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16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属于外科手术用品技术领域。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的宽度尺寸依次递增。第一部件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凹口,第二部件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二凹口,第三部件的上部连接有第一侧盖板,第三部件的下部连接有第二侧盖板,第二部件上靠近第二凹口的一端开设有缝合针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过程中无需过多模具的开设,确保了缝合针线使用前的安全、卫生;在临床使用时,通过持针钳夹住缝合针向外拖曳,便可轻松抽出缝合线,避免打结状况的出现。

A Lining Board for Surgical Suture and Suture Packag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ing board for packing surgical suture needles and thread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urgical supplies. It includes the first component, the second component, the third component and the fourth component connected in turn. The width and size of the first component, the second component, the third component and the fourth component increase in turn. A first notch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hort sid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part, a second notch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hort sid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part, a first side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rd part, a second side cover plate is connec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ird part, and a suture needle clamp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second part near the second notc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no need to open too many mould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ensures the safety and hygiene of suture needle and thread before use; when used in clinic, the suture can be easily pulled out by holding the needle clamp and dragging the suture needle outward, thus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kno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属于外科手术用品

技术介绍
外科缝合针线在临床使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缝合针线使用前一般是盛放在包装盒中,包装盒一般由纸质材料加工而成,纸质材料无法满足于缝合针线的生物相容性,无法保证手术前的安全、卫生。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包装盒设计结构十分复杂,生产过程中需要开设的模具较多,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缝合针线在使用时,一般是先将缝合线以O形放置在塑料托盘中,并将针固定在托盘上。由于缝合线在缠绕时受到一定力度,线拉出后成同向螺旋状,有的缝合线具有记忆性,导致线在拉出时容易打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过程中无需过多模具的开设,包装衬板采用PE或者PP材料制作,满足了生物相容性要求,确保了缝合针线使用前的安全、卫生;在临床使用时,不必将其取出放置在托盘上,通过持针钳夹住缝合针向外拖曳,便可轻松抽出缝合线,缝合线拉出后自然流畅,避免打结状况的出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的宽度尺寸依次递增。该种尺寸布置,使得包装衬板在制作过程中,相邻部件之间不必开设双压切线折边,也可以实现易于包装的目的,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模具的开设,降低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所述第一部件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部件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三部件的上部连接有第一侧盖板,即所述第一侧盖板、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位于同侧。所述第三部件的下部连接有第二侧盖板。所述第二部件上靠近第二凹口的一端开设有缝合针卡口,用于放置缝合针。所述第一部件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上,其中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重合。所述带缝合针的缝合线尾端从重合后的凹口处引出,缝合针针尖插入缝合针卡口内,保护缝合针。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上之间形成缝合针固定层。所述第一部件连同第二部件折叠扣合在第三部件上,第一部件与第三部件之间形成缝合线层。所述重合后的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用于固定缝合线线尾。所述第一侧盖板和第二侧盖板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侧盖板用于盖住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对缝合线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第二侧盖板用于防止缝合线从底部漏出,还可以遮盖越层的缝合线。所述第四部件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第一侧盖板上和第二侧盖板上。考虑到包装衬板与外科缝线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前述的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的材质为PE(即聚乙烯)或者PP(即聚丙烯),现有技术中的缝合线包装盒采用纸质材料,并不符合生物相容性的要求。前述的缝合针卡口倾斜布置,用于满足不同弧度缝合针的包装要求。前述的第四部件上还设有通过折边线连接的开启部,所述开启部为第四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开启部与第三部件之间设有豁口。所述折边线倾斜布置,所述折边线与缝合针卡口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折边线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缝合针卡口的竖直高度。