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90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结构包括三维基底卷绕筒、导线轴固定座、左右导线轴、凹槽、电源闸、纺线卷绕控制装置、通风口、工作状态指示灯、底板、升降脚架,纺线卷绕控制装置焊接于底板的上端,升降脚架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升降脚架嵌在底板下表面的四个角,电源闸贴合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正面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纺线卷绕控制装置,在卷绕轴转速过快时,对卷绕轴施加一个摩擦力,控制卷绕轴的转速,使卷绕轴的转速与放线轴的转速匹配,在放线轴的转速过快时,将纺线下压,纺线受到一个向下的力,使纺线的张力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防止纺线偏移出原来的卷绕位置,使用方便。

A Winding Device with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 Ba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device with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 basement, whose structure includes three-dimensional basement winding drum, fixed base of conductor shaft, left and right conductor shaft, groove, power supply gate, spinning winding control device, ventilation port, working status indicator lamp, bottom plate and lifting scaffold. The spinning winding control device is weld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lifting scaffold is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two and has large shape. The lifting scaffold is embedded in four corner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of the spinning winding control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inning winding control device. When the speed of the winding shaft is too fast, a friction force is applied to the winding shaft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the winding shaft, so that the speed of the winding shaft matches the speed of the releasing shaft. When the speed of the releasing shaft is too fast, the winding speed of the releasing shaft is matched. When the yarn is pressed down, the yarn is subjected to a downward force, which keeps the tension of the yarn in a stable value, prevents the yarn from deviating from the original winding position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属于卷绕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卷绕机一般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给湿上油部分、拉伸或导丝部分、卷绕部分和电器拖动及控制部分,卷绕机主要用作胶管线,锦纶,涤纶帘子线,聚酯线绳卷绕,高科技纤维、等领域,目前技术公用的卷绕装置在卷绕纺线时,由于卷绕轴与放线轴的转速可能不匹配,当放线轴的转速大于卷绕轴的转速时,纺线被放出的过长,且纺线受到的张力变小,可能使纺线在收卷时偏移出原来的收卷位置,使纺线卷绕错乱与打结,不便于纺线筒的后续使用,当卷绕轴的转速大于放线轴的转速时,纺线受到的张力可能超过纺线的承受范围,导致纺线拉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以解决目前技术公用的卷绕装置在卷绕纺线时,由于卷绕轴与放线轴的转速可能不匹配,当放线轴的转速大于卷绕轴的转速时,纺线被放出的过长,且纺线受到的张力变小,可能使纺线在收卷时偏移出原来的收卷位置,使纺线卷绕错乱与打结,不便于纺线筒的后续使用,当卷绕轴的转速大于放线轴的转速时,纺线受到的张力可能超过纺线的承受范围,导致纺线拉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结构包括三维基底卷绕筒、导线轴固定座、左右导线轴、凹槽、电源闸、纺线卷绕控制装置、通风口、工作状态指示灯、底板、升降脚架,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焊接于底板的上端,所述升降脚架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升降脚架嵌在底板下表面的四个角,所述电源闸贴合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正面的上端,所述通风口嵌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正面的下端,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胶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右表面的下端,所述凹槽嵌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右表面的上端,所述三维基底卷绕筒活动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右表面的前端,所述导线轴固定座焊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右表面的后端,所述左右导线轴机械连接于导线轴固定座的前端,所述电源闸与通风口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由转速控制结构、装置外壳、张力控制结构、半齿板结构、摇床结构、电机驱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凸轮结构组成,所述凸轮结构嵌在装置外壳内部的下端,所述齿轮传动结构的下端与凸轮结构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转速控制结构的左端与凸轮结构的右端间隙配合,所述摇床结构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相啮合,所述张力