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93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包括:壳体,具有内侧面板;主出水口,设置在后部的前侧面板上,并连接供水主管路;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具有多个,并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在内侧面板上;雾化装置,通过旁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路;以及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的风道与雾化装置的排出管路通过三通连通至排放主管路,该排放主管路则输出连接至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水龙头结构紧凑,并且美观性比较好。

Multifunctional fauc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fauce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n inner panel, a main outlet arranged on the front side panel of the rear par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upply main road, a drying hot air and a water mist ejector having multiple outlet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panel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semi-enclosing structure, an atomizing device connected the water supply main road by a bypass, and a drying device. The air duct of the dry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pipeline of the atomizing device through a three-way connection to the discharge main pipeline, and the output of the discharge main pipe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drying hot air and the water mist ejector. The multi-functional faucet according to the utility model has compact structure and good aesthe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水龙头。
技术介绍
家用水龙头多侧重于引水,功能单一,而对于某些公共设施上的水龙头,则不仅仅用于引水,可能还会付加有其他功能。这主要涉及审美疲劳和在外对功能集成的实际需求问题,对于家用水龙头,属于家居用品,对于结构复杂,可靠性相对较差的多功能水龙头通常在家居市场没有太大份额。尽管多功能水龙头通常造型美观,但如果作为家居用品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外形的吸引力基本消于无形。而对于公共用品,则不同,按照常规的认识,美的感受从初见后会逐渐下降,但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公共用品通过造型上的合理布局,可以减缓美的感受的下降速度,并且基于功能上的复合,以解决公共条件下,比家庭用品相对欠缺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1919665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洗手机,包括用于出水的主管路和用于喷雾的支管路,并且还配有洗手液或者消毒液的自动喷洒装置,此外还提供了烘干设备,只不过该专利文献中只是将这些功能简单的集成在一个壳体上,相互之间如何配置并没有给出清楚的说明,尤其是其雾化装置,其采用简单的喷头,喷雾范围有限,雾气的弥散氛围不良。此外,关于常规的雾化设备,可见于中国专利文献CN101392550A,其通过一个三分支器装有两个雾化喷头,相对而言,雾气的弥散范围只在两个雾化喷头附近,无法覆盖较大的范围,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不佳。而对于如何将多功能部分组合到一起,并且合理布设,在本领域也有相关的尝试,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351719U,其采用三个整齐排列的区域,依序为清洁区、烘干区和护手区,整体结构在排列的方向上偏大,需要比较大的安装空间,并且其整体造型为三个矩形的盆式结构,其造型有利于三个区域的布置,但美观性也因此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859113A,其整体上也采用一个盆式结构来集成洗手机的各个功能部分,整体美观性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并且美观性易于设计的多功能水龙头。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由后部和左右部所形成的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的内侧面板向下向外倾斜;壳体内空间用于配管;主出水口,设置在后部的前侧面板上,并连接供水主管路;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具有多个,并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在内侧面板上;雾化装置,通过旁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路;以及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的风道与雾化装置的排出管路通过三通连通至排放主管路,该排放主管路则输出连接至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其中,内侧面板包括后部的前侧面板、左部的右侧面板和右部的左侧面板。上述多功能水龙头,可选地,内侧面板中至少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被分成上下方向上的两个部分,其中位于上面的部分用于安装所述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位于下面的部分则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单元;出水孔单元在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出水孔单元连接至供水主管路的支路形成第一支路;相应地,主出水口连接至主管路的支路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各自设有阀门。可选地,在壳体内设有横隔板,用于隔开相应内侧面板上下两个部分所设置部件的配管。可选地,第二支路设有起泡器。可选地,供水主管路前级设有混水阀,混水阀源端接有冷水管和热水管。可选地,在主出水口的上侧设有红外传感器;相应地,主出水口所配管路配有电磁阀,而红外传感器通过继电器或者控制器与该电磁阀连接。可选地,在前侧面板的上侧还设有一洗手液出口,加以匹配的,在壳体内空间配有连接所述洗手液出口的洗手液管路。可选地,洗手液管路上设有吸取泵。可选地,在后部的后侧设有连接座,壳体内所配管路自连接座下端接出。