扇
本技术涉及小型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风扇。
技术介绍
为了追求更佳的工作与学习环境,便携式小型电风扇越来越收到广大上班族与学生的青睐。为了小型电风扇正常使用,小型电风扇通常包括电风扇本体以及用于支撑电风扇本体的支撑架,为了保证小型电风扇的便携性,通常将支撑架设置为与电风扇本体之间为转动连接,使用时将支撑架转动至支撑状态,不使用时将支撑架收起。对于相对的两端均具有转动部的支撑架,其支撑效果较好且电风扇本体对支撑架施加的压力较均匀,但是其导致电风扇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电风扇的结构的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风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风扇的结构不简化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风扇,包括电风扇本体、设于所述电风扇本体的一转动支撑组件、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撑组件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间隙的两块转动支撑板、以及设于各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支撑架相配合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架具有转动端及自由端,所述转动端与至少一块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支撑板贴合设置,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转动端贴合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支撑轴、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撑轴相配合的螺钉;所述转动支撑轴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转动支撑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端与两块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均设有垫片。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直杆与所述第二直杆之间的弧形杆;所述第一直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直杆的轴线垂直,所述转动端位于所述第一直杆远离所述弧形杆的一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直杆远离所述弧形杆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向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直杆与第二直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开设有空置槽。进一步地,所述空置槽内设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置槽相对的两侧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自由端的外部套设有柔性套。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为硅胶套或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为硅胶垫或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电风扇本体上只设置一转动支撑组件,且该转动支撑组件设置在电风扇本体的边缘,因此有效简化了电风扇的结构,提升了电风扇的便携性。在转动端与至少一块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使得支撑架与转动支撑板之间为柔性冲击,二者之间设置有垫片能保证受力更加均匀,能有效的避免转动支撑组件及支撑架的结构产生损坏,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过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风扇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风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风扇本体;2、转动支撑组件;21、转动支撑板;22、连接组件;221、转动支撑轴;222、螺钉;3、支撑架;31、第一直杆;311、转动端;32、第二直杆;321、自由端;33、弧形杆;331、加强筋;34、空置槽;35、连接板;4、垫片;5、柔性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及“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风扇,包括电风扇本体1、设于电风扇本体1的一转动支撑组件2、以及与转动支撑组件2转动连接的支撑架3;转动支撑组件2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一定间隙的两块转动支撑板21、以及设于各转动支撑板21之间且用于与支撑架3相配合的连接组件22;支撑架3具有转动端311及自由端321,转动端311与至少一块转动支撑板21之间设有垫片4,垫片4的一侧与转动支撑板21贴合设置,垫片4的另一侧与转动端311贴合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电风扇本体1上只设置一转动支撑组件2,且该转动支撑组件2设置在电风扇本体1的边缘,因此有效简化了电风扇的结构,提升了电风扇的便携性。但相对于传统的在电风扇本体相对的两端设置转动支撑组件的方式,支撑架3对电风扇本体1支撑的过程中其受到的压力不仅仅沿着转动轴的径向还会产生沿着转动轴轴向的压力,因此支撑架3与转动支撑板21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容易对转动支撑组件2及支撑架3的结构产生损坏,进一步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变大等情况的产生;因此在转动端311与至少一块转动支撑板21之间设有垫片4,使得支撑架3与转动支撑板21之间为柔性冲击,二者之间设置有垫片4能保证受力更加均匀,能有效的避免转动支撑组件2及支撑架3的结构产生损坏,也即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过大的问题。转动支撑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架3抵接的限位板,限位板设于两块转动支撑板21之间,当支撑架3转动一定角度后与该限位板抵接,保证支撑架3在合适的角度内转动,以实现对电风扇本体1的支撑。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风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组件22包括转动支撑轴221、以及与转动支撑轴221相配合的螺钉222;转动支撑轴221开设有用于与螺钉222相配合的螺纹孔,转动端311与转动支撑轴221转动连接。具体地,转动支撑轴221从一侧的转动支撑板21穿过,再穿过支撑架3的转动端311并到达另一块转动支撑板21,再利用螺钉222与转动支撑轴221相配合进而实现将支撑架3转动连接至转动支撑组件2。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风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端311与两块转动支撑板21之间均设有垫片4。具体地,在转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垫片4,保证转底端与两侧的转动支撑板21之间均为柔性冲击,受力更加均匀,能有效的避免转动支撑组件2及支撑架3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风扇本体、设于所述电风扇本体的一转动支撑组件、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撑组件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相间隔设置的两块转动支撑板、以及设于各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支撑架相配合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架具有转动端及自由端,所述转动端与至少一块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支撑板贴合设置,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转动端贴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风扇本体、设于所述电风扇本体的一转动支撑组件、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撑组件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相间隔设置的两块转动支撑板、以及设于各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且用于与所述支撑架相配合的连接组件;所述支撑架具有转动端及自由端,所述转动端与至少一块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一侧与所述转动支撑板贴合设置,所述垫片的另一侧与所述转动端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支撑轴、以及与所述转动支撑轴相配合的螺钉;所述转动支撑轴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转动端与所述转动支撑轴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端与各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均设有所述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直杆、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经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舒乐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