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血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17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

Medical vascular clamp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medical vascular clamp, which includes: a hard clamp part, a soft buffer part and a clamp radius adjusting part, the hard clamp part is cylindrical; an opening is arrang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hard clamp part; a soft buffer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hard clamp part; and a clamp radius adjus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hard clamp part for adjusting the clamp radius of the hard clamp part;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blood vessel is clamped by the medical vascular clamp, the soft buffer contacts the blood vessel, and the contraction degree of the hard clamp is regulated by the clamp radius adjuster, so as to clamp the blood vessel. Because the hard clamp is cylindrical, the force around the blood vessel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damage to the blood vessel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血管夹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血管夹。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为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常需借助一些医疗器械来对主要的血管进行夹持,以减少血液的流出,避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目前,临床用于夹持血管,以减少血液流出的医疗器械主要有缝合线、血管钳以及血管夹。其中,采用缝合线对血管进行结扎,具有占用空间小,对血管的固定牢靠,以及对血管损伤小等优点,但是,采用缝合线对血管进行结扎,结扎过程较为复杂行,因此,在在外科手术中,较多地采用血管钳或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如图1所示,现有的血管夹通常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夹臂100,两个夹臂100的中部通过销轴200转动连接,两个夹臂100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300。利用现有的血管夹夹持血管时,通过弹簧300对两个夹臂100的一端施力,利用两个夹臂100的另一端对血管进行夹持,以减少血液流出。现有的血管钳对血管进行夹持的原理与现有的血管夹类似。但是,现有的血管钳或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由于血管钳或血管夹的材质通常较硬,并且夹持血管时,血管上只有与两个夹臂100相接触的部位受到压力,因此,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对血管的伤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血管夹,以解决现有的血管钳或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易对血管造成较大伤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所述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包括:母部和子部;所述母部的一端与所述子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所述子部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所述多个定位齿沿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为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壁的多个锁钩。可选的,所述母部包括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所述内弧状板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平行;所述内弧状板与所述外弧状板之间形成所述腔体;所述软质缓冲部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的内侧。可选的,所述锁钩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的内表面,所述锁钩包括弹性连接杆和钩体,所述弹性连接杆与所述外弧状板连接,所述钩体与所述弹性连接杆连接,所述钩体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与所述定位齿相啮合。可选的,所述软质缓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和内弧状板的长度。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包括粗端和细端;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径从所述粗端向所述细端逐渐减小;所述硬质夹持部内部各部分的直径相同;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软质缓冲部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内设置有柱状孔,所述柱状孔与所述硬质夹持部同轴;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呈圆环状;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套设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外部;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可选的,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周面设置有多个条状槽体,所述条状槽体围绕所述硬质夹持部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条状槽体的一端与所述细端的端面相贯通。可选的,所述软质缓冲部覆盖于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内侧;所述软质缓冲部对应所述条状槽体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可选的,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的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母。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软质缓冲部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硬质夹持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软质缓冲部设置于硬质夹持部的内侧;夹持半径调节件设置于硬质夹持部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的夹持半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该医用血管夹对血管进行夹持,软质缓冲部与血管接触,并通过夹持半径调节件调节硬质夹持部的收缩程度,从而实现对血管的夹紧,由于硬质夹持部呈圆筒状,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对血管的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现有的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硬质夹持部,2-软质缓冲部,3-夹持半径调节件,4-母部,5-子部,6-腔体,7-定位齿,8-锁钩,9-弹性连接杆,10-钩体,11-外弧状板,12-内弧状板,18-粗端,19-细端,20-柱状孔,21-条状槽体,22-凹陷部,23-螺纹孔,24-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3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血管夹,所述医用血管夹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其中,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利用所述硬质夹持部1夹持血管时,可使得血管的四周受力均匀,避免夹持血管的过程中,对血管造成损伤。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在夹持血管时,可通过该开口将血管送入所述硬质夹持部内部,从而利用所述硬质夹持部1对血管进行夹持。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材料可以选用医用硬质塑料或医用不锈钢等材料。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该医用血管夹在夹持血管时,所述软质缓冲部2直接与血管接触,所述软质缓冲部2由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医用硅胶,聚氨酯等材料,可避免所述硬质夹持部1直接接触血管,对血管造成损伤。所述软质缓冲部2与所述硬质夹持部1之间可以采用粘接或者卡接等连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收缩程度,从而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夹持半径。具体地,所述硬质夹持部1包括:母部4和子部5。所述母部4的一端与所述子部5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4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6;所述子部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7,所述多个定位齿7沿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定位齿7均为钝角,表面圆滑不锋利,避免划伤血管。具体地,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为设置于所述腔体6内壁的多个锁钩8,所述锁钩8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表面,所述锁钩8包括弹性连接杆9和钩体10,所述弹性连接杆9与所述外弧状板11连接,所述钩体10与所述弹性连接杆9连接,所述钩体10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钩体10与所述定位齿7相啮合。具体地,所述母部4包括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所述内弧状板12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平行;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之间形成所述腔体6;所述软质缓冲部2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述内弧状板12的内侧。由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构成所述母部4,可以使得所述母部4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材料的消耗。所述软质缓冲部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的长度,以更好地对血管进行夹持。本实施例的医用血管夹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所述硬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夹持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夹持部(1)、软质缓冲部(2)以及夹持半径调节件(3);所述硬质夹持部(1)呈圆筒状;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内侧;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设置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上,用于调节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夹持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夹持部(1)包括:母部(4)和子部(5);所述母部(4)的一端与所述子部(5)的一端连接;所述母部(4)的另一端设置有腔体(6);所述子部(5)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齿(7),所述多个定位齿(7)沿所述硬质夹持部(1)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夹持半径调节件(3)为设置于所述腔体(6)内壁的多个锁钩(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部(4)包括外弧状板(11)和内弧状板(12);所述内弧状板(12)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侧;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平行;所述内弧状板(12)与所述外弧状板(11)之间形成所述腔体(6);所述软质缓冲部(2)呈弧状,所述软质缓冲部(2)设置于所述内弧状板(12)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8)设置于所述外弧状板(11)的内表面,所述锁钩(8)包括弹性连接杆(9)和钩体(10),所述弹性连接杆(9)与所述外弧状板(11)连接,所述钩体(10)与所述弹性连接杆(9)连接,所述钩体(10)的截面呈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赤兵谭明亮肖亚胡文刚周宏宋亚军钟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