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1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泪道镊子,包括镊柄,夹持臂和镊头,所述镊柄向前延伸从中间分开形成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向远离所述镊柄延伸的一端为第一镊头和第二镊头,所述第一镊头和第二镊头内侧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为弧形。当完全捏紧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此时镊头完全夹闭,镊头内侧面完全重合,仅存凹槽对合部分的空隙,形成圆柱形空隙。这样可方便临床医生夹持泪道栓子植入泪小管中,泪道栓子为圆柱形硬物,正好落入镊头的圆柱形空隙中,实现了有效的夹持,不会掉落,也不会由于夹持力产生对泪道栓子的损坏。

Lacrimal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crimal duct tweezers, which comprises a tweezers handle, a clamping arm and a tweezers head. The tweezers handle extends forward to form a first clamping arm and a second clamping arm separately from the middle.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extend to one end far from the tweezers handle, and the first tweezers head and the second tweezers head are provided with grooves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tweezers head and the second tweezers head, and the Shape. When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are fully pinched, the tweezers are completely clamped,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weezers coincides completely, leaving only the gap between the grooves and the joint part, thus forming a cylindrical gap. In this way, it is convenient for clinicians to clamp the lacrimal duct embolus into the lacrimal canaliculus. The lacrimal duct embolus is a cylindrical hard object, which falls into the cylindrical space of the tweezers head. It can effectively clamp the lacrimal duct embolus without dropping or damaging the lacrimal duct embolus due to the clamping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泪道镊子
本技术涉及眼科用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泪道镊子。
技术介绍
镊子用于夹取物品,尤其对于体积小重量轻的物品,使用手取或手持远没有使用镊子方便。在眼科临床中有大量精细操作,操作时小件物品的夹取和位移均需要使用镊子完成,才能使操作快速准确。目前的眼科镊子主要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然而这些眼科镊子在夹持圆柱形硬物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有齿镊为镊臂对称相向衍生出小齿,夹闭时两齿可完全对合,夹持圆柱形硬物时小齿会对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2.无齿镊最前端内侧面水平无齿,夹闭时两水平完全对合,夹持圆柱形硬物时无法完全固定物体,被夹的物体在受到一定外力时会产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泪道镊子,可以在夹持圆柱形硬物时很好地固定物体。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泪道镊子,包括镊柄,夹持臂和镊头,所述镊柄向前延伸从中间分开形成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向远离所述镊柄延伸的一端为第一镊头和第二镊头,所述第一镊头和第二镊头内侧面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为弧形。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处设有圆孔。所述第一镊头与所述第一夹持臂构成夹角a,所述夹角a设为90°-165°。所述第一夹持臂上沿垂直于其壁面方向贯穿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底板,所述套筒内设有按钮、转盘、弹簧和伸出杆,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伸出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底板,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抵住所述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一端穿出所述底板抵住所述第二夹持臂,所述伸出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抵住所述转盘,所述转盘远离所述伸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钮,所述按钮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穿出所述套筒。套筒的内壁设有8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凸出壁柱,所述按钮外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8个第二凸出壁柱,所述按钮下端设有均匀分布的8个齿,所述转盘外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4个第三凸出壁柱,所述按钮和所述转盘依次插入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凸出壁柱和所述第二凸出壁柱交错分布,所述第二凸出壁柱和所述第三凸出壁柱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齿的顶点顶在所述第三凸出壁柱上。所述第二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侧面上设有磁铁。本技术提供的泪道镊子,当完全捏紧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此时镊头完全夹闭,镊头内侧面完全重合,仅存凹槽对合部分的空隙,形成圆柱形空隙。