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653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塔、预热器、蒸氨塔、冷凝器、气液分离罐和洗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塔的顶部固定有碱液发生器,所述PH调节塔的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氮废水进料管道,所述PH调节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管道,所述PH调节塔底部的一侧固定有PH测试仪,所述预热器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出料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固定连通,所述预热器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出料管道,此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采用先进的冷凝和吸收优化装置组合,氨气回收率可达95%以上,氨气浓度在正常冷却水情况下,其氨水浓度可达15‑22%,纯水可达到工业级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
,具体为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目前大部分所采用的物化法进行氨氮废气的处理,常常将氨氮废水中的氨气提取出来,但是传统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对于从氨氮废水中提取氮气的回收率较低,对于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并不完善,不能较大回收氨氮废水中的氮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塔、预热器、蒸氨塔、冷凝器、气液分离罐和洗氨塔,所述PH调节塔的顶部固定有碱液发生器,所述PH调节塔的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氮废水进料管道,所述PH调节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管道,所述PH调节塔底部的一侧固定有PH测试仪,所述预热器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出料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水泵,所述预热器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出料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蒸氨塔固定连通,所述蒸氨塔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进料管道,所述第二出料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三进料管道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水泵,所述蒸氨塔的顶部固定有氨气排放管道,所述蒸氨塔的底部固定有回流管道,所述冷凝器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气进料管道,所述冷凝器顶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第四出料管道,所述冷凝器的底部固定有气液共存排放管道,所述第四出料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洗氨塔固定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五进料管道,所述气液共存排放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五进料管道,且运输管道之间固定有第三气泵,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部的一侧通过回流泵和运输管道与蒸氨塔回流管道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洗氨塔包括塔体、出气盖、出液盖、喷水装置、喷头、降温管和进水装置,所述塔体的顶部与出气盖固定连通,所述塔体的底部与出液盖固定连通,所述出气盖的顶部固定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液盖的底部固定有出液管道,所述塔体底部的一侧固定有进气管道,所述第四出料口管道通过运输管道与进气管道固定连通,所述塔体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共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塔体的两侧,所述凹槽位于进气管道的上方,所述喷水装置的一端依次穿过凹槽与进水装置滑动连接,所述喷水装置两组,且喷水装置对称分布在塔体的两侧,所述塔体的内部与降温管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管共两组,且降温管对称分布在靠近进水管道上方的一组喷水装置的上下两侧,所述喷水装置位于塔体部分的侧面与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共有若干个,且均匀对称在喷水装置位于塔体部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板、电机和旋转水管,所述固定板与塔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水管密封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水管密封端位于凹槽内,所述旋转水管通过轴承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水管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塔体另一侧的凹槽与进水装置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喷头对称固定在旋转水管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和进水管道,所述第一密封圈与进水管道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水管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密封圈与进水管道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塔体内部连通出固定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旋转水管远离电机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含氨氮废水先利用PH调节塔进行PH值的调节,通过PH测试仪对氨氮废水的PH进行监控,再氨氮废水通入到预热器中,利用蒸氨塔塔釜高温出水换热升温后进入蒸氨塔,与蒸氨塔塔底的高温蒸汽逆流接触,在碱性、高温条件和动力作用下使水中氨含量逐渐降低,从蒸氨塔顶部的氨气排放管道逸出的含氨气体进入冷凝器。部分含氨气体被冷凝后进入气液分离罐,再由回流泵送入蒸氨塔回流,冷凝器逸出的含氨气进入洗氨塔,采用工艺水或纯水进行循环喷淋吸收得到浓度为15-20%的氨水,洗氨塔顶部的出气管道逸出不凝气体达标高空排放,得到的氨水统一送入氨水储罐,该套装置采用先进的冷凝和吸收优化装置组合,氨气回收率可达95%以上,氨气浓度在正常冷却水情况下,其氨水浓度可达15-22%,纯水可达到工业级氨水。