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712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发动机散热器,其结构包括吊耳、固定座、进水口、出风口、散热主体、冷却水出口、散热片,吊耳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左侧上表面,固定座右侧上表面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散热主体内部相连接,出风口嵌在散热主体右侧前表面,散热主体左侧下端设有冷却水出口,散热片嵌在散热主体外表面,通过热传动机构吸取发动机的热量进行工作,使得风能机构产生风能对发动机进行散热,肯据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大小进行相对应的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佳,并且通过驱动机构使得散热机构运行,将散热主体内部的热能不会太高,确保散热的工作效率,通过热膨胀机构受热膨胀的原理使得循环水泵机构自动打开,将冷却的液体排向发动机进行降温,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散热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发动机散热器。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轨道特种车辆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重要附件,是水冷式内燃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正常工作,保证了发动机乃至整个车辆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但是现有技术的发动机散热器在对发动机进行散热的工作时,散热的效果还不是很好,并且自身也会产生热能,如果自身的热能不能及时散出的话,将会影响到散热器的工作,降低的散热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发动机散热器,其结构包括吊耳、固定座、进水口、出风口、散热主体、冷却水出口、散热片,所述吊耳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左侧上表面,所述固定座右侧上表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散热主体内部相连接,所述出风口嵌在散热主体右侧前表面,所述散热主体左侧下端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散热片嵌在散热主体外表面。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主机外壳、热传动机构、风能机构、驱动机构、冷却机构、散热机构、热膨胀机构、循环水泵机构,所述主机外壳上表面与固定座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出风口嵌在主机外壳前表面右端,所述热传动机构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内部上端,所述热传动机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散热器,其结构包括吊耳(1)、固定座(2)、进水口(3)、出风口(4)、散热主体(5)、冷却水出口(6)、散热片(7),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2)左侧上表面,所述固定座(2)右侧上表面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与散热主体(5)内部相连接,所述出风口(4)嵌在散热主体(5)右侧前表面,所述散热主体(5)左侧下端设有冷却水出口(6),所述散热片(7)嵌在散热主体(5)外表面。所述散热主体(5)包括主机外壳(51)、热传动机构(52)、风能机构(53)、驱动机构(54)、冷却机构(55)、散热机构(56)、热膨胀机构(57)、循环水泵机构(58),所述主机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散热器,其结构包括吊耳(1)、固定座(2)、进水口(3)、出风口(4)、散热主体(5)、冷却水出口(6)、散热片(7),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2)左侧上表面,所述固定座(2)右侧上表面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与散热主体(5)内部相连接,所述出风口(4)嵌在散热主体(5)右侧前表面,所述散热主体(5)左侧下端设有冷却水出口(6),所述散热片(7)嵌在散热主体(5)外表面。所述散热主体(5)包括主机外壳(51)、热传动机构(52)、风能机构(53)、驱动机构(54)、冷却机构(55)、散热机构(56)、热膨胀机构(57)、循环水泵机构(58),所述主机外壳(51)上表面与固定座(2)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出风口(4)嵌在主机外壳(51)前表面右端,所述热传动机构(52)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上端,所述热传动机构(52)右端与风能机构(53)左上端活动连接,所述风能机构(53)右端位于出风口(4)后端,所述驱动机构(54)右端固定安装在风能机构(53)左端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4)左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冷却机构(55)右端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4)左上端焊接于散热机构(56)右端并且机械连接,所述散热机构(56)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左上端,所述热膨胀机构(57)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底面,所述热膨胀机构(57)左端与循环水泵机构(58)中部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机构(58)右上端与进水口(3)相连接,所述循环水泵机构(58)左下端与冷却水出口(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动机构(52)包括热气室(521)、滑动块(522)、移动杆(523)、固定杆(524)、U形滑杆(525)、联动杆组(526)、加固座(527)、旋转盘(528),所述热气室(521)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上端,所述滑动块(522)安装在热气室(521)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杆(523)左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滑动块(522)右端内部并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杆(523)中部贯穿于固定杆(524)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杆(524)上端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上表面,所述移动杆(523)右端与U形滑杆(525)固定连接,所述U形滑杆(525)与联动杆组(526)一端固定安装在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联动杆组(526)中部固定安装在加固座(527)上,所述加固座(527)上端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上表面,所述联动杆组(526)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盘(528)上并且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盘(528)与风能机构(53)上端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机构(53)包括驱动皮带(531)、驱动转盘(532)、联动皮带(533)、风扇(534)、风扇座(535),所述驱动转盘(532)通过驱动皮带(531)与上方的旋转盘(528)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转盘(532)通过联动皮带(533)与右端的风扇(534)活动连接,所述风扇(534)位于出风口(4)后端,所述风扇(534)安装在风扇座(535)下端,所述风扇座(535)上端固定安装在主机外壳(51)内部上表面,所述驱动转盘(532)与驱动机构(54)固定安装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4)包括固定块(541)、移动框架(542)、驱动杆(543)、滑块(544)、固定滑板(545)、轨迹转杆(546),所述固定块(541)固定安装在驱动转盘(532)上,所述固定块(541)安装在移动框架(542)内部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框架(542)左侧表面与驱动杆(543)右端相焊接并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杆(5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昊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