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567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注塑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前模及后模,前模与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二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模腔内,以在注塑成型工件的第一部分时工件的第一部分与工件的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前模与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二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模腔,以使进入模腔内的注塑液注塑成型工件的第一部分时,工件的第一部分与工件的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工件。这样,省略了工件的第一部分与工件的第二部分装配的工序。因此,与现有的先单独制作工件的两个部分、然后再将两者进行装配相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Injection Mold and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ould technology and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and an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The injection mold includes a matching front and rear molds. The front and rear molds form a cavity for injection liquid to flow into.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partially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so that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formed into a workpiece when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kpiece is injected into the cavity. \u3002 The injection moul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cavity for injection liquid inflow formed by the front and rear moulds,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partially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so that when the injection liquid enters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jection moulding workpiece in the cav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piece are integrated to form a workpiece. In this way,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workpiece is omitted.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wo parts of the workpiece which are manufactured separately and then assembled, the injection moul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烟主要是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一般是由烟弹、发热装置及电池三部分组成。发热装置通过电池供电将烟弹加热产生雾气,以供使用者吸食。现有电子烟的发热装置一般是由发热体和支撑件构成,而且需要先单独制作发热体及支撑件,然后再通过人工装配。但是,这样将会导致人工组装成本增加、组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子烟发热装置需先单独制作发热体及支撑件,然后再通过人工装配,从而导致组装成本高、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成型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前模及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一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所述模腔内,以在注塑成型所述工件的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工件。可选地,所述模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部分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部分对应容置于每一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前模及所述后模上至少一个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连通,以使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唧嘴,所述唧嘴用于连接产生所述注塑液的注塑机,所述唧嘴安装于所述前模上,并伸入所述流道内,以使所述注塑机产生的所述注塑液通过所述唧嘴进入所述流道内。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分流道,所述分流道连通于所述主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以使所述主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分流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于所述主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且所述第一分流道对称分布于所述主流道的两侧,以使所述主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第一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分流道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且所述第二分流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分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第二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第二分流道上形成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以使所述第二分流道内的注塑液通过所述出液口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可选地,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液口与多个所述模腔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出液口的横截面积沿从所述第二分流道至所述模腔的方向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模腔包括形成在所述前模上的第一模腔及形成在所述后模上的第二模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滑动穿设于所述后模并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二模腔中,所述顶升件能够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分离时带动所述工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工件脱离所述第二模腔。可选地,所述顶升件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本体相对所述后模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部用于承载所述第二部分,所述本体能够带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同时移动,以使所述支撑部带动所述工件脱离所述第二模腔后并与所述工件分离。可选地,所述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形成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的水口,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水口的顶针,所述顶针滑动穿设于所述后模并能够伸入至所述流道中,所述顶针能够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分离时带动所述水口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水口脱离所述流道。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升板,所述顶升件及所述顶针安装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顶升板能够带动所述顶升件及所述顶针沿所述第三方向同时移动,以使所述顶升件伸入至所述第二模腔中并将所述工件从所述第二模腔中移出,同时以使所述顶针伸入至所述流道中并将所述水口从所述流道中移出。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与所述顶升板连接的连接板,所述顶针限位于所述顶升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选地,所述顶升板朝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顶针限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孔段及与所述第一孔段连通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连通处形成一台阶,所述顶针包括大径部及与所述大径部连接的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伸出于所述第二孔段并能够伸入至所述流道内,所述小径部用于承载所述水口,所述大径部的一端与所述台阶抵接,所述大径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抵接。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升板上的导向柱,所述后模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相配合,以对所述顶升板的移动进行导向。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后模与所述顶升板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工件的第一部分放置于模腔内;及向所述模腔内注入注塑液,以在注塑成型所述工件的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工件。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前模与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一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模腔内,以使进入模腔内的注塑液在注塑成型工件的第二部分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工件。这样,省略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装配的工序。因此,与现有的先单独制作工件的两个部分、然后再将两者进行装配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爆炸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另一爆炸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另一剖视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前模芯的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注塑模具的后模芯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前模;101、前模座;102、前模芯;20、后模;201、后模座;202、后模芯;30、模腔;301、第一模腔;302、第二模腔;40、流道;401、主流道;402、分流道;4021、第一分流道;4022、第二分流道;40221、出液口;50、顶升件;501、本体;502、支撑部;60、顶针;601、大径部;602、小径部;70、顶升板;701、限位孔;7011、第一孔段;7012、第二孔段;80、顶升座;90、连接板;100、导向柱;110、弹性件;120、水口;130、工件;1301、第一部分;1302、第二部分;140、唧嘴;150、前模固定板;160、后模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相配合的前模10及后模20。前模10与后模20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前模及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一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所述模腔内,以在注塑成型所述工件的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配合的前模及后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形成供注塑液流入的模腔,工件的第一部分能够部分容置于所述模腔内,以在注塑成型所述工件的第二部分时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部分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第一部分对应容置于每一所述模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及所述后模上至少一个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连通,以使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唧嘴,所述唧嘴用于连接产生所述注塑液的注塑机,所述唧嘴安装于所述前模上,并伸入所述流道内,以使所述注塑机产生的所述注塑液通过所述唧嘴进入所述流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分流道,所述分流道连通于所述主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以使所述主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于所述主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且所述第一分流道对称分布于所述主流道的两侧,以使所述主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第一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且所述第二分流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分流道内的所述注塑液流经所述第二分流道后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道上形成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道与多个所述模腔,以使所述第二分流道内的注塑液通过所述出液口进入多个所述模腔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液口与多个所述模腔一一对应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的横截面积沿从所述第二分流道至所述模腔的方向逐渐减小。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包括形成在所述前模上的第一模腔及形成在所述后模上的第二模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工件的顶升件,所述顶升件滑动穿设于所述后模并能够伸入至所述第二模腔中,所述顶升件能够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分离时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智鹏段磊周军薛团委胡鹏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丽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