控制结构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摇床结构的上端与半齿板结构传动连接,所述半齿板结构的上端与张力控制结构相贴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的右端与张力控制结构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的下端与齿轮传动结构的上端相焊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转速控制结构由弯折杆、上摩擦片、下摩擦片、L型固定架、摩擦轮、第一交叉带、圆锥齿轮、卷绕轴固定架、卷绕轴组成,所述弯折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L型固定架的前端,所述下摩擦片的左端与弯折杆胶连接,所述上摩擦片的左端焊接于弯折杆的下端,所述第一交叉带的下端环绕连接于摩擦轮的前端,所述卷绕轴通过第一交叉带与摩擦轮传动连接,所述圆锥齿轮过盈配合在卷绕轴的左端,所述卷绕轴活动连接于卷绕轴固定架的下端,所述卷绕轴固定架的上端与张力控制结构的下端机械连接,所述卷绕轴固定架与半齿板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圆锥齿轮与摇床结构的下端相啮合,所述弯折杆与凸轮结构的右端间隙配合。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张力控制结构由螺纹杆、螺纹座、滑轮、压线杆、伞型齿轮、齿轮杆、齿轮杆固定架、第一齿盘、齿盘同步带组成,所述螺纹座间隙配合在螺纹杆的外圈,所述滑轮活动连接于螺纹座右表面的下端,所述压线杆的左端与螺纹座相焊接,所述伞型齿轮过盈配合在螺纹杆的上端,所述齿轮杆机械连接于齿轮杆固定架的上端,所述齿轮杆的右端与伞型齿轮间隙配合,所述齿轮杆的左端啮合在第一齿盘的正面,所述齿盘同步带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第一齿盘的前端,所述第一齿盘活动连接于装置外壳内部的上端,所述齿轮杆固定架的下端与半齿板结构的上端相焊接,所述齿盘同步带的左端与电机驱动结构的右端间隙配合。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半齿板结构由减速电机、摆动槽片、槽轮、右齿条、右齿座、半齿板、凸轮柱组成,所述凸轮柱嵌套在减速电机的下端,所述半齿板的右端与凸轮柱间隙配合,所述半齿板的左端与右齿条相啮合,所述右齿条滑动连接于右齿座的右端,所述摆动槽片的右端与右齿条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槽片间隙配合在槽轮的前端,所述槽轮与摇床结构传动连接。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摇床结构由第二齿盘、齿盘连接杆、滑动框架、三脚架、转盘连接杆、支撑板、第一转盘、槽轮同步带组成,所述齿盘连接杆的下端机械连接于第二齿盘的前端,所述齿盘连接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三脚架的右端,所述三脚架的左端与滑动框架的右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框架间隙配合在支撑板的右端,所述转盘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于滑动框架的前端,所述转盘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转盘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转盘活动连接于支撑板右表面的上端,所述槽轮同步带的左端环绕连接于第一转盘的外圈,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与齿轮传动结构的右端相贴合。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由前活动片、后活动片、活动片配合杆、大固定座、曲柄、连杆、小输送带、第二交叉带、驱动电机组成,所述前活动片间隙配合在后活动片的前端,所述活动片配合杆的右端与前活动片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片配合杆的左端与曲柄间隙配合,所述曲柄的下端机械连接于连杆的上端,所述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于小输送带的外圈,所述小输送带嵌在大固定座正面的下端,所述第二交叉带的上端与小输送带的右端间隙配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二交叉带与小输送带传动连接。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齿轮传动结构由左齿座、左齿条、第一直齿轮、齿轮同步带、第二直齿轮、长齿条、平衡杆、第二转盘组成,所述左齿条滑动连接于左齿座的下端,所述第一直齿轮的上端与左齿条间隙配合,所述齿轮同步带的上端环绕连接于第一直齿轮的前端,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齿轮同步带与第二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长齿条的上端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长齿条的下端与第二转盘活动连接,所述平衡杆的下端与第二转盘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盘与凸轮结构的左端传动连接。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凸轮结构由凸轮同步带、凸轮、凸轮配合杆、复合架、活动槽片、弹簧、上滑动杆、凸轮固定板组成,所述凸轮同步带的右端环绕连接于凸轮的前端,所述凸轮活动连接于凸轮固定板的前端,所述弹簧嵌在凸轮配合杆的右端,所述上滑动杆的左端与复合架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槽片的下端与凸轮配合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槽片机械连接于复合架的中段。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在工作时,操作者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按下电源闸,当开始卷绕纺线时,开启减速电机,使减速电机转动,然后减速电机带动凸轮柱,使凸轮柱转动,然后凸轮柱带动半齿板,半齿板带动右齿条,使摆动槽片摆动,然后摆动槽片带动槽轮,使槽轮转动,然后槽轮通过槽轮同步带带动第一转盘,第一转盘通过转盘连接杆带动滑动框架,使滑动框架上下移动,然后滑动框架使三脚架移动,三脚架通过齿盘连接杆带动第二齿盘,使第二齿盘转动,然后第二齿盘通过圆锥齿轮带动卷绕轴,卷绕轴使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结构包括三维基底卷绕筒(1)、导线轴固定座(2)、左右导线轴(3)、凹槽(4)、电源闸(5)、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通风口(7)、工作状态指示灯(8)、底板(9)、升降脚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焊接于底板(9)的上端,所述升降脚架(10)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升降脚架(10)嵌在底板(9)下表面的四个角,所述电源闸(5)贴合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