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481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包括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参考体系和污染物氧化程度适时监测系统,污染物氧化程度适时监测系统将测量腔体和参考腔体相互隔离开,其包括固体电解质氧离子导体、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的外侧面与设置在其外的电流收集网连接,电流收集网与测量电极引线一端连接;参比电极的外侧面与设置在其外的电流收集网连接,电流收集网与参比电极引线一端连接;测量电极引线和参比电极引线分别与同一电压表的两接线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氧浓差电池对污染物的氧化程度进行适时监测,直接获得污染物完全超临界水氧化所耗用的氧量,无需进行过量氧化剂的返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尤其涉及利用氧浓差电池进行污染物定量氧化进而获得其化学需氧量的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及环境监测领域。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COD作为衡量污染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环境保护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测参数。目前普遍采用的COD测定方法是以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并在过量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将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然后采用滴定或光学的方法进行残余氧化剂测定,进而确定污染物的COD值。这种方法不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而且涉及人工滴定或工作曲线绘制,使测定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均受到限制。鉴于目前COD测定方法的局限性,国内外科学家纷纷针对于污染物COD测定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污染物消解过程方面,对微波消解和声化学消解进行了研究;在氧化体系方面,对无机强氧化剂-光催化联合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电化学催化技术、光电催化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臭氧-光催化联合氧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测定过程方面,对分光光度法、单扫描极谱法、化学发光法、库仑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这些技术依然将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测定三个步骤分开进行,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具有测量腔体(1),在测量腔体(1)上设有氧化剂滴加口(11);参考体系,具有参考腔体(2),其中,参考腔体(2)与测量腔体(1)相同;污染物氧化程度适时监测系统,设置在测量腔体(1)和参考腔体(2)之间以将测量腔体(1)和参考腔体(2)相互隔离开,其包括固体电解质氧离子导体(3)、工作电极(4)和参比电极(5),工作电极(4)和参比电极(5)分别位于固体电解质氧离子导体(3)两侧面;其中,工作电极(4)置于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其外侧面与设置在其外的电流收集网(6)连接,电流收集网(6)与测量电极引线(8)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自动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具有测量腔体(1),在测量腔体(1)上设有氧化剂滴加口(11);参考体系,具有参考腔体(2),其中,参考腔体(2)与测量腔体(1)相同;污染物氧化程度适时监测系统,设置在测量腔体(1)和参考腔体(2)之间以将测量腔体(1)和参考腔体(2)相互隔离开,其包括固体电解质氧离子导体(3)、工作电极(4)和参比电极(5),工作电极(4)和参比电极(5)分别位于固体电解质氧离子导体(3)两侧面;其中,工作电极(4)置于污染物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其外侧面与设置在其外的电流收集网(6)连接,电流收集网(6)与测量电极引线(8)一端连接,测量电极引线(8)的另一端穿过测量腔体(1)向外延伸;参比电极(5)置于参考体系中,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伟陈鸿珍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