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凡专利>正文

面锁止耐磨内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89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内门锁和卫生间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增大锁止面积,改锁止点接触为面接触,以增强锁具的防范性及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执手颈部为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平面上,锁板的两个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两个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止面积大,防范性好,经久耐用,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门锁和卫生间锁。传统的内门锁,卫生间锁其内部结构原理有两种,其一是锁板锁止(或卡住)执手颈部上的挡板,其二是锁板锁止舌头方芯。但这两种传统结构锁止面(或称卡住面)都是一个点,使用一久,会出现点接融容易磨损失灵的问题,这丧失了锁具的防范性和降低锁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面锁止耐磨内门锁,增大锁止面积,变锁止点接触为面接触,以增强锁具的防范性及使用寿命。本技术由锁头、锁板、舌头和执手所组成,执手颈部为平面,锁板对应执手颈部的平面设有锁止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平面上,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锁板直接锁止执手颈部的平面,锁止面积大,可有两个面,而不是一个点,这就解决了锁止点接触容易磨损失灵的问题,从而增强了锁具防范性,且结构简单牢固。经久耐用,延长了锁具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本技术由锁头2,锁板3,舌头9和执手4所组成,执手颈部为平面12,锁板对应执手颈部的平面设有锁止平面11,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平面12上。执手颈部可设有对应两个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亦对应颈部的平面设有两个平面,锁板的两个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两个平面上,锁板的锁止平面端呈U字型。本技术的复板1,锁头2,方条5,盖板6,保险7,凸轮8,舌头9和弹簧片10均为传统结构和结构分布。故不再累述,本技术最佳实施例是在执手颈部对应设有上下两个平面12,锁止平面端的锁板呈U字型,锁板亦对应执手颈部上下两个平面设有上下两个锁止平面11。使用时,锁芯与凸轮8连在一起,转动锁芯或保险,可带动锁板向执手颈部的两个平面运动,这样锁板直接锁止在执手颈部的两个侧平面上。完成锁止执手。反向动作可开启执手。为增加美观执手和复板可选用铜制作。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锁止面积大,经久耐用,使用效果和防范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面锁止耐磨内门锁。权利要求1.一种面锁止耐磨内门锁,由锁头,锁板,舌头和执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执手颈部为平面,锁板对应执手颈部的平面设有锁止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锁止耐磨内门锁,其特征在于执手颈部可对应设有两个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亦对应颈部的平面设有两个平面,锁板的两个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两个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锁止耐磨内门锁,其特征在于锁板的锁止平面端呈U字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内门锁和卫生间锁。本技术的目的是增大锁止面积,改锁止点接触为面接触,以增强锁具的防范性及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采用执手颈部为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平面上,锁板的两个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两个平面上。本技术锁止面积大,防范性好,经久耐用,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文档编号E05B65/00GK2317286SQ98201249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黄聪弟, 黄凡, 邵资生 申请人:黄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锁止耐磨内门锁,由锁头,锁板,舌头和执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执手颈部为平面,锁板对应执手颈部的平面设有锁止平面,锁板的锁止平面锁止在执手颈部的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聪弟黄凡邵资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