2、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管道,旋转管道实现自传,固定在旋转管道上的喷头,可实现自传喷水,且喷水装置共两组,从下到上,实现两次水溶解氨气,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水对氨气的吸收,同样,在水吸收氨气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热量,利用降温管可以吸收热量,增大氨气溶于水,另外,利用第一轴封和第二轴封,可以防止氨水或者纯水外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洗氨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喷头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PH调节塔;2-预热器;3-蒸氨塔;4-冷凝器;5-气液分离罐;6-洗氨塔;7-碱液发生器;8-氨氮废水进料管道;9-第一出料管道;10-PH测试仪;11-第二进料管道;12-第一水泵;13-第二出料管道;14-第三进料管道;15-第二水泵;16-氨气排放管道;17-回流管道;18-氨气进料管道;19-第四出料管道;20-气液共存排放管道;21-第五进料管道;22-第三气泵;23-塔体;24-出气盖;25-出液盖;26-喷水装置;27-喷头;28-降温管;29-出气管道;30-出液管道;31-进气管道;32-凹槽;33-固定板;34-电机;35-旋转水管;36-第一密封圈;37-进水管道;38-第二密封圈;39-进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塔1、预热器2、蒸氨塔3、冷凝器4、气液分离罐5和洗氨塔6,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固定有碱液发生器7,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氮废水进料管道8,所述PH调节塔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管道9,所述PH调节塔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PH测试仪10,所述预热器2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进料管道11,所述第一出料管道9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11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水泵12,所述预热器2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出料管道13,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蒸氨塔3固定连通,所述蒸氨塔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进料管道14,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三进料管道14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水泵15,所述蒸氨塔3的顶部固定有氨气排放管道16,所述蒸氨塔3的底部固定有回流管道17,所述冷凝器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气进料管道18,所述冷凝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塔(1)、预热器(2)、蒸氨塔(3)、冷凝器(4)、气液分离罐(5)和洗氨塔(6),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固定有碱液发生器(7),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氮废水进料管道(8),所述PH调节塔(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管道(9),所述PH调节塔(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PH测试仪(10),所述预热器(2)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进料管道(11),所述第一出料管道(9)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11)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水泵(12),所述预热器(2)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出料管道(13),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蒸氨塔(3)固定连通,所述蒸氨塔(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进料管道(14),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三进料管道(14)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水泵(15),所述蒸氨塔(3)的顶部固定有氨气排放管道(16),所述蒸氨塔(3)的底部固定有回流管道(17),所述冷凝器(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气进料管道(18),所述冷凝器(4)顶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第四出料管道(19),所述冷凝器(4)的底部固定有气液共存排放管道(20),所述第四出料管道(19)通过运输管道与洗氨塔(6)固定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5)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五进料管道(21),所述气液共存排放管道(20)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五进料管道(21),且运输管道之间固定有第三气泵(22),所述气液分离罐(5)的底部的一侧通过回流泵和运输管道与蒸氨塔(3)回流管道(17)固定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PH调节塔(1)、预热器(2)、蒸氨塔(3)、冷凝器(4)、气液分离罐(5)和洗氨塔(6),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固定有碱液发生器(7),所述PH调节塔(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氮废水进料管道(8),所述PH调节塔(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管道(9),所述PH调节塔(1)底部的一侧固定有PH测试仪(10),所述预热器(2)的顶部固定有第二进料管道(11),所述第一出料管道(9)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二进料管道(11)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一水泵(12),所述预热器(2)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出料管道(13),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蒸氨塔(3)固定连通,所述蒸氨塔(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进料管道(14),所述第二出料管道(13)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三进料管道(14)固定连通,且运输管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水泵(15),所述蒸氨塔(3)的顶部固定有氨气排放管道(16),所述蒸氨塔(3)的底部固定有回流管道(17),所述冷凝器(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氨气进料管道(18),所述冷凝器(4)顶部的另一侧固定有第四出料管道(19),所述冷凝器(4)的底部固定有气液共存排放管道(20),所述第四出料管道(19)通过运输管道与洗氨塔(6)固定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5)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五进料管道(21),所述气液共存排放管道(20)通过运输管道与第五进料管道(21),且运输管道之间固定有第三气泵(22),所述气液分离罐(5)的底部的一侧通过回流泵和运输管道与蒸氨塔(3)回流管道(17)固定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氨塔(6)包括塔体(23)、出气盖(24)、出液盖(25)、喷水装置(26)、喷头(27)、降温管(28)和进水装置(39),所述塔体(23)的顶部与出气盖(24)固定连通,所述塔体(23)的底部与出液盖(25)固定连通,所述出气盖(24)的顶部固定有出气管道(29),所述出液盖(25)的底部固定有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强韩雪刚孙战豪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精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