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88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包括导料架,导料架上设置有导料轮,导料架包括位于导料轮上侧的容置区以及位于导料轮下侧的落料区,容置区用以容置杆件,落料区用以供杆件落料使用,导料轮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当导料轮作往复运动时,导料轮将容置区内的杆件导入至落料区。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可以将杆件(如钢丝等)放置于导料架的容置区内;由于导料轮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使得杆件在自然状态下不会从容置区落入至落料区。进一步地,当导料轮作往复运动时,导料轮便可将容置区内的杆件导入至落料区,有序地实现杆件的自动化落料输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A Bar Blan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d blanking device, including a guide rack,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guide wheel. The guide rack includes a holding area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guide wheel and a blanking area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guide wheel. The holding area is used for holding rods, and the blanking area is used for blanking rod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uide wheel and the guide rack is small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rod, and when the guide wheel moves reciprocating. The guide wheel guides the rods in the holding area to the blanking area. Throug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rods (such as steel wires) can be placed in the holding area of the guide frame when used; becau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uide wheel and the guide frame is small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rod, the rod will not fall into the blanking area in the natural state. Furthermore, when the guide wheel rotates to and fro, the guide wheel can lead the rods in the holding area into the blanking area,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blanking conveying of the rods in an orderly wa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use is convenien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落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杆件在各类设备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换热器当中,杆件可以是钢丝,通过将钢丝焊接在冷凝管上,以构成换热器。但在现有技术中,钢丝的落料输送均是通过人工去实现的,这就导致钢丝的落料输送效率低下,影响生产的进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以实现杆件的自动化落料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以实现杆件的自动化落料输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包括导料架,所述导料架上设置有导料轮,所述导料架包括位于所述导料轮上侧的容置区以及位于所述导料轮下侧的落料区,所述容置区用以容置杆件,所述落料区用以供杆件落料使用,所述导料轮与所述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当所述导料轮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导料轮将所述容置区内的杆件导入至所述落料区。所述导料轮的周壁开设有卡料槽,当所述导料轮作往复转动时,所述卡料槽于所述容置区与所述落料区之间作往复运动。该落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料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所述导料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且所述导料轮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之间设置有定位部,以使所述导料轮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相对固定。所述导料轮具有若干个,且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所述容置区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导料架之间形成容置通道,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导料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杆件的直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导料架之间的距离等于杆件的直径,使杆件并排于所述容置区。所述落料区设置有落料开关,所述落料开关用以控制所述落料区内杆件的落下。所述落料开关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转动杆以及抵压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所述抵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连接,另一端抵压于所述导料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可以将杆件(如钢丝等)放置于导料架的容置区内;由于导料轮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使得杆件在自然状态下不会从容置区落入至落料区。进一步地,当导料轮作往复运动时,导料轮便可将容置区内的杆件导入至落料区,有序地实现杆件的自动化落料输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杆件为落入至落料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杆件已落入至落料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和图2,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包括导料架1,所述导料架1上设置有导料轮3,所述导料架1包括位于所述导料轮3上侧的容置区11以及位于所述导料轮3下侧的落料区12,所述容置区11用以容置杆件,所述落料区12用以供杆件落料使用,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当所述导料轮3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导料轮3将所述容置区11内的杆件导入至所述落料区12。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用时,可以将杆件7(如钢丝等)放置于导料架的容置区内;由于导料轮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使得杆件在自然状态下不会从容置区落入至落料区。进一步地,通过操作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导料轮作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导料轮便可将容置区内的杆件导入至落料区,有序地实现杆件的自动化落料输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料轮3的周壁开设有卡料槽31,当所述导料轮3作往复转动时,所述卡料槽31于所述容置区11与所述落料区12之间作往复运动。通过卡料槽的设置,当卡料槽位于容置区内的,容置区内的杆件可以落入至卡料槽内;随着导料轮的转动,卡料槽将落入其内的杆件带至落料区;由于导料轮是作往复转动的,即卡料槽会重新回到容置区,并再次将容置区内的杆件带至落料区内,如此循环重复。进一步地,由于卡料槽的容量是固定的,即杆件一次落入卡料槽内的数量也是固定,例如卡料槽设定的容量是只可以容纳一根杆件,即每次只能有一根杆件落入至卡料槽内;具体卡料槽的容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因此,通过卡料槽的设置,实现落料输送的定量控制。其中,上述往复转动体现在导料轮上,可以理解为是摆动运动,以缩短导料轮的往复行程,有效地提升了导料轮的导料效率。本实施例中,该落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料轮3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即可带动导料轮进行转动,结构简单、可靠。其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具体地,所述导料轮3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上,且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之间设置有定位部5,以使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中,定位部可以是定位槽与定位块的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轮3具有若干个,且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上。相应地,卡料槽的数量也为相同的若干个,利于导料轮将杆件从容置区导入落料区时的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区11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形成容置通道6,且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杆件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的距离等于杆件的直径,使杆件并排于所述容置区11。这样,通过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使杆件可以整齐、有序地排列于导料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落料区12设置有落料开关2,所述落料开关2用以控制所述落料区12内杆件的落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地,所述落料开关2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转动杆22以及抵压杆2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杆22转动,所述抵压杆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22连接,另一端抵压于所述导料架1。使用时,当抵压杆的另一端抵压于导料架时,使杆件位于落料区内,无法落下。当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时,第二转动杆带动抵压杆摆动,使抵压杆的另一端脱离与导料架分离,杆件可以从落料区落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还可以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使抵压杆的另一端重新抵压于导料架。其中,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本实施例中,限位板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限位板以及导料架的角度也可以调整,导料轮与导料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调整,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落料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杆件,增加产品的通用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架(1),所述导料架(1)上设置有导料轮(3),所述导料架(1)包括位于所述导料轮(3)上侧的容置区(11)以及位于所述导料轮(3)下侧的落料区(12),所述容置区(11)用以容置杆件,所述落料区(12)用以供杆件落料使用,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当所述导料轮(3)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导料轮(3)将所述容置区(11)内的杆件导入至所述落料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件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架(1),所述导料架(1)上设置有导料轮(3),所述导料架(1)包括位于所述导料轮(3)上侧的容置区(11)以及位于所述导料轮(3)下侧的落料区(12),所述容置区(11)用以容置杆件,所述落料区(12)用以供杆件落料使用,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导料架(1)之间的距离小于杆件的直径,当所述导料轮(3)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导料轮(3)将所述容置区(11)内的杆件导入至所述落料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的周壁开设有卡料槽(31),当所述导料轮(3)作往复转动时,所述卡料槽(31)于所述容置区(11)与所述落料区(12)之间作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一转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4)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料轮(3)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件的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轮(3)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杆(4)上,且所述导料轮(3)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之间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黄晓成陈敬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科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