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绕线结构包含一绕线本体、一第一包覆带、一第二包覆带以及一绝缘漆涂层。绕线本体具有多个直线延伸段与至少一转折段,直线延伸段分别沿一延伸方向延伸,转折段分别一体成型地连接于直线延伸段其中之二者。第一包覆带缠绕包覆直线延伸段。第二包覆带缠绕包覆转折段,并部分包覆住第一包覆带。绝缘漆涂层涂布设置于第一包覆带与第二包覆带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马达绕线结构,解决线圈因为绝缘与表面电气特性不连续所形成的电场过度集中于弯折处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线圈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绕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绕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绝缘漆涂层来缓冲电场变化的马达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马达主要是由定子与转子所组成的电动机,其中还因外定子内转子的马达构造相对简单而最为常见。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显示现有技术的定子组件立体示意图;图2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线圈与定子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外定子PA1是由多个定子组件PA11所拼接而成,而每个定子组件PA11皆分别具有一齿部PA111,齿部PA111是用来设置一线圈PA2,藉以通过对线圈PA2通电所产生的磁场来磁化定子组件PA11,使得设置于外定子PA1中的内转子(图未示)可通过磁场的交互反应而转动。其中,线圈PA2可以是将导线缠绕于齿部PA111所形成,或者预先形成线圈PA2后再套设固定于齿部PA111,甚至可以先形成略大于齿部PA111的线圈PA2,并在套设于齿部PA111后收紧而使线圈PA2缠绕固定于齿部PA11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的线圈固定于定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圈B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于齿部PA111是沿一延伸方向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缠绕于定子组件的齿部,所述齿部沿自封闭绕线端沿延伸方向延伸至结线端,所述马达绕线结构包含:绕线本体,具有多个直线延伸段与至少一转折段,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分别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一转折段于所述封闭绕线端与所述结线端中的至少一者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其中之二者;第一包覆带,缠绕包覆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第二包覆带,缠绕包覆所述至少一转折段,并部分包覆住所述第一包覆带;以及绝缘漆涂层,涂布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带与所述第二包覆带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缠绕于定子组件的齿部,所述齿部沿自封闭绕线端沿延伸方向延伸至结线端,所述马达绕线结构包含:绕线本体,具有多个直线延伸段与至少一转折段,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分别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一转折段于所述封闭绕线端与所述结线端中的至少一者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其中之二者;第一包覆带,缠绕包覆所述多个直线延伸段;第二包覆带,缠绕包覆所述至少一转折段,并部分包覆住所述第一包覆带;以及绝缘漆涂层,涂布设置于所述第一包覆带与所述第二包覆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带的表面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炳章刘家玮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