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2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包括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防护块以及构成防护块的外防水层、竹纤维层、支架管道、硅胶层、棉纺织层、海绵层以及内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表面边缘部位铺设有首尾连通的支架管道,且外防水层一侧铺设有竹纤维层,且竹纤维层一侧铺设棉纺织层,所述棉纺织层一侧铺设海绵层,且海绵层一侧铺设内防水层,所述防护块表面的三个尖角处安装均设置固定带,且固定带一侧端面铺设有环圈层,与所述环圈层同侧的固定带表面末端铺设有布钩层,所述外防水层表面直角端面铺设顶系带,且顶系带表面涂刷荧光材料构成荧光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的避免老人在乘坐轮椅过程中从轮椅上掉落的事情发生。

A fall-proof strap for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restling-proof girdle for wheelchair, which comprises an isosceles triangular protective block and an outer waterproof layer, a bamboo fiber layer, a support pipe, a silica gel layer, a cotton textile layer, a sponge layer and an inner waterproof layer. The outer waterproof layer has a head-tail connected support pipe at the edge of the surface, and a bamboo fiber layer at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terproof layer, and a bamboo fiber layer at the same time. A cotton textile layer is laid on one side of the dimension layer. A sponge layer is laid on one side of the cotton textile layer and an inner waterproof layer is laid on the other side. Fixed belts are installed at three sharp corners of the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block, and a ring layer is laid on one end of the fixed belt. A cloth hook layer is laid at the end of the fixed belt surface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ring layer, and a top tie belt is laid on the right-angle end surface of the outer waterproof layer. The fluorescent strip is composed of fluorescent material coated on the top tie surfac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alling from the wheelchair of the elderly in the process of riding in the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摔围带,具体是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属于安防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许多老人患有难以随意行走的疾病,轮椅是这类老人出行的主要工具,有些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有时也需要乘坐轮椅出行。传统的轮椅多数缺乏相关的防护装置或结构,当一些失去行动能力的老人乘坐轮椅时容易在身体前倾的情况下从轮椅上摔落,当老人身边没有看护人员时,有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包括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防护块以及构成防护块的外防水层、竹纤维层、支架管道、硅胶层、棉纺织层、海绵层以及内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表面边缘部位铺设有首尾连通的支架管道,且外防水层一侧铺设有竹纤维层,且竹纤维层一侧铺设棉纺织层,所述棉纺织层一侧铺设海绵层,且海绵层一侧铺设内防水层,所述防护块表面的三个尖角处安装均设置固定带,且固定带一侧端面铺设有环圈层,与所述环圈层同侧的固定带表面末端铺设有布钩层,所述外防水层表面直角端面铺设顶系带,且顶系带表面涂刷荧光材料构成荧光条。优选的,所述支架管道为一种防水布围成的管道结构。优选的,所述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结构一致,且内防水层表面设置向着顶系带一侧方向开口的放置袋。优选的,所述支架管道嵌合在外防水层和棉纺织层之间的竹纤维层内部,且支架管道嵌合内侧壁涂有硅胶层。优选的,所述支架管道表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且进气管嵌合设置在顶系带内部,所述进气管延伸至顶系带一端表面的端部设置密封塞。