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功文专利>正文

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01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机,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布料进行测试,测试速度快,并且测试的频率一致,使得测试精准的布料耐磨性测试机。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包括有底座、套筒、滑杆、第一弹簧、水平滑块、活动板、n型架、竖直滑块、第二弹簧、横板等;底座顶部右侧前后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两个套筒,套筒内设有滑杆,滑杆底端与套筒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布料套在弧形压块上固定,启动驱动电机,即可使布料在材料上摩擦进行耐磨性测试,则无需人手拿着布料在材料上摩擦,省时省力,测试速度还更快,并且测试的频率还一致,测试精准,通过驱动装置,则无需人手动将活动板移动,方便快捷。

A Testing Machine for Wear Resistance of Clot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st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to a cloth wear resistance testing machine. Technical problems: Provides a kind of cloth wear resistance tester which can test cloth instead of manual work. The testing speed is fast and the testing frequency is consistent, so that the testing accuracy is achiev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oth wear resistance test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leeve, a slider, a first spring, a horizontal slide, a movable plate, an n-frame, a vertical slide, a second spring, a transverse plate, etc. There are two sleeves symmetrical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 slider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and a first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lider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sleeve. By fixing the cloth on the arc-shaped pressing block and starting the driving motor, the cloth can be friction tested on the material, and the cloth need not be friction on the material by hand, which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the testing speed is faster, and the testing frequency is consistent and the testing is accurate. Through the driving device, the movable plate need not be moved manually, so it is convenient and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机,尤其涉及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
技术介绍
布料生产时,会经过多种检测对质量进行把关,布料的耐磨性则是需要测试的一种,保证布料能使用的寿命更长,通常人们都是用手拿着布料进行耐磨性测试,由于布料测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后续测试速度慢,并且手移动的频率不同,导致在不同材料上摩擦的次数不一致造成测试不精准,所以人们会购买测试设备对布料进行测试,但测试设备结构复杂,如此成本就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布料进行耐磨性测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后续测试速度慢,并且手移动的频率不同,造成测试不精准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对布料进行测试,测试速度快,并且测试的频率一致,使得测试精准的布料耐磨性测试机。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包括有底座、套筒、滑杆、第一弹簧、水平滑块、活动板、n型架、竖直滑块、第二弹簧、横板、导向轮、第一支撑板、第一轴承座、丝杆、滚筒、驱动电机、弧形压块、材料、导杆、推板、弹性板、接触块、第三弹簧和卡杆,底座顶部右侧前后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两个套筒,套筒内设有滑杆,滑杆底端与套筒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杆上方设有活动板,活动板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水平滑槽,水平滑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内滑动配合,水平滑块底部与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板顶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不同粗糙度的材料,底座顶部右侧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支撑板,前后两侧第一支撑板位于前后两侧套筒外侧,第一支撑板上部嵌入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丝杆与前后两侧第一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丝杆上设有滚筒,滚筒圆心位置开有螺纹孔,丝杆位于螺纹孔内,滚筒位于材料上方,水平滑块外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凹槽,凹槽内中部开有安装槽,安装槽上下两侧右部都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接触块,上下两侧接触块内侧面之间固接有弹性板,弹性板左侧面与安装槽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凹槽内中部对称式的开有导槽,导槽位于安装槽上下两侧