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87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动锁,它包含有:一中空的基壳固设于门板的二侧面间;一锁舌组装于该基壳内,并能内缩地突伸出门板连接面;一锁栓机构组装于该基壳内,且间隔位于该锁舌下方,并具有一能内缩地突伸出所述门板连接面的锁栓;一锁控机构组装于该基壳内,并位于该锁栓下方,操作选择地驱动该锁栓机构的锁栓缩入与突伸出所述连接面,其特征是:该连动锁更包含有:一短控杆枢装于该基壳内,并延伸于该锁舌及该锁栓机构间,且具有由其枢装处向下延伸并能推动该锁栓缩入所述连接面内的被动段,及由其枢装处往上延伸的主动段;一把手机构具有沿一垂直所述门板的轴线枢装于该基壳内的第一枢板、内端能同体旋转地轴装于该第一枢板上且外端突伸出所述门板其中一侧面的第一控杆及固接于该第一控杆外端的第一把手,该第一枢板具有间隔由其边缘往外突伸分别抵于该锁舌内端部与该短控杆主动段的第一锁舌推块与锁栓推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动锁,特别是涉及一种只需操作门内把手,就可同时解锁锁舌及锁栓的连动锁。
技术介绍
一般门锁是安装于门板上,门板具有二互相平行的侧面,及一垂直衔接于该等侧面边缘的连接面。一般的门锁包含可突伸出连接面而提供上锁功能的一锁舌与一锁栓,及用来供操作以分别控制前述锁舌、锁栓的一把手机构及一锁控机构。也就是说,当操作该把手机构,可驱动该锁舌突伸出或缩入门板的连接面,另当操作该锁控机构时,可驱动该锁栓突伸出或缩入门板的连接面,于锁舌及锁栓都突伸出该连接面时,开门外出需操作锁控机构及把手机构,才能将门打开。如遇紧急情况时,需经过两道解锁程序,或两手同时操作解锁,才得以将门打开,存在较为缓慢与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动锁,通过设计一种只需操作门内把手,就可同时解锁锁舌及锁栓的连动锁,达到使用较为快速与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动锁,它包含有一中空的基壳固设于门板的二侧面间;一锁舌组装于该基壳内,并能内缩地突伸出门板连接面;一锁栓机构组装于该基壳内,且间隔位于该锁舌下方,并具有一能内缩地突伸出所述门板连接面的锁栓;一锁控机构组装于该基壳内,并位于该锁栓下方,操作选择地驱动该锁栓机构的锁栓缩入与突伸出所述连接面,其特征是该连动锁更包含有一短控杆枢装于该基壳内,并延伸于该锁舌及该锁栓机构间,且具有由其枢装处向下延伸并能推动该锁栓缩入所述连接面内的被动段,及由其枢装处往上延伸的主动段;一把手机构具有沿一垂直所述门板的轴线枢装于该基壳内的第一枢板、内端能同体旋转地轴装于该第一枢板上且外端突伸出所述门板其中一侧面的第一控杆及固接于该第一控杆外端的第一把手,该第一枢板具有间隔由其边缘往外突伸分别抵于该锁舌内端部与该短控杆主动段的第一锁舌推块与锁栓推块。该锁栓机构的锁栓具有一设置于近其内端部的三叉状控制勾槽,该控制勾槽具有由其中央往上延伸的滑动部、由该控制勾槽中央往下且往所述连接面延伸的上锁定位部、及由该控制勾槽中央往下且往远离所述连接面方向延伸的解锁定位部,该锁栓机构更具有枢接于该基壳内并位于该锁控机构上方且与该锁栓内端部叠接的驱动块及恒将该锁栓往所述连接面外推送的弹性元件,该驱动块具有由其枢装处往上延伸的卡柱段及位于该卡柱段朝向该锁栓的侧面上的卡柱,该卡柱能滑动地嵌入该控制勾槽内。该连动锁更包含一概略上下延伸的长控杆,其中间处枢接于基壳内并位于该锁控机构及该锁舌间,该长控杆具有由其枢装处向上延伸并能推动该锁舌缩入所述连接面内的扳动段,及由其枢装处往下延伸的驱动段,该驱动段能受该锁控机构驱动,而连动该扳动段扳动该锁舌缩入所述门板连接面内。该把手机构更具有与第一枢板叠接并枢装于该基壳内的第二枢板、内端能同体旋转地轴装于该第二枢板上且外端突伸出所述门板另一侧面的第二控杆及固接于该第二控杆外端的第二把手,该第二枢板具有由其边缘往外突伸并压抵于该锁舌内端部的第二锁舌推块。该第一枢板及第二枢板更具有分别由其边缘往外突伸的第一复位块及第二复位块,该把手机构更具有勾挂于该第一、第二复位块,并恒将该第一、第二枢板往相反于该解锁方向拉移复位的复位弹簧。当该第一枢板经由该第一把手及第一控杆驱动往该解锁方向旋转时,该第一锁舌推块推抵该锁舌内端部,致使锁舌缩入所述连接面内,该锁栓推块推抵该短控杆的主动段连动该被动段推抵该锁栓机构的锁栓缩入所述连接面。