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138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屏可操作区域,基板上设置有栅极金属层、覆盖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绝缘层、覆盖栅极绝缘层的源漏极金属层和覆盖源漏极金属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栅极金属层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绝缘的多条栅极线、与多条栅极线一一对应的过孔,该基板还包括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绝缘层,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第一金属走线与源漏极金属层的源极走线相叠,通过过孔连接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线与显示屏可操作区域外的IC芯片引脚,金属走线绝缘层用于隔断金属走线层与各金属层,栅极引线无需经过显示屏可操作区域两侧,节省该左右两侧空间,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化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TFT-LCD行业的不断发展,窄边框成为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因其屏占比增大,让更小的机身有更大的显示屏可操作区(ActiveArea,AA),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现有技术中栅极从AA区外的左右两侧间隔引线至IC,如图1所示,大量的走线占据左右两侧的空间,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无法做的更小。因此,如何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化设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屏可操作区域,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栅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的源漏极金属层和覆盖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绝缘的多条栅极线、与所述多条栅极线一一对应的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绝缘层,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屏可操作区域,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栅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的源漏极金属层和覆盖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绝缘的多条栅极线、与所述多条栅极线一一对应的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绝缘层,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源极走线相叠,通过所述过孔连接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线与所述显示屏可操作区域外的IC芯片引脚,所述金属走线绝缘层用于隔断所述金属走线层与各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屏可操作区域,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栅极金属层、覆盖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绝缘层的源漏极金属层和覆盖所述源漏极金属层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栅极金属层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绝缘的多条栅极线、与所述多条栅极线一一对应的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绝缘层,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的源极走线相叠,通过所述过孔连接所述栅极金属层的栅极线与所述显示屏可操作区域外的IC芯片引脚,所述金属走线绝缘层用于隔断所述金属走线层与各金属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层包括第二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崇营陈志杰李林林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