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昭瑢专利>正文

电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63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装在门板上的电动锁,所述电动锁是以一手控机构和一电控机构来控制一锁控机构作动,其中手控机构的一控杆可直接连动锁控机构,其上套设有啮合的定位齿盘和旋动齿盘,旋动齿盘并和一控盘套合连动;而电控机构是以一电动机传动一可和定位齿盘啮合的衔接齿轮转动,当控杆受到手控旋转时,定位齿盘和控盘可旋转和一光电开关错开或对应,而当电动机驱动衔接齿轮旋转时,可带动控盘旋转,以进行电动操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锁,尤指一种可以手动或电动方式启闭锁栓的电动锁。电动锁是一种可以手动或电动方式启闭锁栓的锁具,为了达到该项目的,台湾公告号第363657号新型专利案所提供的“改良型电动锁具”是利用齿轮组来连动锁栓和电动机的轴心,借由电动机来驱动锁栓旋转。为了控制电动机运转的行程,上述专利案设有一可随锁栓旋转的止动转盘,再于适当位置组装一微动开关,借止动转盘边缘切割的凹、凸缘部,来控制微动开关启闭电源。上述台湾专利案虽可以达到手动和电动启闭锁栓的目的,但电动机启闭的行程是由止动转盘边缘切割的凹、凸缘部来控制,当电动锁上的锁栓突出长度不同时,电动机转动的时间就需要改变,而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时间,必需改变止动转盘边缘的凹、凸缘部的长度。因此,只要组装电动锁的锁栓长度不同,就必需提供与之相配的止动转盘,故造成元件适用性差及制造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元件适用性佳,调整电动行程时不必更换配合元件的电动锁。本技术的电动锁是组装在一门板上,该门板枢接在一门框上并可以枢接部位为支点旋摆;所述电动锁具有固设在门板上的一锁控机构及一基座,其中锁控机构具有一可突向门框以产生定位效果的锁栓,而基座上预留有一主容室及一电池容室,在座体上设置一与主容室相通的控杆穿孔。其特点在于该电动锁更包含一手控机构,具有一由控杆穿孔穿入主容室的控杆,上述控杆具有一突出于主容室外的旋控部,以及一位在主容室内的控杆部,在控杆部上扣设恒受一弹性元件抵接啮合的一定位齿盘和一旋动齿盘,其中该旋动齿盘并和一控盘套合连动,而控盘上径向突出一感应部;一电控机构,架设在基座上,其包含至少一装设在基座的电池容室内的电池,以及一架设在基座的主容室内的电动机,上述电动机的一输出轴与定位齿盘间借一衔接齿轮相啮合,在基座上并架设一可和控盘的感应部对应的光电开关;当控杆受到手控旋转时,定位齿盘和套合的控盘可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旋转,并和光电开关错开或对应以进行手控操作;而当电动机驱动衔接齿轮旋转时,可带动定位齿轮及啮合的旋动齿盘及控盘旋转以进行电动操控。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电动锁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和门板、门框对应关系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控机构及电控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在关闭状态的组合前视图;以及图7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在开启状态的组合前视图。参阅图1、2,本实施例的电动锁1是组装在一门板11上,所述门板11并枢设在一门框12间,该门板11上具有彼此平行的一内侧面111和一外侧面112,在内、外侧面111、112间具有一垂直的连接面113,而门框12上和连接面113对应的部位开设一锁栓孔121和一卡栓孔122。本实施例的电动锁1包括一锁栓机构2、一锁钥机构3、一基座4、一手控机构5、一电控机构6及一门把机构7;其中该锁栓机构2,固设在门板11的连接面113上,其具有一可受控制突向门框12的锁栓孔121的锁栓21,和一突向卡栓孔122的卡栓22。该锁钥机构3,固设在门板11的外侧面112,并可供钥匙插设旋转,以控制锁栓21突向锁栓孔121,或自锁栓孔121缩入连接面113。