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17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包括温开水龙头、热开水龙头、加热罐、热交换器、物联网控制器、电磁阀、水质检测装置、过滤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和进水管;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包括控制板、运行状态显示器和物联网通讯模块,所述的控制板分别与水质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电磁阀、加热罐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密封板和双螺旋板,所述双螺旋板安装在密封板上,双螺旋板通过螺旋方式安装在密封板上并构成自来水通道和开水通道,前密封板对应双螺旋板首端焊接有自来水进口和开水出口,前密封板对应双螺旋板末端焊接有自来水出口和开水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两种开水。饮水机的水质、运行状态等数据可通过物联网上传到管理平台,方便管理查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饮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特别是一种物联网饮水机。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卫生,我们总是把生水烧开后,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才能饮用。由于有这个冷却过程,想喝水就不是很方便。因此一种能快速冷却开水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实现不用等待就能喝到温度合适的开水。目前也公开了一种有冷却功能的饮水机,但是其冷却效果并不理想,且其体积也比较大,安装使用并不方便。且目前普通饮水机,只具有一般的电器控制功能,没有网络功能,无法形成数据上传,上级主管理部门无法监视饮水机的运行情况及水质情况,基层检查部门也无法把每台饮水机水质检查数据上传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自来水连接、能提供热开水和温开水的物联网饮水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开水龙头、热开水龙头、加热罐、热交换器、物联网控制器、电磁阀、水质检测装置、过滤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另一端与流量检测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的出水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水质检测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质检测装置的出水口与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开水龙头(1)、热开水龙头(2)、加热罐(3)、热交换器(4)、物联网控制器(5)、电磁阀(6)、水质检测装置(7)、过滤装置(8)、流量检测装置(9)和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10)另一端与流量检测装置(9)的进水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9)的出水口与过滤装置(8)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8)的出水口与水质检测装置(7)的进水口连接,水质检测装置(7)的出水口与电磁阀(6)的进水口连接,电磁阀(6)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出口与加热罐(3)的下部进水口连接,加热罐(3)顶部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开水龙头(1)、热开水龙头(2)、加热罐(3)、热交换器(4)、物联网控制器(5)、电磁阀(6)、水质检测装置(7)、过滤装置(8)、流量检测装置(9)和进水管(10);所述进水管(10)一端与自来水管连接,进水管(10)另一端与流量检测装置(9)的进水口连接,流量检测装置(9)的出水口与过滤装置(8)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8)的出水口与水质检测装置(7)的进水口连接,水质检测装置(7)的出水口与电磁阀(6)的进水口连接,电磁阀(6)的出水口与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自来水出口与加热罐(3)的下部进水口连接,加热罐(3)顶部设有两个出水口,加热罐(3)的一个出水口与热开水龙头(2)连接,加热罐(3)的另一个出水口与热交换器(4)的开水进口连接,热交换器(4)的开水出口与温开水龙头(1)连接;所述热交换器(4)包括密封板和双螺旋板(43),所述双螺旋板(43)安装在密封板上,双螺旋板(43)通过螺旋方式安装在密封板上并构成自来水通道和开水通道,所述密封板包括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双螺旋板(43)位于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42)之间,后密封板(41)和前密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辉陈启隆林军黄耀锋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东迎预应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