这样可方便临床医生夹持泪道栓子植入泪小管中,泪道栓子为圆柱形硬物,正好落入镊头的圆柱形空隙中,实现了有效的夹持,不会掉落,也不会由于夹持力产生对泪道栓子的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泪道镊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Ⅰ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镊头夹闭状态图;图4为图1所示的Ⅱ处局部放大剖视图;(泪道镊子打开时的状态)图5为图1所示的Ⅱ处局部放大剖视图;(泪道镊子夹闭时的状态)图6为按钮结构的爆炸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泪道镊子的结构示意图;11-镊柄;12-第一夹持臂;13-第二夹持臂;14-第一镊头;15-第二镊头;16-凹槽;17-防滑纹;18-圆孔;19-套筒;20-按钮;21-转盘;22-弹簧;23-伸出杆;24-磁铁;191-底板;192-第一凸出壁柱;201-第二凸出壁柱;202-齿;211-第三凸出壁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泪道镊子,参见图1-图3,包括镊柄11,所述镊柄11向前延伸从中间分开形成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向远离所述镊柄11延伸的一端为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所述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内侧面均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设为弧形。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连接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的一端可设计为逐渐变细的外形。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可设为0.5-3mm宽,所述镊头厚度1-3mm,所述镊头最前端内侧面均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凹槽横截面可设为直径0.2-0.3mm的半圆形;当完全捏紧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此时镊头完全夹闭,镊头前段3mm范围内侧面完全重合,仅存凹槽16对合部分的空隙,形成0.2-0.3mm圆柱形空隙。这样可方便临床医生夹持泪道栓子植入泪小管中,泪道栓子为圆柱形硬物,正好落入镊头的圆柱形空隙中,实现了有效的夹持,不会掉落,也不会由于夹持力产生对泪道栓子的损坏。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17,所述防滑纹17处设有圆孔18。防滑纹17可设为斜纹或十字形,同时防滑纹17处设有圆孔18,这样临床医生在操作时既可防滑还有利于手指的固定。所述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的外表面圆钝光滑。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的外表面均需要锐角倒钝角或倒圆角,以确保表面无尖角和毛刺,不会划伤患者和夹持物。泪道是引流眼球表面泪液的管道,与鼻泪管相连。泪小点是泪小管的开口,是眼表泪液进入泪管的入口。泪小管栓子放置于泪小管部位,用于阻塞泪小管,减少泪液流失速度,增加泪液在眼表停留时间,从而缓解眼表干燥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泪小管位于眼角的眼睑处,分为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上泪小点是上泪小管的开口,下泪小点是下泪小管的开口,为了方便临床医生的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习惯,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1,所述第一镊头14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2构成夹角a,所述夹角a设为90°-165°;同样,第二镊头15与所述第二夹持臂13构成的夹角a也设为90°-165°。优选夹角a为120°,这种镊子是根据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习惯设计的,此种镊子适用于临床医生能让泪道栓子很容易对准上泪小点从而植入上泪小管。参见图7,当第一夹持臂12水平延伸逐渐变细连接第一镊头14,同样第二夹持臂13水平延伸逐渐变细连接第二镊头15时,这种镊子是根据临床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习惯设计的,此种镊子适用于临床医生能让泪道栓子很容易对准下泪小点从而植入下泪小管。参见图4-图6,所述第一夹持臂12上沿垂直于其壁面方向贯穿设有套筒19,所述套筒包括底板191,所述套筒19内设有按钮20、转盘21、弹簧22和伸出杆23,所述弹簧22套在所述伸出杆23上,所述弹簧22的一端抵住所述底板191,所述弹簧22远离所述底板191的一端抵住所述伸出杆23,所述伸出杆23的一端穿出所述底板191抵住所述第二夹持臂13,所述伸出杆23远离所述底板191的一端抵住所述转盘21,所述转盘21远离所述伸出杆23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钮20,所述按钮20远离所述转盘21的一端穿出所述套筒19。本申请中,按钮可以使用现有的按钮结构,比如是交替式按钮,还可以是以下结构:所述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泪道镊子,包括镊柄(11),所述镊柄(11)向前延伸从中间分开形成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向远离所述镊柄(11)延伸的一端为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内侧面均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设为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镊子,包括镊柄(11),所述镊柄(11)向前延伸从中间分开形成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向远离所述镊柄(11)延伸的一端为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镊头(14)和第二镊头(15)内侧面均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设为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17),所述防滑纹(17)处设有圆孔(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镊头(14)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2)构成夹角a,所述夹角a设为90°-16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12)上沿垂直于其壁面方向贯穿设有套筒(19),所述套筒包括底板(191),所述套筒(19)内设有按钮(20)、转盘(21)、弹簧(22)和伸出杆(23),所述弹簧(22)套在所述伸出杆(23)上,所述弹簧(22)的一端抵住所述底板(191),所述弹簧(22)远离所述底板(1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靖刘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欣瑞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