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阳满桂专利>正文

防盗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53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密码锁,包括壳体和锁芯,锁芯设有锁舌和钥匙孔,并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上还设有可控制锁舌转动的密码锁定装置,所述密码锁定装置包括前、后盖板,设于前、后盖板之间的前、后定位板、活动板、圈套、控制轴、若干个锁柱以及拉簧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旋钮式设置使用,并提高其防盗效果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属于一种可提高防盗效果的密码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密码锁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电子密码锁和机械密码锁两大类,电子密码锁主要是在锁具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的芯片上设定编程,通过按压其按钮,触动电路板上的微动开关,实现开锁;其优点使用方便、更改密切方便;但是,电子密码锁存在以下缺陷电路板容易老化、造价高;防震效果差,影响其防盗效果。机械密码锁的锁具内设置多个锁柱,通过按压相应的按钮,使按钮触动锁柱,实现开锁,其优点不容易老化、造价相对电子密码锁低;但是,更改密码不方便;再者,现有的机械式密码锁,是以按压按钮形式使用,按钮在多次按压时,指甲容易刮损按钮的表面,留下痕迹,使他人容易知道密码,其防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机械密码锁更改密码不便、防盗效果不佳之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旋钮式设置使用,并提高其防盗效果的密码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防盗密码锁,包括壳体和锁芯,锁芯设有锁舌和钥匙孔,并固定在壳体上,壳体上还设有可控制锁舌转动的密码锁定装置,所述密码锁定装置包括前、后盖板,设于前、后盖板之间的前、后定位板、活动板、圈套、控制轴、若干个锁柱以及拉簧构成,活动板设于前、后定位板之间,并与前、后盖板一起形成多层板块结构,其相邻的板块之间存有间隙,一控制轴先后穿过前盖板、前定位板、活动板、后定位板和后盖板上的轴孔,活动板上的轴孔大于穿套于其孔内的控制轴外径,对应控制轴在轴孔内活动位置的活动板两侧分别设有锁杆和拉簧,锁杆伸延至锁舌,拉簧与壳体连接,活动板及其前、后定位板的轴孔周边上分别开有若干个位置对称的销孔,销孔内分别穿套有锁柱,对应销孔位置的部分锁柱上设有凹位,前盖板与前定位板之间的控制轴上固定有可顶压锁销的压杆,所述后盖板与后定位板之间还设有锁柱的限位圈套,所述前盖板、前、后定位板以及活动板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并固定在壳体上。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上述活动板的轴孔呈椭圆形,使穿过该轴孔的控制轴能在轴孔内活动,即活动板在拉簧的作用下,配合锁柱动作,使活动板推动其锁杆动作,锁定锁舌。上述锁柱上的凹位是锁柱表面上的环形凹部,便于锁柱与活动板销孔的配合。上述控制轴的外端设有旋钮,另一端伸延至后盖板的轴孔内,前盖板与前定位板之间的控制轴上固定有压杆,利用控制轴转动,带动压杆顶压锁柱,实现锁杆的锁定或开启动作。上述旋钮上还设有指示针,前盖板的外表面上对应销孔位置设有对应的数字标贴,指示针转动位置,实际对应锁杆的转动位置,便于人们操作该密码锁。上述固定件是螺丝及其螺母,螺丝穿过前盖板、前定位板、活动板和后定位板的螺孔与螺母结合,将其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动板上的螺孔大于螺丝外径。上述活动板上的螺孔呈椭圆形,有利于活动板更好地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密码锁,利用密码锁定装置控制锁芯上的锁舌转动,实现锁定和开启的效果,其中,密码锁定装置是通过旋钮旋转,使控制轴转动,带动压杆顶压锁柱,使锁柱在活动板上的销孔位置活动,活动板在拉簧作用下移动,并带动锁杆移动,从而控制锁芯的锁舌转动,实现开启和锁定之效果,其结构合理,控制轴利用旋钮式设置,使用时可避免因控制轴采用按压按钮形式,按钮在多次按压时,指甲容易刮损按钮的表面,留下痕迹,使他人容易知道密码,其防盗效果差之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密码锁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锁芯与密码锁定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爆破图图中1为壳体,2为锁芯,201为锁舌,202为钥匙孔,3为密码锁定装置,4为前盖板,5为后盖板,6为控制轴,601为压杆,7为锁柱,7a为锁柱上的凹位,701、702、703分别为密码锁