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
技术介绍
建筑产业化是一种新的业态模式,随着房地产产业在社会中的不断发展,建筑产业化的模式也随着建筑经济的变化逐步形成,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普及。而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节点因为涉及将各个预制配件进行连接,所以最为关键,而在保证结构安全以外,能否综合考虑到生产和施工的便捷性,更是决定了该节点应用能否推广和普及。关于装配式叠合梁做法中主次梁节点大样,现行国家标准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G310-1~2中主要提供了两种主次梁节点做法,第一种做法是采用钢筋灌浆套筒连接,主次梁间留有现浇段的做法;第二种做法是没有设置现浇段的搁置式主次梁连接节点。第一种做法因为要留灌浆套筒及做现浇段,施工相对不方便,而且不符合装配式简单快捷的特点。第二种做法则存在以下缺陷:一、无论是用于搁置的钢牛腿和钢筋混凝土挑耳均突出主梁两侧,影响建筑空间的使用,需要后期装修做特别处理隐藏,实用性不强;二、前面两种主梁下部需预留钢牛腿和挑耳位置,对主次梁高差有要求,使用范围受限;三、钢牛腿在后期防锈维护中比较麻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设有叠合主梁(1)和叠合次梁(2),所述叠合主梁(1)由主梁预制部分(11)和主梁现浇部分(12)组成,所述叠合次梁(2)由次梁预制部分(21)和次梁现浇部分(22)组成;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的侧面与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面交接,该主梁预制部分(11)侧面的顶部位置设有凹槽(11a),且所述凹槽(11a)的底面固定有底面钢板(31);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部埋设有牛担板(41),所述牛担板(41)从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面部分伸出,且所述牛担板(41)的伸出部分搁置在所述底面钢板(31)上;所述叠合次梁(2)的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设有叠合主梁(1)和叠合次梁(2),所述叠合主梁(1)由主梁预制部分(11)和主梁现浇部分(12)组成,所述叠合次梁(2)由次梁预制部分(21)和次梁现浇部分(22)组成;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的侧面与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面交接,该主梁预制部分(11)侧面的顶部位置设有凹槽(11a),且所述凹槽(11a)的底面固定有底面钢板(31);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部埋设有牛担板(41),所述牛担板(41)从所述次梁预制部分(21)的端面部分伸出,且所述牛担板(41)的伸出部分搁置在所述底面钢板(31)上;所述叠合次梁(2)的梁面筋(221)锚入所述主梁现浇部分(12),所述主梁现浇部分(12)和次梁现浇部分(22)的混凝土注满所述凹槽(11a)并一次浇筑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a)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凹槽(11a)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凹槽(11a)的竖向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底面钢板(31)固定连接有两块侧面钢板(32),以形成具有梯形竖向剖面的整体构件,并且,所述两块侧面钢板(32)分别固定在所述凹槽(11a)的两个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钢板(31)与所述凹槽(11a)的底面固定连接的方式,以及所述侧面钢板(32)与所述凹槽(11a)的侧面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底面钢板(31)和侧面钢板(32)的外侧面均焊接有多根锚固钢筋(33),所述锚固钢筋(33)预埋在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钢板(31)与所述两块侧面钢板(32)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所述底面钢板(31)与所述两块侧面钢板(32)焊接连接,或者,所述底面钢板(31)与所述两块侧面钢板(32)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预埋有两组加强构造钢筋(5),该两组加强构造钢筋(5)沿所述主梁预制部分(1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其中一组所述加强构造钢筋(5)从所述凹槽(11a)的下方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合较大剪力的装配式主次梁节点,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加强构造钢筋(5)均含有第一加强筋(51),该第一加强筋(51)由第一上侧水平段(511)、第一倾斜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雄斌,曾红川,叶蓓,丁蕾,邱俊琛,郑海虹,陈发东,刘烽锋,范炳礼,林兰,朱桂滨,林英鹏,颜欣然,严小龙,邓吉晨,梁冰,钟材颖,张蔓,黎宏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