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朝龙专利>正文

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000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包括:下挑架体、架体基座、上横杆、下横杆、行走架板、护栏、上挑架体、中横杆、竖向连杆,背楞;其所述下挑架体为40*40*3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架体框架结构,且下挑架体的侧边焊接有35*35*3矩钢管围合的矩形状连接框架;所述下挑架体侧边的连接框架上安装有架体基座,且架体基座为70*70*7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基座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施工工效快,安全系数高,施工操作方便,结构稳固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combined outer fram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luminium alloy formwork combined outer fram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cantilever frame, a frame base, an upper crossbar, a lower crossbar, a walking frame board, a guardrail, an upper cantilever frame, a middle crossbar, a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and a back corrugation; the lower cantilever frame structure is a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composed of 40*40*3 angle steel, and the side of the lower cantilever frame body is welded with a rectangular connection enclosed by 35*35*3 moment steel pipe. Connecting frame; The connecting frame on the side of the lower cantileve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rame base, and the frame base is a rectangular base frame welded by 70*70*7 angle st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fast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high safety factor,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stable structure by improving the outer frame system of aluminum alloy formwork combination,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new model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的外防护架体系。
技术介绍
为符合中建股份阿尔及利亚公司确保安全施工相关要求,以及在快速提升施工效率、安全文明施工的趋势下,原有的独立外防护架体系存在的操作繁杂、工效慢、安全系数低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面临着亟需优化调整乃至转型换代的问题。目前由浙江谊科建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铝合金模板已在阿尔及利亚实现着陆,其模板强度高、操作安全快捷且节能环保。为解决该问题,提出铝合金模板与外防护架组成一体的技术方案,铝合金模板的外墙板组拼成大模,并与外防护架组装成整体,实现铝合金模板模和外防护架整体吊装拆除,很大程度上提高工效、增加了安全性,解决了原有独立外防护架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的外防护架体系,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为符合中建股份阿尔及利亚公司确保安全施工相关要求,以及在快速提升施工效率、安全文明施工的趋势下,原有的独立外防护架体系存在的操作繁杂、工效慢、安全系数低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面临着亟需优化调整乃至转型换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包括:下挑架体、架体基座、上横杆、下横杆、行走架板、护栏、上挑架体、中横杆、竖向连杆、背楞;其所述下挑架体为40*40*3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架体框架结构,且下挑架体的侧边焊接有35*35*3矩钢管围合的矩形状连接框架;所述下挑架体侧边的连接框架上安装有架体基座,且架体基座为70*70*7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基座框架;所述下挑架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上横杆与下横杆,且上横杆与下横杆将架体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下挑架体的底部平行焊接有两处矩形状的行走架板,且行走架板为轻质网状钢架板制作而成;所述下挑架体自底部至500MM处及自底部600MM处的外侧边分别焊接有两处水平安装的护栏,且护栏为30*4的扁铁制作而成;所述上挑架体通过U型卡扣固定在下挑架体的上部,且上挑架体为两道水平35*35*3的矩钢管及一道竖向35*35*3的矩钢管组焊而成的倒F形的架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的顶部与两道水平杆位置分别安装有上横杆与下横杆及中横杆,且上横杆与下横杆及中横杆将上挑架体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与背楞的搭接位置焊接有竖向连杆,且竖向连杆为长2800MM的35*35*3的矩钢管;所述背楞安装在外部的大模的一侧,且背楞呈线性阵列有五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架体基座上部的角钢开设有Φ16孔,且架体基座的中间布置有带V型槽口的14mm厚钢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下挑架体串接的上横杆与下横杆均为40*40*3角钢,且上挑架体串接的上横杆与下横杆及中横杆均为35*35*3矩钢管。