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64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以及对称分别安装在预制柱两侧外壁上的两个预制梁,所述预制柱内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所述两个L型钢板的一端与地面平行且均穿出预制柱;所述每个预制梁一端的端面延伸至预制梁内设置有通孔,所述两个预制梁均通过插入通孔内的L型钢板一端安装在预制柱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每个预制梁的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与每个预制梁对应的预制柱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且等距离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所述设置在预置梁上的每个固定孔以及相对应水平平行设置在预制柱上的每个固定孔之间安插有U型插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综合强度高,能对梁柱之间固定性进行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是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进行预制梁与预制柱的安装过程中,常采用在预制柱上设置钢板或钢筋等金属材料与预制梁焊接或栓接,以实现预制梁的固定安装,但是,预制梁与预制柱通常如若直接进行焊接会导致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节点存在整体性差和抗震性差的缺点,因此设计一种能将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且连接节点起荷载传递作用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以及对称分别安装在预制柱两侧外壁上的两个预制梁,所述预制柱内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所述两个L型钢板的一端与地面平行且均穿出预制柱;所述每个预制梁一端的端面延伸至预制梁内设置有通孔,所述两个预制梁均通过插入通孔内的L型钢板一端安装在预制柱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每个预制梁的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与每个预制梁对应的预制柱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且等距离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所述设置在预置梁上的每个固定孔以及相对应水平平行设置在预制柱上的每个固定孔之间安插有U型插件。优选的,所述每个预制梁的下端面与预制柱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三角形承台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竖直设置在预置柱内的两个L型钢板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穿孔,且从预制柱两侧外壁至两个穿孔中安装有高强螺栓,所述高强螺栓设置在预制梁上方。优选的,所述通孔与通孔下方的一个固定孔之间的距离与竖直方向的每两个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U型插件从而能抵抗预制梁的横向荷载;通过设置的三角形承台,能为L型钢板减少剪力;通过设置的高强螺栓,能承担预制梁的自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综合强度高,能对梁柱之间固定性进行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预制梁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L型钢板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U型插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制柱,2、预制梁,11、L型钢板,12、三角形承台,13、穿孔,14、高强螺栓,21、通孔,22、固定孔,23、U型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1以及对称分别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外壁上的两个预制梁2。预制柱1内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11,两个L型钢板11的一端与地面平行且均穿出预制柱1;每个预制梁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预制梁2内设置有通孔21,两个预制梁2均通过插入通孔21内的L型钢板11一端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的外壁上,从而进行初步固定预制梁2。竖直设置在预置柱1内的两个L型钢板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穿孔13,且从预制柱1两侧外壁至两个穿孔13中安装有高强螺栓14,从而承担预制梁的自重,高强螺栓14设置在预制梁2上方。每个预制梁2的下端面与预制柱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三角形承台12进行固定,三角形承台12为上方的L型钢板11减少剪力。每个预制梁2的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与每个预制梁对应的预制柱1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且等距离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22,设置在预置梁上的每个固定孔22以及相对应水平平行设置在预制柱1上的每个固定孔22之间安插有U型插件23,U型插件23能抵抗预制梁2的横向荷载。通孔21与通孔21下方的一个固定孔22之间的距离与竖直方向的每两个固定孔22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保证固定孔22与通孔21之间不形成脆性从而破坏通孔21。上述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1)以及对称分别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外壁上的两个预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内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11),所述两个L型钢板(11)的一端与地面平行且均穿出预制柱(1);所述每个预制梁(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预制梁(2)内设置有通孔(21),所述两个预制梁(2)均通过插入通孔(21)内的L型钢板(11)一端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每个预制梁(2)的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与每个预制梁对应的预制柱(1)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且等距离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22),所述设置在预置梁上的每个固定孔(22)以及相对应水平平行设置在预制柱(1)上的每个固定孔(22)之间安插有U型插件(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1)以及对称分别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外壁上的两个预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1)内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钢板(11),所述两个L型钢板(11)的一端与地面平行且均穿出预制柱(1);所述每个预制梁(2)一端的端面延伸至预制梁(2)内设置有通孔(21),所述两个预制梁(2)均通过插入通孔(21)内的L型钢板(11)一端安装在预制柱(1)两侧的外壁上;所述每个预制梁(2)的两侧的侧壁上以及与每个预制梁对应的预制柱(1)两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竖直且等距离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22),所述设置在预置梁上的每个固定孔(22)以及相对应水平平行设置在预制柱(1)上的每个固定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伟李为崔建华陈伟刘文杰张一弛马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