,接触块位于导槽内,凹槽内设有弧形压块,弧形压块内侧面中部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导杆,导杆内端位于安装槽内与弹性板接触,弧形压块外侧面中部开有通槽,导杆外端固接有推板,推板位于通槽内,弧形压块内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卡杆,卡杆尾端位于导槽内与接触块接触,滚筒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导向槽,导向槽位于每两个相邻的凹槽之间,底座顶部右侧固接有n型架,n型架位于滚筒右侧,n型架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竖直滑槽,竖直滑槽内设有竖直滑块,竖直滑块与竖直滑槽内滑动配合,竖直滑块顶部与竖直滑槽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竖直滑块左侧面固接有横板,横板底部左侧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向槽内,后侧第一支撑板后侧面上部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后端连接。可选地,还包括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支撑板、内筒、摇杆、棘块、第四弹簧、环形滑块、连接板、圆环、棘齿、大皮带轮、第一平皮带、齿轮、双槽皮带轮、齿块、第一挡块和第一凸块,底座顶部左侧后部固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前侧面上部转动式的连接有内筒,内筒外侧面右侧上部开有导向滑槽,导向滑槽内设有棘块,棘块内侧面与导向滑槽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内筒后侧面开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内设有环形滑块,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内滑动配合,环形滑块后侧面固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前侧面之间固接有圆环,圆环套在内筒上后部,圆环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棘齿,棘齿与棘块啮合,圆环外侧面右侧固接有第一凸块,内筒后侧面偏心位置上部固接有摇杆,第二支撑板前侧面上部左侧固接有第一挡块,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配合,内筒后侧面圆心位置固接有大皮带轮,底座顶部右侧转动式的连接有齿轮,齿轮后侧面圆心位置固接有双槽皮带轮,双槽皮带轮与大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平皮带,活动板底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齿块,齿块位于齿轮上方与其配合。可选地,还包括有连板、第二挡块和第二凸块,横板左侧面固接有连板,连板底部左侧固接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位于圆环上方,圆环外侧面左侧中部固接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第二挡块配合。可选地,还包括有小皮带轮、第二平皮带和毛刷筒,n型架右侧面前后两侧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毛刷筒,毛刷筒后侧面圆心位置固接有小皮带轮,小皮带轮与双槽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平皮带。首先操作人员推动推板向内移动,推板向内移动带动导杆向内移动,导杆向内移动带动弹性板向内移动,第三弹簧压缩,弹性板向内移动带动接触块向内移动,接触块向内移动不与卡杆接触,即可拉动弧形压块向外移动与凹槽内脱离,进而卡杆与导槽脱离,当弧形压块取出后,因第三弹簧的作用,弹性板向上移动带动接触块向外移动恢复至原位,操作人员即可松开推板,再将布料套在弧形压块上,当布料套好后,操作人员即可将弧形压块放回至凹槽内,卡杆插入导槽内与接触块接触,接触块将卡杆挡住固定,卡杆与接触块配合将弧形压块固定,弧形压块固定与凹槽配合将布料固定,其中一块布料与最右侧材料接触,即可启动驱动电机正反交替转动,驱动电机正反交替转动带动丝杆正反交替转动,丝杆正反交替转动通过螺纹孔带动滚筒前后移动,滚筒前后移动带动通过弧形压块带动布料前后移动,布料前后移动在材料上摩擦。当布料摩擦至合适的时间时,即可关闭驱动电机,再推动活动板向下移动,第一弹簧压缩,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材料向下移动,材料向下移动不与布料接触,即可推动活动板向右移动,活动板向右移动带动材料向右移动,当中间的材料移动至布料下方时,停止推动活动板,再拉动横板向上移动,横板上下移动带动导向轮向上移动,导向轮向上移动与导向槽脱离,即可再次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滚筒转动,滚筒转动使下一个布料转动至最下方时,关闭驱动电机,松开横板,因重力的影响,导向轮向下移动与导向槽接触,再松开活动板,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活动板向上移动带动材料向上移动,材料向上移动与布料接触,即可再次启动驱动电机,滚筒前后移动带动布料前后移动在材料上摩擦,按上述操作,即可对剩下的一块布料在最左侧的材料上进行摩擦。当三块布料全部摩擦后,操作人员即可看布料的破烂程度就知道耐磨性好不好,再推动推板向内移动,进而使接触块不与卡杆接触,再将弧形压块从凹槽内取出,再将布料取下即可将弧形压块放回至凹槽内,操作人员再次推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材料向下移动,再推动活动板向左移动带动材料向左移动恢复至原位,松开活动板恢复至原位即可。当其中一块布料与相对应的材料摩擦后,操作人员即可摇动摇杆正转,摇杆正转带动内筒正转,内筒正转通过棘块带动棘齿正转,棘齿正转带动圆环正转,圆环正转带动第一凸块正转,第一凸块正转与活动板接触,进而第一凸块带动活动板向下移动,活动板向下移动带动材料不与布料接触,同时,活动板还带动齿块向下移动,齿块向下移动与齿轮啮合,继续摇动摇杆,第一凸块与第一挡块接触被挡住,因第四弹簧的作用,棘块在棘齿上滑动,内筒正转带动大皮带轮正转,大皮带轮正转通过第一平皮带带动双槽皮带轮正转,双槽皮带轮正转带动齿轮正转,齿轮正转带动齿块向右移动,齿块向右移动带动活动板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材料向右移动,当中间的材料移动至布料正下方时,即可摇动摇杆反转,摇杆反转带动内筒反转,进而带动第一凸块反转不与第一挡块和活动板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套筒(2)、滑杆(3)、第一弹簧(4)、水平滑块(5)、活动板(6)、n型架(8)、竖直滑块(10)、第二弹簧(11)、横板(12)、导向轮(13)、第一支撑板(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滚筒(17)、驱动电机(20)、弧形压块(22)、材料(23)、导杆(25)、推板(26)、弹性板(29)、接触块(31)、第三弹簧(32)和卡杆(33),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两个套筒(2),套筒(2)内设有滑杆(3),滑杆(3)底端与套筒(2)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