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上挑架体的两处水平杆分别焊接在大模的第2、第5道背楞上,且上挑架体的两处水平杆与背楞焊接处的底部焊接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竖向连杆与背楞交接处及竖向连杆与上挑架体的水平杆交接处均满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上挑架体、上横杆、中横杆、下横杆、竖向连杆、行走架板、护栏构成一个整体上挑架,且构成的上挑架焊接在大模的背楞上,而且为硬性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下挑架体、架体基座、上横杆、下横杆、行走架板、护栏构成一个整体下挑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挑架由架体、架体基座、上横杆、下横杆、行走架板、护栏等构件组成,其与模板均为螺栓连接,可实现灵活装拆,施工工效快,节省搭建脚手架的人工与成本。2、本技术通过设置护栏,起安全防护作用,防止高空坠落,安全系数高。3、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处行走架板,具有多层操作平台,施工操作方便。4、本技术通过对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施工工效快,安全系数高,施工操作方便,结构稳固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上下挑架体搭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挑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挑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架体基座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架体基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横杆与下挑架体搭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横杆与下挑架体搭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挑架立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上挑架立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挑架体1、架体基座2、上横杆3、下横杆4、行走架板5、护栏6、上挑架体7、中横杆8、竖向连杆9,背楞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包括:下挑架体1、架体基座2、上横杆3、下横杆4、行走架板5、护栏6、上挑架体7、中横杆8、竖向连杆9、背楞10;下挑架体1为40*40*3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架体框架结构,且下挑架体1的侧边焊接有35*35*3矩钢管围合的矩形状连接框架;下挑架体1侧边的连接框架上安装有架体基座2,且架体基座2为70*70*7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基座框架;下挑架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上横杆3与下横杆4,且上横杆3与下横杆4将架体1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下挑架体1的底部平行焊接有两处矩形状的行走架板5,且行走架板5为轻质网状钢架板制作而成;下挑架体1自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包括:下挑架体(1)、架体基座(2)、上横杆(3)、下横杆(4)、行走架板(5)、护栏(6)、上挑架体(7)、中横杆(8)、竖向连杆(9)、背楞(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挑架体(1)为40*40*3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架体框架结构,且下挑架体(1)的侧边焊接有35*35*3矩钢管围合的矩形状连接框架;所述下挑架体(1)侧边的连接框架上安装有架体基座(2),且架体基座(2)为70*70*7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基座框架;所述下挑架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上横杆(3)与下横杆(4),且上横杆(3)与下横杆(4)将架体(1)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下挑架体(1)的底部平行焊接有两处矩形状的行走架板(5),且行走架板(5)为轻质网状钢架板制作而成;所述下挑架体(1)自底部至500MM处及自底部600MM处的外侧边分别焊接有两处水平安装的护栏(6),且护栏(6)为30*4的扁铁制作而成;所述上挑架体(7)通过U型卡扣固定在下挑架体(1)的上部,且上挑架体(7)为两道水平35*35*3的矩钢管及一道竖向35*35*3的矩钢管组焊而成的倒F形的架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7)的顶部与两道水平杆位置分别安装有上横杆(3)与下横杆(4)及中横杆(8),且上横杆(3)与下横杆(4)及中横杆(8)将上挑架体(7)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7)与背楞(10)的搭接位置焊接有竖向连杆(9),且竖向连杆(9)为长2800MM的35*35*3的矩钢管;所述背楞(10)安装在外部的大模的一侧,且背楞(10)呈线性阵列有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合金模板组合外架体系,包括:下挑架体(1)、架体基座(2)、上横杆(3)、下横杆(4)、行走架板(5)、护栏(6)、上挑架体(7)、中横杆(8)、竖向连杆(9)、背楞(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挑架体(1)为40*40*3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架体框架结构,且下挑架体(1)的侧边焊接有35*35*3矩钢管围合的矩形状连接框架;所述下挑架体(1)侧边的连接框架上安装有架体基座(2),且架体基座(2)为70*70*7角钢组焊成的矩形状基座框架;所述下挑架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上横杆(3)与下横杆(4),且上横杆(3)与下横杆(4)将架体(1)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下挑架体(1)的底部平行焊接有两处矩形状的行走架板(5),且行走架板(5)为轻质网状钢架板制作而成;所述下挑架体(1)自底部至500MM处及自底部600MM处的外侧边分别焊接有两处水平安装的护栏(6),且护栏(6)为30*4的扁铁制作而成;所述上挑架体(7)通过U型卡扣固定在下挑架体(1)的上部,且上挑架体(7)为两道水平35*35*3的矩钢管及一道竖向35*35*3的矩钢管组焊而成的倒F形的架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7)的顶部与两道水平杆位置分别安装有上横杆(3)与下横杆(4)及中横杆(8),且上横杆(3)与下横杆(4)及中横杆(8)将上挑架体(7)串接成整体,形成立体框架结构;所述上挑架体(7)与背楞(10)的搭接位置焊接有竖向连杆(9),且竖向连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朝龙冯希滨
申请(专利权)人:安朝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