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80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灯具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可提供一种新型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在不增加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适用于高频PWM信号来控制恒流电路的输出,既可将频闪降到更低,又能提高输出电流的恒定精度。此外,所述负载恒流控制电路还具有纹波抑制效果好、反馈补偿效果稳定、器件成本低、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智能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智能灯具产品中,通常采用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来控制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的恒流电路,从而实现对LED灯进行调光或调色等目的。但是在现有由PWM信号控制的恒流电路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开关电源实现,这样如果提高PWM信号的频率,将非常难以解决整个产品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问题,于是大多数厂家都采用频率不高于3kHz的PWM信号来控制恒流电路,但是这样就降低了控制精度,同时开关电源的成本也相对较高。此外,在采用频率不高于3kHz的PWM信号来控制LED灯的技术方案中,虽然肉眼无法观察到频闪,但是实际上还是有频闪。因此针对智能灯具中的LED灯或其它恒流负载,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PWM信号的新型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在不增加电磁干扰的情况下,可适用高频PWM信号来控制恒流电路的输出,即可将频闪降到更低,又能提高输出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用于电连接恒流负载的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电连接PWM信号输入端(VPWM);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用于电连接恒流负载的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用于电连接PWM信号输入端(VPWM);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分别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1),其中,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为陶瓷电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PWM信号控制的负载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4),其中,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4)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琦
申请(专利权)人:黄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