柱,8为前定位板,9为后定位板,10为拉簧,11为活动板,111为锁杆,12为圈套,13为数字标贴,14为销孔,15为螺丝,16为螺母,17为旋钮,1701为指示针,401为前盖板上的轴孔,801为前定位板上的轴孔,901为后定位板上的轴孔,110为活动板上的轴孔,501为后盖板上的轴孔,18为活动板上的螺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防盗密码锁,包括壳体1和锁芯2,锁芯2设有锁舌201和钥匙孔202,并固定在壳体1上,壳体1上还设有可控制锁舌201转动的密码锁定装置3,所述密码锁定装置3包括前、后盖板4、5、设于前、后盖板4、5之间的前、后定位板8、9、活动板11、圈套12、控制轴6、若干个锁柱7以及拉簧10构成,活动板11设于前、后定位板8、9之间,并与前、后盖板4、5一起形成多层板块结构,其相邻的板块之间存有间隙,一控制轴6先后穿过前盖板4、前定位板8、活动板11、后定位板9和后盖板5上的轴孔401、801、110、901、501,活动板上的轴孔110大于穿套于其孔内的控制轴6外径,对应控制轴在轴孔110内活动位置的活动板两侧分别设有锁杆111和拉簧10,锁杆111伸延至锁舌201,拉簧10与壳体1连接,活动板及其前、后定位板的轴孔周边上分别开有若干个位置对称的销孔14,销孔14内分别穿套有对应的密码锁柱701、702、703,对应销孔位置的部分锁柱上设有凹位7a,前盖板与前定位板之间的控制轴上固定有可顶压锁销的压杆601,所述后盖板与后定位板之间还设有锁柱的限位圈套12,所述前盖板4、前、后定位板8、9以及活动板11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并固定在壳体上。上述活动板的轴孔13呈椭圆形。上述锁柱上的凹位7a是锁柱表面上的环形凹部。上述控制轴6的外端设有旋钮17,另一端伸延至后盖板5的轴孔501内,前盖板4与前定位板8之间的控制轴上固定有压杆601。上述旋钮17上还设有指示针1701,前盖板的外表面上对应销孔位置设有对应的数字标贴13。上述固定件是螺丝15及其螺母16,螺丝15穿过前盖板4、前定位板8、活动板11和后定位板9螺孔18与螺母结合,后盖板5焊固在控制轴6的末端,将其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动板11上的螺孔18大于螺丝15外径。上述活动板11上的螺孔14呈椭圆形。工作原理需要锁定时,只需拉动控制轴6,由于控制轴6的末端焊固有后盖板5,拉动时,后盖板5带动所有密码锁柱和非密码锁柱复位,活动板11也随之复位,活动板11上锁杆111移至锁芯的锁舌201下方,使锁芯的锁舌201不能转动,实现锁定;当开锁时,拧动旋钮17,使指示针1701指向预设好标贴13位置,控制轴6上的压杆601压下相应的密码锁柱701、702、703,使密码锁柱701、702、703的凹位7a移至活动板11的销孔14位置处,而非密码锁柱保持原位不动,非密码锁柱的凹部是对应活动板11的销孔14上,这样,活动板11就有空间移动,活动板11在拉簧10的作用下,使活动板11活动,锁杆111随之移动,使活动板11上的锁杆111移离锁芯的锁舌201下方,使锁舌201能够转动,实现开锁;限制开锁时,拧动旋钮17,当指示针1701指向其中非密码锁柱上,压杆601压下其中一个非密码锁柱,非密码锁柱的凹部移离活动板11的销孔14上,这样非密码锁柱的外壁卡于活动板11销孔14上,使活动板11不能移动,活动板11上的锁杆111仍伸至锁芯的锁舌201下方,使锁舌不能转动,这样通过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盗密码锁,包括壳体(1)和锁芯(2),锁芯(2)设有锁舌(201)和钥匙孔(202),并固定在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还设有可控制锁舌(201)转动的密码锁定装置(3),所述密码锁定装置(3)包括前、后盖板(4、5)、设于前、后盖板(4、5)之间的前、后定位板(8、9)、活动板(11)、圈套(12)、控制轴(6)、若干个锁柱(7)以及拉簧(10)构成,活动板(11)设于前、后定位板(8、9)之间,并与前、后盖板(4、5)一起形成多层板块结构,其相邻的板块之间存有间隙,一控制轴(6)先后穿过前盖板(4)、前定位板(8)、活动板(11)、后定位板(9)和后盖板(5)上的轴孔(401、801、110、901、501),活动板上的轴孔(110)大于穿套于其孔内的控制轴(6)外径,对应控制轴在轴孔(110)内活动位置的活动板两侧分别设有锁杆(111)和拉簧(10),锁杆(111)伸延至锁舌(201),拉簧(10)与壳体(1)连接,活动板及其前、后定位板的轴孔周边上分别开有若干个位置对称的销孔(14),销孔(14)内分别穿套有锁柱(701、702、703),对应销孔位置的部分锁柱上设有凹位(7a),前盖板与前定位板之间的控制轴上固定有可顶压锁销的压杆(601),所述后盖板与后定位板之间还设有锁柱的限位圈套(12),所述前盖板(4)、前、后定位板(8、9)以及活动板(11)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并固定在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满桂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满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