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于门板上的立体局部分解图,显示基壳与把手机构局部分解。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锁栓于解锁状态时的部分正视示意图,显示长、短控杆已被移除。图4是本技术的锁栓于解锁状态时的部分正视示意图,显示锁栓机构驱动块上的卡柱勾抵于控制勾槽滑动部时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的锁栓于解锁状态时的部分正视示意图,显示锁栓于上锁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锁舌及锁栓都突伸出门板连接面时的正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锁舌及锁栓都突伸出门板连接面时的正视示意图,显示锁舌及锁栓同步经由把手机构解锁。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是安装于一门板1上,所述门板1具有二互相平行的侧面11,及一垂直衔接于该等侧面11边缘的连接面12。该连动锁包含一中空的长方体状基壳3,及大致由上而下组装在该基壳3内的一锁舌4、一把手机构9、一长控杆7、一短控杆8、一锁栓机构5与一锁控机构6。该长控杆7是上下延伸于该锁舌4与该锁控机构6间,该短控杆8是上下延伸于该锁舌4与该锁栓机构5间。该基壳3被固设于所述门板1的二侧面11间,并具有直立地对应盖合的第一、第二壳体31、32。该锁舌4具有一水平延伸的锁舌本体41、一固定于该第二壳体32上的扭力弹簧42、一位于该锁舌本体41上且沿该锁舌4长方向延伸的限位槽43、一位于该锁舌本体41内端的挡壁44及一固定于该锁舌本体41并朝该第一壳体31方向突伸的扳柱45。该扭力弹簧42提供该锁舌4蓄积有往所述门板1连接面12外突伸的弹力。该限位槽43套扣于一固定于该第二壳体32上的柱体321,限制该锁舌本体41只能沿其长方向移动地突伸或缩入连接面12。以下称该锁舌本体41突伸出所述连接面12外为上锁状态,该锁舌本体41缩入所述连接面12内为解锁状态。该锁栓机构5具有一以外端部可内缩地突伸出所述门板1连接面12外的锁栓51、一枢接于该第二壳体32上并与该锁栓51内端部叠接的驱动块52,及一弹性元件53。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53为一扭力弹簧。该弹性元件53提供该锁栓51蓄积有往所述连接面11外推送的弹力。该锁栓51具有一位于近其内端部的三叉状控制勾槽512及一位于该锁栓51朝该第二壳体32侧面上的限位柱511。该控制勾槽512具有由其中央位置往上延伸的滑动部513、由该控制勾槽512中央位置往下且往所述连接面12方向延伸的上锁定位部514、由该中央位置往下且往远离所述连接面12方向延伸的解锁定位部515。该限位柱511可滑移地突伸入一位于该第二壳体32上且水平延伸的一细长横移槽322,使该锁栓51只能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地突伸或缩入连接面12。以下称该锁栓51突伸出所述连接面12外为上锁状态,该锁栓51缩入所述连接面12内为解锁状态。该驱动块52是以其一中间部位520枢装在该第二壳体32上,并具有一由其枢装处往上延伸的卡柱段521、一位于该卡柱段521朝向该锁栓51侧面上的卡柱522、一由枢装处往下延伸的解锁段523,及一由该驱动块52近中央处往外延伸并与该解锁段523产生一锐角夹角的上锁段524。该卡柱522可滑动地嵌入该控制勾槽512内。该锁控机构6位于该锁栓机构5的下方,并具有分别装设于所述门板1两侧面11上的一旋钮端61、一锁控端62及一组装于该旋钮端61与该锁控端62间用来抵推前述驱动块52上、解锁段524、523的锁凸轮63。当分别以手或钥匙转动该旋钮端61或该锁控端62,都可连动该锁凸轮63转动,可选择地以该锁凸轮63一径向突伸的拨动块631间接经由该驱动块52驱动该锁栓51至上锁状态或解锁状态,由于此类锁控机构6的旋钮端61或锁控端62可连动该锁凸轮63旋转的功能,已为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