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止血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0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止血夹,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止血夹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动轴,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第二转杆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设置,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相对设置;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调节柄。在不同粗细的手臂上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止血夹可通过移动调节柄来使按压力的大小保持稳定,或者根据使用者的承受能力来调节按压力到适宜大小,实现灵活调节按压力的大小,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所存在的对止血部位施加的按压力的大小不能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问题。

Hemostatic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mostatic clamp,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hemostatic clamp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ng rod, a second rotating rod and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a second rotating rod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rod comprises a first handle and a first pressing handle,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 comprises a second handle and a second pressing handle; the first handle and a second handle are relative arranged, and the first pressing handle and the second pressi The second pressure handle is relatively arranged, and an elastic member and a regulating handl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s. When the hemostatic clamp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on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arms, the size of the compression force can be stabilized by moving the adjusting handle, or the compression force can be adjusted to the appropriate size according to the user's bearing capacity, so as to realize flexible adjustment of the size of the compression force, thereby alleviating the size of the compression force imposed on the hemostatic part of the hemostatic clamp in the prior art that cannot be carried out. Technical problems of flexible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夹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止血夹。
技术介绍
医院化验抽血或者输液完毕后,给穿刺针眼止血采取的方案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案是体检者或患者使用消毒的医用棉球自行用手指按压,另一种方案是使用专用止血夹来按压针眼止血。相比于用手指按压,专用止血夹更加清洁卫生,可减小穿刺部位受感染的危险;而且止血夹对针眼的按压力更加稳定,不易受外界干扰,止血效果更好;另外由于免去了体检者或患者自己用手指按压,使体检者或患者在针眼止血过程中活动更方便。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手臂,而体检者或患者的手臂的粗细因人而异,并且在不同胖瘦程度和不同年龄段之间尺寸相差较大。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对针眼的按压力一般由弹性件提供,该按压力的大小随夹持部的张开角度增大而增大,因此体检者或患者的手臂越粗,则该按压力越大。当手臂过粗时,就会导致由于对针眼施加的按压力过大而无法使用止血夹;当手臂过细时,就会由于按压力过小而影响止血效果。另外,不同体检者或者患者对按压力的承受能力不同,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施加的按压力的大小也无法根据个体身体条件的差异来进行调节。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存在对止血部位施加的按压力的大小不能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夹,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止血夹所存在的对止血部位施加的按压力的大小不能进行灵活调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止血夹,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动轴,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第二转杆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设置,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相对设置;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调节柄,调节柄包括圆柱杆和连接部,圆柱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转杆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圆柱杆可在螺纹通孔内顺着螺纹转动,带动连接部相对第二转杆移动;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杆连接。进一步的,弹性件为螺旋弹簧。进一步的,螺纹通孔设置于第二把手的侧壁上,并且沿从第二把手指向第一把手的方向延伸;连接部与圆柱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二把手的与第一把手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螺纹通孔设置于凸块上且沿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延伸;调节柄上的连接部转动连接于圆柱杆上,可绕圆柱杆的轴线转动;连接部与第二把手滑动连接,可沿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的,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同一侧,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另一侧;连接部包括第一轴头和第一轴环,第一轴头的轴线和第一轴环的轴线均与圆柱杆的轴线平行,第一轴环位于第一轴头与圆柱杆之间;螺旋弹簧套在第一轴头外且与第一轴环的端面抵接。进一步的,第一把手和第二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同一侧,第二把手和第一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同一侧;连接部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圆柱杆的轴线垂直,螺旋弹簧的端部穿插进通孔内且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同一侧,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位于转动轴的另一侧;连接部包括第二轴头和第二轴环,第二轴头的轴线和第二轴环的轴线均与圆柱杆的轴线垂直;螺旋弹簧套在第二轴头外且与第二轴环的端面抵接。进一步的,第一压柄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圆形接触块,第二压柄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圆形接触块,第一圆形接触块的端面和第二圆形接触块的端面相对,第二圆形接触块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一圆形接触块的端面面积。进一步的,第一圆形接触块的端面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的朝向第二圆形接触块的端面上可拆卸连接有医用棉纱布。进一步的,止血夹上设置有计时器。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涉及医疗器械的
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动轴,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一转杆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第二转杆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对设置,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相对设置;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调节柄,调节柄包括圆柱杆和连接部,圆柱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第二转杆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圆柱杆可在螺纹通孔内顺着螺纹转动,带动连接部相对第二转杆移动;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转杆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中第一转杆可相对第二转杆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为手持操作部;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分别夹持手臂的两侧,其中,第二压柄与穿刺后待止血部位接触,第一压柄与手臂的待止血部位的相对的一侧抵接;驱动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合拢或者张开,可带动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合拢或者张开,以将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固定到待止血部位或者将其卸下。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中的弹性件和调节柄可对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施加拉力或者压力,以使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趋向合拢,产生对待止血部位的按压力,促进待止血部位止血;调节柄上的圆柱杆与第二转杆上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转动圆柱杆可带动调节柄上的连接部相对第二转杆移动,弹性件的与调节柄上的连接部连接的一端随着相对第二转杆移动,因此弹性件的两端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这样,在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张开角度不变的情况下,转动调节柄上的圆柱杆可使连接部在第二转杆上移动,来改变弹性件的变形量,调节弹性件对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施加的作用力的大小,从而调节第一压柄和第二压柄对待止血部位的按压力的大小。这样,在不同粗细的手臂上使用时,本技术提供的止血夹可通过转动调节柄上的圆柱杆来使按压力的大小保持稳定,或者根据使用者的承受能力来调节按压力到适宜大小,实现灵活调节按压力的大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止血夹;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止血夹;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止血夹;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止血夹。图标:01-第一转杆;011-第一把手;012-第一压柄;02-第二转杆;021-第二把手;0211-螺纹通孔;0212-凸块;022-第二压柄;03-转动轴;04-调节柄;041-握柄部;042-圆柱杆;043-连接部;0431-第一轴环;0432-第一轴头;0433-第二轴环;0434-第二轴头;05-螺旋弹簧;06-第二圆形接触块;07-第一圆形接触块;08-加热片;081-魔术贴;09-医用棉纱布;10-计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所述第二转杆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柄和所述第二压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调节柄,所述调节柄包括圆柱杆和连接部,所述圆柱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转杆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圆柱杆可在所述螺纹通孔内顺着螺纹转动,带动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转杆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杆和所述第二转杆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压柄,所述第二转杆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压柄;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压柄和所述第二压柄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调节柄,所述调节柄包括圆柱杆和连接部,所述圆柱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转杆上设置有与该外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圆柱杆可在所述螺纹通孔内顺着螺纹转动,带动所述连接部相对所述第二转杆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侧壁上,并且沿从所述第二把手指向所述第一把手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圆柱杆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与所述第一把手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螺纹通孔设置于所述凸块上且沿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圆柱杆上,可相对所述圆柱杆绕所述圆柱杆的轴线转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把手滑动连接,可沿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压柄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压柄位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铁行朱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