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拉脱法检测结果的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4008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咬合力试验,得到咬合力模型;采集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现场试验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绘制得到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根据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的不同类型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操作简单,便于识别,可快捷准确的判定钢绞线是否合格,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提高工程质量。

A discriminant method for pull-off test resul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stinguishing method for pull-off method dete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carrying out bite force test to obtain bite force model; collecting field test data of effective prestressing force under anchor and change of external tension force under anchor, drawing pull-off test characteristic curve according to collected data; and predicting effective prestressing force under ancho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ull-off test characteristic curve. Farewell.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easy identification, fast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qualified steel strand,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and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脱法检测结果的判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钢绞线检测领域,主要提出了一种拉脱法检测时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结果的判别方法。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固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大量研究表明,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张拉力不足是导致梁体开裂及下挠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钢绞线锚下预应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分为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主要是通过超声波、电磁效应对钢绞线进行测试,但该方法受环境影响较大,测量精度偏低。有损检测主要有应力释放法,由于会对预应力混凝土梁造成永久损伤,且操作繁杂,故工程中应用较少。同时,虽然在梁体中埋设传感器测试较为准确,但价格昂贵。目前已有的桥梁体内预应力钢绞线锚下有效张拉力的检测技术中,拉脱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拉脱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测试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且容易实施,目前工程中大多数都采用拉脱法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拉脱法已有相关研究,其基本原理为:施工期通过反拉钢绞线使得夹片锚具的夹片脱开,并以此刻测试得到的张拉力作为锚下有效预应力值。但是目前对于拉脱法检测后的判别方法缺少有效的评估办法,在实际测试中发现以下问题需要研究:1)锚下有效预应力-位移曲线并不全是典型拉脱法曲线(图7a),且锚下有效预应力与测试值略有差异。2)通常的拉脱法突变段的下限点(图6的B点)是否是锚下有效预应力有待工程验证。经过研究首次发现,真实的锚下有效预应力并不是下限点,而应该是图6的C点或者E点。图6为锚下有效预应力及锚外张拉力测试曲线,开始测试时,锚外张拉力不断增大,达到峰值A点时,由于夹片与锚具之间存在咬合力,因此锚外钢绞线发生应力重分布现象,张拉力下降到B点;而锚下有效预应力在初始张拉时保持不变,在C点时夹片脱开,此瞬间,锚下钢绞线发生应力重分布,预应力突增到D点,在千斤顶回油后,锚下有效预应力下降到E点。数据表明(表1),E点的值与C点的值基本一致,可认为拉脱法前后,锚下有效预应力值保持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拉脱法检测结果判别方法均取值B点,但该判别方法不准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不仅结合了咬合力试验,准确测到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值,而且对测试得到的不同的拉脱法曲线数值进行修正,得到锚下有效预应力的真实值。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实际桥梁工程中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质量,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咬合力试验,得到咬合力模型;采集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现场试验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绘制得到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根据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的不同类型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进一步的,进行咬合力试验时,在锚具锥孔狭窄段安装张拉设备并进行反向张拉,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张拉到指定吨位,使夹片和锚具咬合紧密,反向缓慢卸油泵,在锚具锥孔张开端安装正向张拉装置,张拉至夹片与锚具脱离,得到张拉力峰值,此峰值即为夹片和锚具的咬合力。进一步的,进行咬合力试验时,进行多个不同张拉力等级的咬合力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值。进一步的,对测试得到的咬合力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咬合力模型。进一步的,对实际工程梁体进行现场测试,得到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数据,绘制得到典型曲线。进一步的,根据绘制的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计算咬合力,咬合力为锚下应力重分布与锚外应力重分布之和。进一步的,根据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的不同类型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的过程包括:选取需要检测的钢绞线,穿入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和千斤顶,利用电动油泵对钢绞线进行拉脱法检测;根据拉脱法检测得到的数据,确定拉脱法的测试曲线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曲线分别进行数值修正,得到定量或定性判定结果。更进一步的,确定拉脱法的测试曲线类型中,拉脱法的测试曲线包括三类,即正常测试曲线、测试得到的上限值为预应力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的设定阈值以及夹片安装有误差后导致得到的测试曲线类型。更进一步的,对于正常测试曲线以及夹片安装有误差后导致得到的测试曲线类型,得到定量结果:锚下有效预应力为测试得到的上限值减去咬合力模型值。更进一步的,对于测试得到的上限值为预应力钢绞线抗拉极限强度的设定阈值的曲线类型,得到定性结果:预应力钢绞线过张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该方法不仅结合了咬合力试验,准确测得锚下有效预应力值;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检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提供对应的钢绞线锚下有效预应力的准确数值。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于识别,可快捷准确的判定钢绞线是否合格,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率,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使用效率,经济性良好,也提高实际桥梁的工程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咬合力测试方法示意图。图2是咬合力测试结果。图3(a)、图3(b)是拉脱法现场测试梁横纵截面图。图4是拉脱法检测示意图。图5(a)-图5(e)是现场实测锚下有效预应力及锚外张拉力变化曲线。图6是锚下有效预应力及锚外张拉力曲线及关键点示意图。图7(a)-图7(c)是拉脱法三种测试曲线。图8(a)、图8(b)为钢绞线张拉时夹片示意图。图1和图4中1、2为张拉用千斤顶,3为锚具,4为限位板,5为压力传感器,6为钢绞线,7为现场实测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专利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结合咬合力试验,得到咬合力模型;再绘制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现场试验数据的典型曲线;最后根据特征曲线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首先进行咬合力实验,如图1所示,在锚具锥孔狭窄段安装张拉设备并进行反向张拉,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张拉到指定吨位,使夹片和锚具咬合紧密。随后反向缓慢卸油泵。最后在锚具锥孔张开端安装正向张拉装置,张拉至夹片与锚具脱离,得到张拉力峰值,此峰值即为夹片和锚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咬合力试验,得到咬合力模型;采集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现场试验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绘制得到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根据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的不同类型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咬合力试验,得到咬合力模型;采集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现场试验数据,并根据采集数据绘制得到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根据拉脱法测试特征曲线的不同类型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的预测判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进行咬合力试验时,在锚具锥孔狭窄段安装张拉设备并进行反向张拉,采用压力传感器控制张拉到指定吨位,使夹片和锚具咬合紧密,反向缓慢卸油泵,在锚具锥孔张开端安装正向张拉装置,张拉至夹片与锚具脱离,得到张拉力峰值,此峰值即为夹片和锚具的咬合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进行咬合力试验时,进行多个不同张拉力等级的咬合力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对测试得到的咬合力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咬合力模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对实际工程梁体进行现场测试,得到锚下有效预应力与锚外张拉力变化数据,绘制得到典型曲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脱法检测的判别方法,其特征是:根据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刘佳琪陆小蕊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