可选地,内侧面板为连续的U型面板。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其提供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壳体,在壳体内进行配管,整体美观性比较好。其造型上不再受当前单一的管状水龙头的影响,美观性易于设计。同时,将主出水口设置在壳体内侧面板的前侧面板上,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内侧面板还布设有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一方面,通过复用出口的方式,以简化整体结构,并且水雾喷出可以使用烘干装置的风机(前提条件是烘干装置的送风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别控制),简化整体控制结构。另一方面,烘干风喷口和水雾喷出口分布在一个半包围的结构上,可以获得弥散范围比较好的气氛,有利于全面的烘干或者湿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水龙头配管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水龙头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壳体内部管路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水管,2.冷水管,3.混水阀,4.流量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主管路,7.电磁阀,8.U型出水管,9.起泡器,10.电磁阀,11.三通管接头,12.电磁阀,13.雾化器,14.风机,15.水位传感器,16.水位传感器,17.水雾室,18.支管路,19.水柱出水管,20.烘干热风及水雾管,21.洗手液细管,22.吸取泵,23.洗手液桶,24.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25.外壳,26.控制面板,27.连接座,28.水柱出水口,29.红外传感器,30.出水孔,31.隔板,32.围壳。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外壳25大致是一个三边包围的半包围结构,基于半包围结构的一般理解,为包围所围即为内,相反即为外。另外,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外壳25大致是一种左右对称结构,并基于使用者的习惯,朝向使用者的方向为前,与前向相对的方向为后,在水平面上,与前后正交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主要反映多功能水龙头的配管,对于其中的风机14、洗手液桶23,甚至是水雾室17都可以作为附件,而不作为多功能水龙头的组成部分。相反地,对于风机14、洗手液桶23和水雾室17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作为多功能水龙头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地,关于多功能水龙头,其控制流程基本已经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重点描述多功能水龙头的机械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1~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外壳25的结构主要涉及相关功能结构的布局,以及本技术主要目的的实现,下面先就外壳25的基本结构说明如下:对于外壳25,区别于当前水龙头普遍只存在于使用者正前方的结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除了使用者正前方的结构外,还包括左右的两个部分,左右两个部分与使用者正前方的部分整合为一个大致呈U型或者V型的结构,如此一来,例如热风,可以从三个基本方向吹向使用者的手部,从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均匀的烘干气氛。现有烘干机普遍在一个壳体的下面设置一个条形的出风口,向下吹热风,相对而言,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水龙头的烘干效果会更好。再如,如果水雾从多个方向喷向使用者手部时,也有利于形成相对均匀的气氛,气氛更趋向于团聚状,而不是条带状,从而有利于对手部进行相对全面的浸湿。加以对应的,外壳25从使用者的角度,包括由后部和左右部所形成的半包围结构,图2所示结构大致呈U型,并且外壳25的横断面大致呈三角形,相对应的内侧面板向下向外倾斜,外侧面板大致是竖板,上面板大致是平板,对于前述的竖板和平板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曲率的板,整体造型更美观。外壳25所确定出的内部空间,主要用于配管,也用于走线。水龙头的第一功能是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由后部和左右部所形成的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的内侧面板向下向外倾斜;壳体内空间用于配管;主出水口,设置在后部的前侧面板上,并连接供水主管路;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具有多个,并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在内侧面板上;雾化装置,通过旁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路;以及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的风道与雾化装置的排出管路通过三通连通至排放主管路,该排放主管路则输出连接至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其中,内侧面板包括后部的前侧面板、左部的右侧面板和右部的左侧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由后部和左右部所形成的半包围结构,该半包围结构的内侧面板向下向外倾斜;壳体内空间用于配管;主出水口,设置在后部的前侧面板上,并连接供水主管路;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具有多个,并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在内侧面板上;雾化装置,通过旁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路;以及烘干装置,该烘干装置的风道与雾化装置的排出管路通过三通连通至排放主管路,该排放主管路则输出连接至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其中,内侧面板包括后部的前侧面板、左部的右侧面板和右部的左侧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内侧面板中至少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被分成上下方向上的两个部分,其中位于上面的部分用于安装所述烘干热风及水雾喷出口,位于下面的部分则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单元;出水孔单元在沿半包围结构的圈绕方向布设;出水孔单元连接至供水主管路的支路形成第一支路;相应地,主出水口连接至主管路的支路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各自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枫李宇晗李沛钊田云汉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