上述锁栓机构2和锁钥机构3都是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配合图3、4,该基座4,固设在门板11的内侧面111,其具有一和内侧面111平行的侧板41,该侧板41周缘向内侧面111方向延伸一环贴靠在内侧面111的环壁42,在环壁42和侧板41间构成一主容室43,该侧板41上靠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控杆穿孔411,在控杆穿孔411下方开设一门把穿孔412,其上方开设两左右对应的螺孔413,上述螺孔413周缘延伸一环和环壁42等高的螺孔突柱414,而控杆穿孔411和门把穿孔412周缘各别延伸一环限位壁415、416,在螺孔413和控杆穿孔411间突出两螺丝突柱417,以及两相邻的光电架柱418。另外,位于主容室43内装设彼此平行的一内夹片44和一外夹片45,所述内夹片44组装在环壁42间并和侧板41平行,其上开设有多数通孔441供螺丝突柱417、光电架柱418、限位壁415、416突出,在片体上下两侧各别开设一缺口442,两缺口442上分别水平突出一限位片443,以控杆穿孔411为中心在片体上突出三个同圆周的第一突台444,在其中一第一突台444下方突出一具有一插孔445的第二突台446,第二突台446旁则是水平突出一电动机基架447和一电动机轴架448;而外夹片45是借四支螺设在螺丝突柱417的螺丝46架设在主容室43内,在片体上设置一和控杆穿孔411轴向对应的第一对孔451、一和门把穿孔412对应的第二对孔452,以及一和插孔445对应的第三对孔453,为了增进内、外夹片44、45对接後的稳固性,在外夹片45上下位置开设两可供两限位片443插设的限位孔454。又该侧板41底端延伸一凹凸的延伸板47,此延伸板47上具有一开口朝向面板41的电池容室471,以及一开口朝向门板11的电路容室472,在电池容室471上盖设一电池盖板48。参阅图3、5,该手控机构5架设在控杆穿孔411和基座4的主容室43内,它包含一由控杆穿孔411穿入主容室43的控杆51。上述控杆51突出于侧板41的部位具有一方便控制的旋控部511,在旋控部511朝主容室43的方向突出一略呈椭圆形的控杆部512。此控杆部512上设有两内凹的凹沟513,其中靠近侧板41的凹沟513上扣设一内扣环52,使控杆51、侧板41和内夹片44结合成一体,在两凹沟513间的控杆部512上剖切两对应的剖面514,于控杆部512上再由内向外依序套设一定位齿盘53、一旋动齿盘54、一控盘55和一弹性元件56。上述各元件都夹设在内、外夹片44、45间,并借一扣设在控杆51的凹沟513上的一外扣环57组装在上述控杆部512上。其中该定位齿盘53上具有一靠向侧板41的大齿部531和一远离侧板41的环齿部532,在盘体中央具有一圆形供控杆51的控杆部512穿过的圆形通孔533。旋动齿盘54上具有一和环齿部532内外啮合的环齿部541,在盘体靠向外夹片45的部位突出一略呈椭圆形的定位突台542,此盘体中央具有一断面和控杆51的控杆部512对应套合的第一卡孔543。控盘55恒受弹性元件56压抵靠向旋动齿盘54,在盘体上具有一和旋动齿盘54上的定位突台542卡合的第二卡孔551,盘体周缘朝光电架柱418的位置再径向突出一感应部552。配合参阅图6,该电控机构6包含一架设在电动机基架447上的电动机61,该电动机61的一输出轴611向电动机轴架448突伸,其上套设有一第一齿轮62。上述第一齿轮62和一借一支轴63架设在插孔445上的衔接齿轮64相啮合,此衔接齿轮64朝向侧板41的方向具有一小齿部641,该小齿部641并和定位齿盘53的大齿部531啮合,在基座2的两光电架柱418上架设一光电开关65,上述光电开关65和电动机61同时借电线66与一组装在基座4的电路容室472内的电路基板67连接,此电路基板67并和组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锁,它是组装在一门板上,该门板枢接在一门框上并可以枢接部位为支点旋摆;所述电动锁具有固设在门板上的一锁控机构和一基座,其中锁控机构具有一可突向门框以产生定位效果的锁栓,而基座上预留有一主容室及一电池容室,在座体上设置一与主容室相通的控杆穿孔;其特征在于:该电动锁更包含:一手控机构,具有一由控杆穿孔穿入主容室的控杆,上述控杆具有一突出于主容室外的旋控部,以及一位在主容室内的控杆部,在控杆部上扣设恒受一弹性元件抵接啮合的一定位齿盘和一旋动齿盘,其中旋动齿盘和一控盘套合连动,而控盘上径向突出一感应部;一电控机构,架设在基座上,其包含至少一装设在基座的电池容室内的电池,以及一架设在基座的主容室内的电动机,上述电动机的一输出轴与定位齿盘间借一衔接齿轮相啮合,在基座上并架设一可和控盘的感应部对应的光电开关;当控杆受到手控旋转时,定位齿盘及套合的控盘可克服弹性元件的弹力旋转,并和光电开关错开或对应以进行手控操作;而当电动机驱动衔接齿轮旋转时,可带动定位齿轮及啮合的旋动齿盘及控盘旋转以进行电动操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昭瑢林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吕昭瑢林永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