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664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涉及布料切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架,第一连接杆周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橡胶滚筒,轴承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橡胶滚筒,第二连接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切割刀,条形贯穿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液压杆,电液压杆一端与第二块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橡胶滚筒和切割刀的配合,使上下橡胶滚筒之间前进移动的布料,带动切割刀转动,从而对布料进行切割工作,自动化程度较高,解决了现有布料裁剪一般通过剪刀进行加工,剪切出的布料边缘不整齐,速度较慢,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剪切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
本技术属于布料切割
,特别是涉及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
技术介绍
反光布是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用涂层或覆膜的工艺做在布基表面,使得普通的布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主要用于和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反光服、各类职业服、工作服、时装、鞋帽、手套、背包、个人防护用品、户外用品等,也可制作成各类反光制品、饰品。布料在加工之前需要进行裁剪划分,以便达到缝制效果,现有布料一般呈卷状存放,需要将布料进行一定的裁剪分割成所需的尺寸,以满足制作的要求。一般布料裁剪主要通过剪刀进行加工,普通的剪刀剪切出的布料边缘不整齐,速度较慢,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剪切效率低。布料在裁剪过程中处于松弛状态,不容易控制裁剪轨迹,裁剪时容易偏离轨迹,影响裁剪效果,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布料报废,影响布料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橡胶滚筒和切割刀的配合,使上下橡胶滚筒之间前进移动的布料,带动切割刀转动,从而对布料进行分割工作,自动化程度较高,解决了现有布料裁剪一般通过剪刀进行加工,剪切出的布料边缘不整齐,速度较慢,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剪切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橡胶滚筒和弹簧的配合,上橡胶滚筒向下压迫下橡胶滚筒,使下橡胶滚筒连接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上下橡胶滚筒之间的布料处于张紧状态,方便布料的切割工作,解决了现有布料在裁剪过程在处于松弛状态,不容易控制裁剪轨迹,裁剪时容易偏离轨迹,影响裁剪效果,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布料报废,影响布料生产加工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条形贯穿孔;所述条形贯穿孔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一表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一块体;所述第一块体一表面与条形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块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一橡胶滚筒;所述导轨一表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橡胶滚筒;所述第二连接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切割刀;所述条形贯穿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块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贯穿孔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液压杆;所述电液压杆一端与第二块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三个所述切割刀分别位于相邻第二橡胶滚筒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收料卷筒;所述收料卷筒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相对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放料卷筒。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橡胶滚筒和切割刀的配合,橡胶滚筒和切割刀交替错落分布在连接杆上,使上下橡胶滚筒之间前进移动的布料,依次带动橡胶滚筒和切割刀转动,转动的切割刀对布料进行分割工作,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布料切割的效率,避免了布料裁剪一般通过剪刀进行加工,剪切出的布料边缘不整齐,速度较慢,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剪切效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橡胶滚筒和弹簧的配合,上橡胶滚筒向下压迫下橡胶滚筒,使下橡胶滚筒连接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使上下橡胶滚筒之间的布料处于张紧状态,方便布料的切割工作,使布料在分割的过程中不易产生褶皱,切割轨迹不易发生偏移,避免了布料在裁剪过程在处于松弛状态,不容易控制裁剪轨迹,裁剪时容易偏离轨迹,影响裁剪效果,严重时可能直接导致布料报废,影响布料生产加工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条形贯穿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101-条形贯穿孔,102-导轨,103-滑块,104-第一块体,105-第一连接杆,106-第一橡胶滚筒,107-第二块体,108-轴承,109-第二连接杆,110-第二橡胶滚筒,111-切割刀,112-弹簧,113-电液压杆,114-电机,115-收料卷筒,116-放料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为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条形贯穿孔101;条形贯穿孔10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导轨102;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一块体104;第一块体104一表面与条形贯穿孔101滑动连接;第一块体104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5;第一连接杆105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一橡胶滚筒106;条形贯穿孔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12;弹簧112一端与第一块体104固定连接。其中,条形贯穿孔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液压杆113;电液压杆113一端与第二块体107固定连接;电液压杆113通过第二块体107、第二连接杆109带动第二橡胶滚筒110和切割刀111向下移动。其中,滑块103和导轨102截面均为T形结构,限制第一块体104、第二块体107只能竖直上下移动。其中,支架1相对两侧面之间转动连接有放料卷筒116;放料卷筒116上缠绕着待分割的布料;支架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4;电机114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收料卷筒115;收料卷筒115一端与支架1转动连接;收料卷筒115上缠绕在分割后的布料;电机114带动收料卷筒115转动;为布料前进移动提供动力。其中,电液压杆113、电机114均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电性连接。其中如图2-4所示,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二块体107;第二块体107内部设置有轴承108;轴承108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9;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橡胶滚筒110;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切割刀111;三个切割刀111分别位于相邻第二橡胶滚筒110之间;切割刀111为圆形结构;且切割刀111直径大于第二橡胶滚筒110截面圆直径。其中,第一橡胶滚筒106和第二橡胶滚筒110长度规格相同,第一橡胶滚筒106和第二橡胶滚筒110配合共同夹持着前进的布料;橡胶增加滚筒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其中,连接收料卷筒115和放料卷筒116的布料平铺在第一橡胶滚筒106上;控制器启动电液压杆113;电液压杆113伸长依次通过第二块体107、第二连接杆109带动第二橡胶滚筒110和切割刀111向下移动;使第二橡胶滚筒110与第一橡胶滚筒106对应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条形贯穿孔(101);所述条形贯穿孔(10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导轨(102);所述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一块体(104);所述第一块体(104)一表面与条形贯穿孔(1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块体(104)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5);所述第一连接杆(105)周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橡胶滚筒(106);所述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二块体(107);所述第二块体(107)内部设置有轴承(108);所述轴承(108)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9);所述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橡胶滚筒(1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切割刀(111);所述条形贯穿孔(10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12);所述弹簧(112)一端与第一块体(10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反光饰条生产用分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条形贯穿孔(101);所述条形贯穿孔(101)相对两侧面均开设有导轨(102);所述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一块体(104);所述第一块体(104)一表面与条形贯穿孔(10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块体(104)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5);所述第一连接杆(105)周侧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橡胶滚筒(106);所述导轨(102)一表面通过滑块(103)滑动连接有第二块体(107);所述第二块体(107)内部设置有轴承(108);所述轴承(108)轴心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9);所述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橡胶滚筒(1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9)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切割刀(111);所述条形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硕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