滑杆(3)上方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6)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水平滑槽(7),水平滑槽(7)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滑块(5),水平滑块(5)与水平滑槽(7)内滑动配合,水平滑块(5)底部与滑杆(3)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板(6)顶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不同粗糙度的材料(23),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支撑板(14),前后两侧第一支撑板(14)位于前后两侧套筒(2)外侧,第一支撑板(14)上部嵌入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与前后两侧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连接,丝杆(16)上设有滚筒(17),滚筒(17)圆心位置开有螺纹孔(18),丝杆(16)位于螺纹孔(18)内,滚筒(17)位于材料(23)上方,水平滑块(5)外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凹槽(21),凹槽(21)内中部开有安装槽(28),安装槽(28)上下两侧右部都开有通孔(30),通孔(30)内设有接触块(31),上下两侧接触块(31)内侧面之间固接有弹性板(29),弹性板(29)左侧面与安装槽(28)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2),凹槽(21)内中部对称式的开有导槽(27),导槽(27)位于安装槽(28)上下两侧,接触块(31)位于导槽(27)内,凹槽(21)内设有弧形压块(22),弧形压块(22)内侧面中部开有导孔(24),导孔(24)内设有导杆(25),导杆(25)内端位于安装槽(28)内与弹性板(29)接触,弧形压块(22)外侧面中部开有通槽(34),导杆(25)外端固接有推板(26),推板(26)位于通槽(34)内,弧形压块(22)内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卡杆(33),卡杆(33)尾端位于导槽(27)内与接触块(31)接触,滚筒(17)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导向槽(19),导向槽(19)位于每两个相邻的凹槽(21)之间,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n型架(8),n型架(8)位于滚筒(17)右侧,n型架(8)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竖直滑槽(9),竖直滑槽(9)内设有竖直滑块(10),竖直滑块(10)与竖直滑槽(9)内滑动配合,竖直滑块(10)顶部与竖直滑槽(9)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竖直滑块(10)左侧面固接有横板(12),横板(12)底部左侧连接有导向轮(13),导向轮(13)位于导向槽(19)内,后侧第一支撑板(14)后侧面上部固接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16)后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耐磨性测试机,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套筒(2)、滑杆(3)、第一弹簧(4)、水平滑块(5)、活动板(6)、n型架(8)、竖直滑块(10)、第二弹簧(11)、横板(12)、导向轮(13)、第一支撑板(14)、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滚筒(17)、驱动电机(20)、弧形压块(22)、材料(23)、导杆(25)、推板(26)、弹性板(29)、接触块(31)、第三弹簧(32)和卡杆(33),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两侧都对称式的固接有两个套筒(2),套筒(2)内设有滑杆(3),滑杆(3)底端与套筒(2)内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滑杆(3)上方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6)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开有水平滑槽(7),水平滑槽(7)内设有与其配合的水平滑块(5),水平滑块(5)与水平滑槽(7)内滑动配合,水平滑块(5)底部与滑杆(3)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板(6)顶部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不同粗糙度的材料(23),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第一支撑板(14),前后两侧第一支撑板(14)位于前后两侧套筒(2)外侧,第一支撑板(14)上部嵌入式的固接有第一轴承座(15),丝杆(16)与前后两侧第一轴承座(15)内的轴承连接,丝杆(16)上设有滚筒(17),滚筒(17)圆心位置开有螺纹孔(18),丝杆(16)位于螺纹孔(18)内,滚筒(17)位于材料(23)上方,水平滑块(5)外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凹槽(21),凹槽(21)内中部开有安装槽(28),安装槽(28)上下两侧右部都开有通孔(30),通孔(30)内设有接触块(31),上下两侧接触块(31)内侧面之间固接有弹性板(29),弹性板(29)左侧面与安装槽(28)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32),凹槽(21)内中部对称式的开有导槽(27),导槽(27)位于安装槽(28)上下两侧,接触块(31)位于导槽(27)内,凹槽(21)内设有弧形压块(22),弧形压块(22)内侧面中部开有导孔(24),导孔(24)内设有导杆(25),导杆(25)内端位于安装槽(28)内与弹性板(29)接触,弧形压块(22)外侧面中部开有通槽(34),导杆(25)外端固接有推板(26),推板(26)位于通槽(34)内,弧形压块(22)内侧面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固接有卡杆(33),卡杆(33)尾端位于导槽(27)内与接触块(31)接触,滚筒(17)外侧面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三个导向槽(19),导向槽(19)位于每两个相邻的凹槽(21)之间,底座(1)顶部右侧固接有n型架(8),n型架(8)位于滚筒(17)右侧,n型架(8)左侧面上部中间开有竖直滑槽(9),竖直滑槽(9)内设有竖直滑块(10),竖直滑块(10)与竖直滑槽(9)内滑动配合,竖直滑块(10)顶部与竖直滑槽(9)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竖直滑块(10)左侧面固接有横板(12),横板(12)底部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功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