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86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斜度井钻井过程中安装于钻柱上的减振短节。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端、本体及下连接端;本体内部中空;上连接端内设有上中心流道,下连接端内设有下中心流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部分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内部中空、外径不等的三个部分,滑动块中端外径>下端外径>上端外径且均小于本体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滑动块上端伸入上中心流道内,下端与下中心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本体中的刚性减振垫片带动滑动块朝钻柱或钻头运动的向反方向运动,此时弹簧、弹性垫圈压缩,抵消部分相应的振动或冲击,从而起到减振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
本技术属于钻井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斜度井钻井过程中安装于钻柱上的减振短节。
技术介绍
在钻井过程中由钻柱振动和冲击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严重的钻柱振动及冲击对钻铤、随钻测井系统(LWD)、随钻测量系统(MWD)、随钻压力温度测量系统(PTWD)以及钻头等昂贵钻井设备带来的危害尤为突出。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从钻具组合和激振源角度控制振动,通过优选钻井参数和改变钻柱结构避开共振频率,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安装减振器。常用的减振器有两种,一种是弹簧式减振器,其核心组件为碟形弹簧,其核心原理是当钻压过大时,弹賛压缩产生机械摩擦力将钻压吸收,当钻压过小时弹簧伸长释放能量给钻头。另一种是液压减振器,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液压油的体积实现减振。这两种减震器普遍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工具易坏,且减振参数范围小,控制能力固定,对强冲击没有减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随钻减振短节,在不改变现有钻柱组合的条件下,实现减小钻柱振动及冲击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端、本体及下连接端;本体内部中空;上连接端内设有上中心流道,下连接端内设有下中心流道;所述本体内部中空部分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包括内部中空、外径不等的三个部分,滑动块中端外径>下端外径>上端外径且均小于本体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滑动块上端伸入上中心流道内,下端与下中心流道连通;滑动块上端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滑动块中端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装置进行限位,该限位装置与上连接端连接,所述弹簧在滑动块上端与限位装置之间运动;滑动块中端及滑动块下端的交接处与本体之间通过限位块进行固定;滑动块下端与本体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内设有弹性装置;滑动块下端与下连接端之间还设有减振装置;上中心流道、滑动块内部的中空部分、减振装置及下中心流道中间形成贯通的中心流道。所述本体与上连接端之间、本体与下连接端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本体与上连接端之间通过上连接螺纹连接,连接端面通过上密封圈密封;本体与下连接端之间通过下连接螺纹连接。所述本体与限位块之间通过下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弹性装置为弹性垫圈。所述减振装置为刚性减振垫片,刚性减振垫片上设有供中心流道流过的中心孔。所述限位装置为弹簧限位座。所述上中心流道、下中心流道及中心孔的内径相同且大于滑动块内部中空部分的内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结构简单,可以直接连接到钻柱中的随钻测井系统(LWD)、随钻测量系统(MWD)或随钻压力温度测量系统(PTWD)的下端,也可以直接连接到钻柱中钻头的上方,当因钻柱旋转产生振动或冲击时,振动或冲击传到随钻减振短节,本体中的刚性减振垫片带动滑动块朝钻柱或钻头运动的向反方向运动,此时弹簧、弹性垫圈压缩,抵消部分相应的振动或冲击,从而起到减振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连接端;2-上中心流道;3-上密封圈;4-上连接螺纹;5-弹簧限位座;6-弹簧;7-中心流道;8-本体;9-滑动块;10-下密封圈;11-限位块;12-弹性垫圈;13-限位凹槽;14-刚性减振垫片;15-中心孔;16-下连接螺纹;17-下中心流道;18-下连接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端1、本体8及下连接端18;本体8内部中空;上连接端1内设有上中心流道2,下连接端18内设有下中心流道17;所述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包括内部中空、外径不等的三个部分,滑动块9中端外径>下端外径>上端外径且均小于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滑动块9上端伸入上中心流道2内,下端与下中心流道17连通;滑动块9上端套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与滑动块9中端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装置进行限位,该限位装置与上连接端1连接,所述弹簧6在滑动块9上端与限位装置之间运动;滑动块9中端及滑动块9下端的交接处与本体8之间通过限位块11进行固定;滑动块9下端与本体8之间形成限位凹槽13;所述限位凹槽13内设有弹性装置;滑动块9下端与下连接端18之间还设有减振装置;上中心流道2、滑动块9内部的中空部分、减振装置及下中心流道17中间形成贯通的中心流道7。所述本体8与上连接端1之间、本体8与下连接端18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本体8与上连接端1之间通过上连接螺纹4连接,连接端面通过上密封圈3密封;本体8与下连接端18之间通过下连接螺纹16连接。所述本体8与限位块11之间通过下密封圈10进行密封。所述弹性装置为弹性垫圈12。所述减振装置为刚性减振垫片14,刚性减振垫片14上设有供中心流道流过的中心孔15。所述限位装置为弹簧限位座5。所述上中心流道2、下中心流道17及中心孔15的内径相同且大于滑动块9内部中空部分的内径。本技术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可以直接连接到钻柱中的随钻测井系统(LWD)、随钻测量系统(MWD)或随钻压力温度测量系统(PTWD)的下端,也可以直接连接到钻柱中钻头的上方,当因钻柱旋转产生振动或冲击时,振动或冲击传到随钻减振短节,本体8中的刚性减振垫片14带动滑动块9朝钻柱或钻头运动的向反方向运动,此时弹簧6、弹性垫圈12压缩,抵消部分相应的振动或冲击,从而起到减振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端(1)、本体(8)及下连接端(18);本体(8)内部中空;上连接端(1)内设有上中心流道(2),下连接端(18)内设有下中心流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包括内部中空、外径不等的三个部分,滑动块(9)中端外径>下端外径>上端外径且均小于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滑动块(9)上端伸入上中心流道(2)内,下端与下中心流道(17)连通;滑动块(9)上端套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与滑动块(9)中端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装置进行限位,该限位装置与上连接端(1)连接,所述弹簧(6)在滑动块(9)上端与限位装置之间运动;滑动块(9)中端及滑动块(9)下端的交接处与本体(8)之间通过限位块(11)进行固定;滑动块(9)下端与本体(8)之间形成限位凹槽(13);所述限位凹槽(13)内设有弹性装置;滑动块(9)下端与下连接端(18)之间还设有减振装置;上中心流道(2)、滑动块(9)内部的中空部分、减振装置及下中心流道(17)中间形成贯通的中心流道(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斜度井随钻减振短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端(1)、本体(8)及下连接端(18);本体(8)内部中空;上连接端(1)内设有上中心流道(2),下连接端(18)内设有下中心流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设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包括内部中空、外径不等的三个部分,滑动块(9)中端外径>下端外径>上端外径且均小于本体(8)内部中空部分的直径;滑动块(9)上端伸入上中心流道(2)内,下端与下中心流道(17)连通;滑动块(9)上端套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一端与滑动块(9)中端的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限位装置进行限位,该限位装置与上连接端(1)连接,所述弹簧(6)在滑动块(9)上端与限位装置之间运动;滑动块(9)中端及滑动块(9)下端的交接处与本体(8)之间通过限位块(11)进行固定;滑动块(9)下端与本体(8)之间形成限位凹槽(13);所述限位凹槽(13)内设有弹性装置;滑动块(9)下端与下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枝张晓斌马振锋冯晓炜赵思远郭兴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