优选的,所述布钩层和环圈层相互粘合连接,且布钩层和环圈层共同构成魔鬼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个防护块安装在轮椅两个扶手之间,可有效的避免老人在乘坐轮椅过程中从轮椅上掉落的事情发生,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的结构防护块不会影响老人乘坐轮椅,防护块由充满气体的支架管道实现柔性支撑,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下避免使用过程防护块发生形变,同时将支架管道内部的气体排净后也便于围带的折叠收纳,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使得整个具有防水功能,提高围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护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加热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防水层,2、竹纤维层,3、支架管道,4、硅胶层,5、棉纺织层,6、海绵层,7、内防水层,8、放置袋,9、进气管,901、密封塞,10、顶系带,11、荧光条,12、固定带,13、布钩层,14、环圈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包括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防护块以及构成防护块的外防水层1、竹纤维层2、支架管道3、硅胶层4、棉纺织层5、海绵层6以及内防水层7,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边缘部位铺设有首尾连通的支架管道3,且外防水层1一侧铺设有竹纤维层2,利用竹纤维材料自身的杀菌除异味能力提高围带的功能性,且竹纤维层2一侧铺设棉纺织层5,所述棉纺织层5一侧铺设海绵层6,且海绵层6一侧铺设内防水层7,通过外防水层1和内防水层7避免水浸湿防护块,所述防护块表面的三个尖角处安装均设置固定带12,且固定带12一侧端面铺设有环圈层14,与所述环圈层14同侧的固定带12表面末端铺设有布钩层13,通过环圈层14和布钩层13之间的粘合将防护块固定在轮椅上,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直角端面铺设顶系带10,且顶系带10表面涂刷荧光材料构成荧光条11,通过荧光条11在夜间的反光提升夜间使用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架管道3为一种防水布围成的管道结构,向支架管道3填充气体,以支架管道3作为支架支撑防护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外防水层1和内防水层7结构一致,且内防水层7表面设置向着顶系带10一侧方向开口的放置袋8,通过放置袋8放置药物等物品,在冬天时可放入暖手包等取暖物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架管道3嵌合在外防水层1和棉纺织层5之间的竹纤维层2内部,且支架管道3嵌合内侧壁涂有硅胶层4,由于支架管道3由布料制作,通过硅胶层4保证支架管道3的气密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架管道3表面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9,且进气管9嵌合设置在顶系带10内部,所述进气管9延伸至顶系带10一端表面的端部设置密封塞901,进气管9为支架管道3的进气入口,通过密封塞901塞住进气管9,实现对进气管9的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布钩层13和环圈层14相互粘合连接,且布钩层13和环圈层14共同构成魔鬼毡,通过环圈层14和布钩层13之间的粘合将防护块固定在轮椅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三个固定带12末端的魔鬼毡将防护块的三个角分别固定在轮椅的两个扶手处以及轮椅底座,使顶系带10横向放置在两个轮椅扶手之间,老人在乘坐轮椅时,双腿分别由防护块两个等腰斜边留出的孔洞伸出,即防护块护在老人的腰腹位置,利用由防水布料制作的外防水层1和内防水层7使防护块具有防水性能,通过进气管9向支架管道3内部冲入气体后,将密封塞901塞在进气管9端口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包括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防护块以及构成防护块的外防水层(1)、竹纤维层(2)、支架管道(3)、硅胶层(4)、棉纺织层(5)、海绵层(6)以及内防水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边缘部位铺设有首尾连通的支架管道(3),且外防水层(1)一侧铺设有竹纤维层(2),且竹纤维层(2)一侧铺设棉纺织层(5),所述棉纺织层(5)一侧铺设海绵层(6),且海绵层(6)一侧铺设内防水层(7),所述防护块表面的三个尖角处安装均设置固定带(12),且固定带(12)一侧端面铺设有环圈层(14),与所述环圈层(14)同侧的固定带(12)表面末端铺设有布钩层(13),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直角端面铺设顶系带(10),且顶系带(10)表面涂刷荧光材料构成荧光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包括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防护块以及构成防护块的外防水层(1)、竹纤维层(2)、支架管道(3)、硅胶层(4)、棉纺织层(5)、海绵层(6)以及内防水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边缘部位铺设有首尾连通的支架管道(3),且外防水层(1)一侧铺设有竹纤维层(2),且竹纤维层(2)一侧铺设棉纺织层(5),所述棉纺织层(5)一侧铺设海绵层(6),且海绵层(6)一侧铺设内防水层(7),所述防护块表面的三个尖角处安装均设置固定带(12),且固定带(12)一侧端面铺设有环圈层(14),与所述环圈层(14)同侧的固定带(12)表面末端铺设有布钩层(13),所述外防水层(1)表面直角端面铺设顶系带(10),且顶系带(10)表面涂刷荧光材料构成荧光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用防摔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管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曼丽陈秀珍沈建英沈丽凤谈树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泽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