正面的上端,所述通风口(7)嵌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正面的下端,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8)胶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下端,所述凹槽(4)嵌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上端,所述三维基底卷绕筒(1)活动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前端,所述导线轴固定座(2)焊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后端,所述左右导线轴(3)机械连接于导线轴固定座(2)的前端,所述电源闸(5)与通风口(7)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由转速控制结构(61)、装置外壳(62)、张力控制结构(63)、半齿板结构(64)、摇床结构(65)、电机驱动结构(66)、齿轮传动结构(67)、凸轮结构(68)组成;所述凸轮结构(68)嵌在装置外壳(62)内部的下端,所述齿轮传动结构(67)的下端与凸轮结构(68)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转速控制结构(61)的左端与凸轮结构(68)的右端间隙配合,所述摇床结构(65)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61)相啮合,所述张力控制结构(63)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61)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摇床结构(65)的上端与半齿板结构(64)传动连接,所述半齿板结构(64)的上端与张力控制结构(63)相贴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66)的右端与张力控制结构(63)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66)的下端与齿轮传动结构(67)的上端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结构包括三维基底卷绕筒(1)、导线轴固定座(2)、左右导线轴(3)、凹槽(4)、电源闸(5)、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通风口(7)、工作状态指示灯(8)、底板(9)、升降脚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焊接于底板(9)的上端,所述升降脚架(10)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升降脚架(10)嵌在底板(9)下表面的四个角,所述电源闸(5)贴合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正面的上端,所述通风口(7)嵌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正面的下端,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8)胶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下端,所述凹槽(4)嵌在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上端,所述三维基底卷绕筒(1)活动连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前端,所述导线轴固定座(2)焊接于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右表面的后端,所述左右导线轴(3)机械连接于导线轴固定座(2)的前端,所述电源闸(5)与通风口(7)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纺线卷绕控制装置(6)由转速控制结构(61)、装置外壳(62)、张力控制结构(63)、半齿板结构(64)、摇床结构(65)、电机驱动结构(66)、齿轮传动结构(67)、凸轮结构(68)组成;所述凸轮结构(68)嵌在装置外壳(62)内部的下端,所述齿轮传动结构(67)的下端与凸轮结构(68)的左端传动连接,所述转速控制结构(61)的左端与凸轮结构(68)的右端间隙配合,所述摇床结构(65)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61)相啮合,所述张力控制结构(63)的下端与转速控制结构(61)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摇床结构(65)的上端与半齿板结构(64)传动连接,所述半齿板结构(64)的上端与张力控制结构(63)相贴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66)的右端与张力控制结构(63)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电机驱动结构(66)的下端与齿轮传动结构(67)的上端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控制结构(61)由弯折杆(611)、上摩擦片(612)、下摩擦片(613)、L型固定架(614)、摩擦轮(615)、第一交叉带(616)、圆锥齿轮(617)、卷绕轴固定架(618)、卷绕轴(619)组成,所述弯折杆(611)的上端活动连接于L型固定架(614)的前端,所述下摩擦片(613)的左端与弯折杆(611)胶连接,所述上摩擦片(612)的左端焊接于弯折杆(611)的下端,所述第一交叉带(616)的下端环绕连接于摩擦轮(615)的前端,所述卷绕轴(619)通过第一交叉带(616)与摩擦轮(615)传动连接,所述圆锥齿轮(617)过盈配合在卷绕轴(619)的左端,所述卷绕轴(619)活动连接于卷绕轴固定架(618)的下端,所述卷绕轴固定架(618)的上端与张力控制结构(63)的下端机械连接,所述卷绕轴固定架(618)与半齿板结构(64)活动连接,所述圆锥齿轮(617)与摇床结构(65)的下端相啮合,所述弯折杆(611)与凸轮结构(68)的右端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三维特征基底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结构(63)由螺纹杆(631)、螺纹座(632)、滑轮(633)、压线杆(634)、伞型齿轮(635)、齿轮杆(636)、齿轮杆固定架(637)、第一齿盘(638)、齿盘同步带(639)组成,所述螺纹座(632)间隙配合在螺纹杆(631)的外圈,所述滑轮(633)活动连接于螺纹座(632)右表面的下端,所述压线杆(634)的左端与螺纹座(632)相焊接,所述伞型齿轮(635)过盈配合在螺纹杆(631)的上端,所述齿轮杆(636)机械连接于齿轮杆固定架(637)的上端,所述齿轮杆(636)的右端与伞型齿轮(635)间隙配合,所述齿轮杆(636)的左端啮合在第一齿盘(638)的正面,所述齿盘同步带(639)的右端环绕连接于第一齿盘(638)的前端,所述第一齿盘(638)活动连接于装置外壳(62)内部的上端,所述齿轮杆固定架(637)的下端与半齿板结构(64)的上端相焊接,所述齿盘同步带(639)的左端与电机驱动结构(66)的右端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昊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