包装过程中,所述开启部盖住第一侧盖板、缝合针卡口以及固定在缝合针卡口上的缝合针,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沿着豁口将开启部与第三部件分离,然后沿着折边线外折,此时便可完整露出缝合针,便于手术的进行。前述的第四部件的外边缘还连接有插片,所述第三部件上还开设有与插片相对应配合的插口。所述插片插入插口内,从而将第四部件与第三部件插合连接固定。前述的第三部件中部还设有绕线孔。包装时,将绕线孔置于工装绕线定位柱上,缝合线在绕线孔上盘绕,提高了盘绕速度,也便于后期的装配,还可以避免后期手术中抽线时打结的问题。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折边上部还开设有缝合线抽出口,所述缝合线抽出口用于不带缝合针的缝合线使用,所述缝合线尾端便于从缝合线抽出口处引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包装速度,前述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的长度,便于包装固定。前述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之间、第三部件与第四部件之间、第三部件与第一侧盖板之间、第三部件与第二侧盖板之间、第四部件与开启部之间、第四部件与插片之间均设有折边压痕,更便于折叠扣合。前述的缝合针卡口的开口长度为0.8~1.2cm,可以满足不同尺寸缝合针的包装需求。所述第二部件的短边比第一部件短边宽0.5~1㎜,所述第三部件的短边比第二部件的短边宽0.5~1㎜,所述第四部件的短边比第三部件的短边宽0.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结构设计比较简单,生产过程中无需过多模具的开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包装衬板采用PE或者PP材料制作,满足了生物相容性要求,确保了缝合针线使用前的安全、卫生;(3)在临床使用时,不必将其取出放置在托盘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操作步骤,通过持针钳夹住缝合针向外拖曳,便可轻松抽出缝合线,缝合线拉出后自然流畅,避免打结状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展开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第三部件,4-第四部件,5-第一侧盖板,6-第二侧盖板,7-缝合针卡口,8-第一凹口,9-第二凹口,10-绕线孔,11-开启部,12-豁口,13-插口,14-插片,15-缝合线抽出口,16-折边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包括连接成一体的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的宽度尺寸依次递增。该种尺寸布置,使得包装衬板在制作过程中,相邻部件之间不必开设双压切线折边,也可以实现易于包装的目的,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模具的开设,降低了工艺步骤和生产成本。第一部件1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凹口8,第二部件2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二凹口9,第三部件3的上部连接有第一侧盖板5,即第一侧盖板5、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位于同侧。第三部件3的下部连接有第二侧盖板6。第二部件2上靠近第二凹口9的一端开设有缝合针卡口7,用于放置缝合针。第一部件1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其中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重合。带缝合针的缝合线尾端从重合后的凹口处引出,缝合针针尖插入缝合针卡口7内,保护缝合针。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上之间形成缝合针固定层。第一部件1连同第二部件2折叠扣合在第三部件3上,第一部件1与第三部件3之间形成缝合线层。重合后的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用于固定缝合线线尾。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第一侧盖板5用于盖住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对缝合线起到防护作用。第二侧盖板6用于防止缝合线从底部漏出。第四部件4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上。考虑到包装衬板与外科缝线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的材质为PE(即聚乙烯)或者PP(即聚丙烯),现有技术中的缝合线包装盒采用纸质材料,并不符合生物相容性的要求。缝合针卡口7倾斜布置,用于满足不同弧度缝合针的包装要求。第四部件4上还设有通过折边线16连接的开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所述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的宽度尺寸依次递增;所述第一部件(1)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凹口(8),所述第二部件(2)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二凹口(9),所述第三部件(3)的上部连接有第一侧盖板(5),所述第三部件(3)的下部连接有第二侧盖板(6),所述第二部件(2)上靠近第二凹口(9)的一端开设有缝合针卡口(7);所述第一部件(1)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其中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重合,所述第一部件(1)连同第二部件(2)折叠扣合在第三部件(3)上,所述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所述第四部件(4)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所述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和第四部件(4)的宽度尺寸依次递增;所述第一部件(1)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一凹口(8),所述第二部件(2)上部的短边中部开设有第二凹口(9),所述第三部件(3)的上部连接有第一侧盖板(5),所述第三部件(3)的下部连接有第二侧盖板(6),所述第二部件(2)上靠近第二凹口(9)的一端开设有缝合针卡口(7);所述第一部件(1)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其中第一凹口(8)和第二凹口(9)重合,所述第一部件(1)连同第二部件(2)折叠扣合在第三部件(3)上,所述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上,所述第四部件(4)折叠扣合在第二部件(2)、第一侧盖板(5)和第二侧盖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卡口(7)倾斜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缝合针线包装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件(4)上还设有通过折边线(16)连接的开启部(11),所述开启部(11)与第三部件(3)之间设有豁口(12);所述折边线(16)倾斜布置,所述折边线(16)与缝合针卡口(7)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折边线(16)的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杨桂庆吕心建刘继强
申请(专利权)人: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